第18节 助人成功的五大能耐(2)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 中国人管理系列》作者:宝利嘉 2017-01-29 11:57
正因为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没准什么时候就会有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传统上中国人一般都保持着警惕的心态,时刻准备应付危机。中国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因此万事早作打算,是不会有错的。有一些中国人很有意思,他们出门时总要抬头看天,哪怕天上阳光灿烂,也不忘带把雨伞预备着,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嘛,还是未雨绸缪保险。而传统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一贯有俭省、储蓄的倾向,就是为了防备将来的不时之需,因为传统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总是倾向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所以传统的中国人对于美国式的“借贷消费”以及信用卡透支行为,是很难认同的。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传统的中国人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思想观念的根源了。
中国人在享福的时候不忘过去困苦的时候,常常“饮水思源”、“忆苦思甜”;在和平的时候也时刻警惕战争的威胁,所以中国人的生命力格外顽强。俗话说,“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这便是中国人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
中国人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在管理上也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有道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危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要时刻强调危机意识,提前建立妥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这样才能保证随时应付突发情况,确保一切都能井然有序、万无一失。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和谐是非常强调的一个层面。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因此,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同样也是一种“和”。
和谐,还有着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那就是要求人们能够倾力合作、精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上下戮力同心,事业自然就会兴旺发达。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是此理。一些中国人虽然有“窝里斗”的毛病,但一旦遇到外部的严重危机,在大节上还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这正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需要的是整体的、全面的团结,而不是局部的、小团体或小圈子内部的团结。那样的话,不仅不是团结,反而意味着分裂。“君子和而不同”,不像小人那样,为了自己的私利暂时“团结”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朋党”,蝇营狗苟,贻祸无穷。
总的来看,“贵和”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人在享福的时候不忘过去困苦的时候,常常“饮水思源”、“忆苦思甜”;在和平的时候也时刻警惕战争的威胁,所以中国人的生命力格外顽强。俗话说,“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这便是中国人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态度。
中国人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在管理上也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有道是,“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危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要时刻强调危机意识,提前建立妥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这样才能保证随时应付突发情况,确保一切都能井然有序、万无一失。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和谐是非常强调的一个层面。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思想范畴,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与处世观念。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以和睦、和平、和谐,以及社会的秩序与平衡为价值目标。因此,中国人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同样也是一种“和”。
和谐,还有着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那就是要求人们能够倾力合作、精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只要上下戮力同心,事业自然就会兴旺发达。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是此理。一些中国人虽然有“窝里斗”的毛病,但一旦遇到外部的严重危机,在大节上还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这正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需要的是整体的、全面的团结,而不是局部的、小团体或小圈子内部的团结。那样的话,不仅不是团结,反而意味着分裂。“君子和而不同”,不像小人那样,为了自己的私利暂时“团结”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朋党”,蝇营狗苟,贻祸无穷。
总的来看,“贵和”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使中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