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SK-11(2/2)
《再靠近一点看宝洁: 值得研究学习的行销典范》作者:萧富峰 2017-01-30 23:13
K-11因为名人证言与大量广告才成功,但根据访查,产品力才是真正的关键。以Pitera为基础的SK-11系列产品,真正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实际效果,消费者集体座谈时,参与讨论的消费者谈到SK-11的使用经验,可以明确地描述自己使用后所感受到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模糊笼统的说法。打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形象,固然有助于吸引人潮靠柜,但唯有效果优异的好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重复购买和多买其他品项,形成良好的口碑,进而培养出忠诚的顾客。
为了有效落实与意见领袖的交流,SK-11特别征求50位各行各业的女性菁英,组成意见领袖的固定样本,每人给予一定额度的SK-11产品,并听取其使用意见。一开始,这个作法是从公关的角度着眼,希望透过这群意见领袖口耳相传的影响力,影响其他消费者。事后却发现,这群意见领袖也可以是市场资料的重要来源,以使用者的身份提供意见回馈。根据对这群样本的深入观察与交谈,SK-11搜集到许多宝贵的消费者洞见,对消费者的需求与对商品的看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后续的广告发想与与产品开发都有相当大的助益,成为行销人员掌握市场动态的重要资讯管道。
宝侨家品也从中学习到,专柜美容师的教育训练也是关键,SK-11与宝侨家品原先所经营的家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系经由一般通路贩售,而前者却以百货公司专柜为大宗。因此,在摸索的四年期间,宝侨家品也学习如何有效经营百货公司专柜通路,了解到公司有责任提升美容师的技能,例如对产品的认识与了解、皮肤保养相关的专业知识、对顾客解说产品的能力、示范技巧、招呼顾客的技巧,以及服务态度等等。公司也有责任提供美容师所需要的辅助仪器,让美容师可以充满自信且亲切地与临柜的顾客侃侃而谈。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是专柜品牌成败的重要关键。
突出的品牌形象,加上销售成绩斐然,使SK-11开始评估在百货公司独立设柜的必要性(SK-11刚开始是放在蜜丝佛陀的专柜卖的),为了确实掌握潜在顾客,并深耕保养品市场,SK-11终于在重新上市两年之后(1997年),在台中广三SOGO设立第一个以SK-11为名的专柜,正式宣告SK-11时代的来临。
经过三个月的市场测试,SK-11一炮而红,不仅令同业跌破眼镜,也让宝侨家品人员士气大振。经过三年的时间,SK-11迅速地从昔日的丑小鸭,蜕变成人人称羡的天鹅,取得国内保养品市场龙头的地位。如今,SK-11已经跨出国门,将台湾成功的商业模式陆续复制到大陆与香港市场,并逐步推广至全球市场。
关于SK-11这个个案,可分析归纳出几项重点:
1宝侨家品的行销人员深谙广告运作之道,也愿意花大钱投资在广告上,但SK-11的案例清楚地显示出,优异的产品力才是一切行销运作的根本。SK-11证明保养品真的可以产生让费者感受得到的具体成效,Pitera的优异产品力,让SK-11落实其“肌肤保养专家”的定位。
2宝侨家品接手蜜丝佛陀时,SK-11只是不受重视的旧品牌,经过宝侨家品的巧手包装,短短三年就摇身变为保养品市场的龙头品牌。这种灰姑娘效应所显示的是,只要产品力胜人一筹,行销运作绝对能化腐朽为神奇,再次验证宝侨家品的品牌经营能力与行销专业能力。
3重新上市初期,即使是宝侨家品的行销人员也担心高价位对市场接受度的影响,也是决定以三个月为测试期的主要考量。经由市调发现,消费者重视的是产品价值与效果,而非执着于价格的高低。经由成功塑造品牌形象,SK-11成功地说服消费者“我不便宜,但我物有所值”,并有效化解高价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在接手蜜丝佛陀之前,宝侨家品没有经营化妆品市场的经验,他们以市调与资讯管道(如意见领袖固定样本),尽速强化对市场与消费者的了解,并累积出足够的市场与消费者洞见。以此为基础,他们在广告里大量使用消费者语言,引起消费者的回响与共鸣,这一点即使是业界经验甚久的竞争者也望尘莫及。
5宝侨家品并未拥有必胜的行销宝典,与竞争者的差异只在于行销运作的成功机率高于竞争者,然则,该如何有效提升成功的机率?其中所涉及的是市调再市调、测试再测试,以提高成功的机率。当然也涉及行销专业能力、品牌管理能力、行销资源、跨部门的整合与支援、对市场的了解与消费者洞见、人才的优异程度、行销文化普及的程度、高阶主管大力支持的程度,以及组织基层结构等因素。换言之,在提高行销胜算的过程里,不断地进行测试与市调是不可或缺的,而宝侨家品在这方面的投资与努力令竞争者很难与其相提并论。
6经过四年的市场摸索,宝侨家品以消费者、市场洞见为基础,配合提升知名度,宣扬产品利益,加上名人证言的广告手法、通路的拓展与专柜人员的训练、配备支援、精准的STP(Segmentation,Targeting,and Positioning),还有Pitera产品力的有力支持,受肯定的品牌形象等专业行销手法,不仅有效化解高价位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还成功地将SK-11从小品牌塑造成市场盟主。
为了有效落实与意见领袖的交流,SK-11特别征求50位各行各业的女性菁英,组成意见领袖的固定样本,每人给予一定额度的SK-11产品,并听取其使用意见。一开始,这个作法是从公关的角度着眼,希望透过这群意见领袖口耳相传的影响力,影响其他消费者。事后却发现,这群意见领袖也可以是市场资料的重要来源,以使用者的身份提供意见回馈。根据对这群样本的深入观察与交谈,SK-11搜集到许多宝贵的消费者洞见,对消费者的需求与对商品的看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后续的广告发想与与产品开发都有相当大的助益,成为行销人员掌握市场动态的重要资讯管道。
宝侨家品也从中学习到,专柜美容师的教育训练也是关键,SK-11与宝侨家品原先所经营的家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系经由一般通路贩售,而前者却以百货公司专柜为大宗。因此,在摸索的四年期间,宝侨家品也学习如何有效经营百货公司专柜通路,了解到公司有责任提升美容师的技能,例如对产品的认识与了解、皮肤保养相关的专业知识、对顾客解说产品的能力、示范技巧、招呼顾客的技巧,以及服务态度等等。公司也有责任提供美容师所需要的辅助仪器,让美容师可以充满自信且亲切地与临柜的顾客侃侃而谈。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是专柜品牌成败的重要关键。
突出的品牌形象,加上销售成绩斐然,使SK-11开始评估在百货公司独立设柜的必要性(SK-11刚开始是放在蜜丝佛陀的专柜卖的),为了确实掌握潜在顾客,并深耕保养品市场,SK-11终于在重新上市两年之后(1997年),在台中广三SOGO设立第一个以SK-11为名的专柜,正式宣告SK-11时代的来临。
经过三个月的市场测试,SK-11一炮而红,不仅令同业跌破眼镜,也让宝侨家品人员士气大振。经过三年的时间,SK-11迅速地从昔日的丑小鸭,蜕变成人人称羡的天鹅,取得国内保养品市场龙头的地位。如今,SK-11已经跨出国门,将台湾成功的商业模式陆续复制到大陆与香港市场,并逐步推广至全球市场。
关于SK-11这个个案,可分析归纳出几项重点:
1宝侨家品的行销人员深谙广告运作之道,也愿意花大钱投资在广告上,但SK-11的案例清楚地显示出,优异的产品力才是一切行销运作的根本。SK-11证明保养品真的可以产生让费者感受得到的具体成效,Pitera的优异产品力,让SK-11落实其“肌肤保养专家”的定位。
2宝侨家品接手蜜丝佛陀时,SK-11只是不受重视的旧品牌,经过宝侨家品的巧手包装,短短三年就摇身变为保养品市场的龙头品牌。这种灰姑娘效应所显示的是,只要产品力胜人一筹,行销运作绝对能化腐朽为神奇,再次验证宝侨家品的品牌经营能力与行销专业能力。
3重新上市初期,即使是宝侨家品的行销人员也担心高价位对市场接受度的影响,也是决定以三个月为测试期的主要考量。经由市调发现,消费者重视的是产品价值与效果,而非执着于价格的高低。经由成功塑造品牌形象,SK-11成功地说服消费者“我不便宜,但我物有所值”,并有效化解高价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在接手蜜丝佛陀之前,宝侨家品没有经营化妆品市场的经验,他们以市调与资讯管道(如意见领袖固定样本),尽速强化对市场与消费者的了解,并累积出足够的市场与消费者洞见。以此为基础,他们在广告里大量使用消费者语言,引起消费者的回响与共鸣,这一点即使是业界经验甚久的竞争者也望尘莫及。
5宝侨家品并未拥有必胜的行销宝典,与竞争者的差异只在于行销运作的成功机率高于竞争者,然则,该如何有效提升成功的机率?其中所涉及的是市调再市调、测试再测试,以提高成功的机率。当然也涉及行销专业能力、品牌管理能力、行销资源、跨部门的整合与支援、对市场的了解与消费者洞见、人才的优异程度、行销文化普及的程度、高阶主管大力支持的程度,以及组织基层结构等因素。换言之,在提高行销胜算的过程里,不断地进行测试与市调是不可或缺的,而宝侨家品在这方面的投资与努力令竞争者很难与其相提并论。
6经过四年的市场摸索,宝侨家品以消费者、市场洞见为基础,配合提升知名度,宣扬产品利益,加上名人证言的广告手法、通路的拓展与专柜人员的训练、配备支援、精准的STP(Segmentation,Targeting,and Positioning),还有Pitera产品力的有力支持,受肯定的品牌形象等专业行销手法,不仅有效化解高价位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还成功地将SK-11从小品牌塑造成市场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