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阶段(2)(2/2)
《娃哈哈方法: 宗庆后如是说》作者:高超 2017-01-29 11:55
我是娃哈哈童装的经销商,可最终只有无奈地退出,作为我个人,对宗总您十分钦佩,中国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我认为娃哈哈现在关键是下级能否良好贯彻,可这一点很遗憾,在这一点我做得不是太好。
我曾经是娃哈哈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客户,娃哈哈部分人员管理素质是有问题的,他们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只管自身的利益没有长远为公司为产品的想法,娃哈哈要想再发展壮大,必须严格对员工加强管理。
我非常崇拜你,但现在的娃哈哈好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不知道公司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但你的部下(管理层)工作经验、资历和能力相等吗?新鲜的血液只注入到手脚而不让其流动到大脑,有用吗?我是一个大四的学生,在学校作学生会主席,有着同龄人没有的工作经历,但贵公司的招聘人员却以我这种类型的人心野,不好管理为由,面试的机会都没给!
宗庆后并不讳言企业出现的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问题,那还搞管理变革干什么?
企业的发展都会遇到一个个“坎”,企业要想突破发展的桎梏,只有经过变革、创新,才可能获得新生。但是,这种变革与创新绝不能随心所欲、忽视企业现状,它需要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前迈进。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它刚好与宗庆后个人所经历的管理的三个阶段是相吻合的。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现代管理,这是企业变革的必然进程,不可逾越。目前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但是我们很多管理者没有弄清本企业所处的进程,就盲目套用所谓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由此注定了不可避免的大起大落的宿命结局。
企业在运营活动中会存在许多问题,同人一样,也会“生病”。关键是要找准病因之所在,并对症下药,否则就会“一病不起”。
如果忽视了目前企业的现状和所处的经验管理阶段,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偏低,去进行超前的“文化变革”,最后,不但没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反而引发了各种矛盾。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就如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公路,一些通晓先进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对我们的企业家说,世界上最好的车是卡迪拉克,你买吧!
企业家真就把卡迪拉克给买回来了,结果一上路,卡迪拉克不但跑不快,还把底盘给挂坏了。
其实,此时我们的企业只需要吉普车、越野车甚至拖拉机就可以了,既跑得快又省钱。
最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而只有适用才是最好的。宗庆后自认为,娃哈哈走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
在一次说话中,宗庆后说今后他主抓两件事:一是在饮料产品上创新,不搞同质化竞争;二是再造企业流程。
用宗氏特色的语言来形容,就是“今后不再是一两个人来管企业,而是靠严格的规矩来管企业。”
运动员有运动寿命,企业家没有。娃哈哈的管理现在已经制度化了,特别是在引入外资和实行分级授权之后,日常的运作管理基本不占用我的时间,但在管理细化和提高执行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的先哲们通常以“无为而治”为领导者的最高境界,而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减少管理,这一原则已被中外管理大师所认识。那么,在现代经营管理中要做到无为而治需要怎么样的管理方法呢?宗庆后认为,从“有为”到“无为”,一是充分地信任部下、充分地授权,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二是推行契约化的管理,也就是制度化的管理,让契约成为管理中的一只“有形的手”;三是设置一种最能减少交易成本的分配机制;四是依靠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去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的意识,使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去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的意识,使企业文化成为管理过程中一只“无形的手”;五是减少管理的内容,根据社会分工的理论尽可能地将一些管理事物交给社会,比如,住房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因为管理内容的减少是实施减少管理的很重要的因素。
从“有为”到“无为”,宗庆后完成了他在娃哈哈的“管理三阶段”,而我们看到,确如宗庆后所言,运动员有运动生命,企业家没有运动生命,为了使企业基业长青,他必须走下去,而且要保证不能出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