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毫不畏惧(1)
《藏獒精神: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8条生存法则》作者:程书博 2017-01-30 23:23
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懦弱是人生的大敌,藏獒从不懦弱。相反,藏獒具有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优秀品格。一个人如果懦弱,那么他应该有所改变,必须培养和树立信心,才有可能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则会畏首畏尾,慑慑缩缩,永远走不出黑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面临失败,我们都不应该灰心丧气,要勇敢地正视它,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的办法。一旦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自信心也会为之大增。
自我暗示有助于你向懦弱宣战。当你察觉到自己性格中有懦弱的一面时,当你因为懦弱而误了许多大事时,你就应该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要像藏獒一样勇往直前、毫不畏惧,我比任何人都勇敢,没有任何人可以击败我。”经常反复地跟自己这样说,就等于你在不断地把健康有益的观念输入自己的潜意识,时间长了,这些健康有益的观念就会改变你的人生态度,使你变得像藏獒一样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美国著名将领巴顿青少年时代就雄心勃勃,心存大志,发誓要成为一名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将军。
巴顿小时候发现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也并非毫无顾虑。于是,他决定锻炼自己的胆量,克服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心理,并时刻以“不让恐惧左右自己”自勉。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勇气。在骑术练习和比赛中,他总是挑最难跨越的障碍和最高的栅栏。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火线区之内,要试试自己的胆量。为此,他受到了父亲的责备,而巴顿却满不在乎地说: “我只是想看看我会有多害怕,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再胆怯。”
就这样,巴顿的性格变得异常勇猛无畏,而且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军事生涯。
1944年6月,西方盟国与法西斯德国之间的最后大决战以诺曼底登陆为先导打响了。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巴顿充分发挥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和火力强大等特点,采取长途奔袭和快速运动的战术,以超常规的速度在欧洲大陆上大踏步前进,不顾一切地穷追猛打,长驱直入,穿越法国和德国,最后到达捷克斯洛伐克。
巴顿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向前推进的,他曾直率地告诉自己的下属,他要对付的“敌人”有两个———德军和自己的上司!对于战胜德军,巴顿满怀信心;对于能否“制服”自己的上司,他却没有把握。但是有一点巴顿从未动摇过:“我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速度就是胜利!”在巴顿的鼓舞下,全体将士士气高昂,斗志旺盛,每个人都强烈地渴望向莱茵河进军,他们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继续前进的话,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
在近乎疯狂般的推进中,巴顿抓住一切战机迅速果断地围歼敌军。在281天的战斗中,巴顿率领的部队在100多英里长的作战正面向前推进了1000多英里,解放了130座城镇和村落,歼敌140余万,为解放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并最终击败纳粹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巴顿创造的战绩是巨大的,也是惊人的。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压倒。在二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在作战方面,巴顿堪称世界现代战争史上最杰出的战术家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勇敢无畏的进攻精神。巴顿特别强调装甲部队的大范围机动性,尽一切努力使部队推进、推进、再推进。巴顿在战斗中的一句口头禅是:“要迅速地、无情地、勇猛地、无休止地进攻!”有时,他下令:“我们要进攻、进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我们还要再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懦弱是人生的大敌,藏獒从不懦弱。相反,藏獒具有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优秀品格。一个人如果懦弱,那么他应该有所改变,必须培养和树立信心,才有可能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则会畏首畏尾,慑慑缩缩,永远走不出黑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面临失败,我们都不应该灰心丧气,要勇敢地正视它,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的办法。一旦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自信心也会为之大增。
自我暗示有助于你向懦弱宣战。当你察觉到自己性格中有懦弱的一面时,当你因为懦弱而误了许多大事时,你就应该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要像藏獒一样勇往直前、毫不畏惧,我比任何人都勇敢,没有任何人可以击败我。”经常反复地跟自己这样说,就等于你在不断地把健康有益的观念输入自己的潜意识,时间长了,这些健康有益的观念就会改变你的人生态度,使你变得像藏獒一样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美国著名将领巴顿青少年时代就雄心勃勃,心存大志,发誓要成为一名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将军。
巴顿小时候发现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也并非毫无顾虑。于是,他决定锻炼自己的胆量,克服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心理,并时刻以“不让恐惧左右自己”自勉。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勇气。在骑术练习和比赛中,他总是挑最难跨越的障碍和最高的栅栏。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火线区之内,要试试自己的胆量。为此,他受到了父亲的责备,而巴顿却满不在乎地说: “我只是想看看我会有多害怕,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再胆怯。”
就这样,巴顿的性格变得异常勇猛无畏,而且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军事生涯。
1944年6月,西方盟国与法西斯德国之间的最后大决战以诺曼底登陆为先导打响了。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巴顿充分发挥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和火力强大等特点,采取长途奔袭和快速运动的战术,以超常规的速度在欧洲大陆上大踏步前进,不顾一切地穷追猛打,长驱直入,穿越法国和德国,最后到达捷克斯洛伐克。
巴顿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向前推进的,他曾直率地告诉自己的下属,他要对付的“敌人”有两个———德军和自己的上司!对于战胜德军,巴顿满怀信心;对于能否“制服”自己的上司,他却没有把握。但是有一点巴顿从未动摇过:“我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速度就是胜利!”在巴顿的鼓舞下,全体将士士气高昂,斗志旺盛,每个人都强烈地渴望向莱茵河进军,他们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继续前进的话,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
在近乎疯狂般的推进中,巴顿抓住一切战机迅速果断地围歼敌军。在281天的战斗中,巴顿率领的部队在100多英里长的作战正面向前推进了1000多英里,解放了130座城镇和村落,歼敌140余万,为解放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并最终击败纳粹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巴顿创造的战绩是巨大的,也是惊人的。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说:“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压倒。在二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在作战方面,巴顿堪称世界现代战争史上最杰出的战术家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勇敢无畏的进攻精神。巴顿特别强调装甲部队的大范围机动性,尽一切努力使部队推进、推进、再推进。巴顿在战斗中的一句口头禅是:“要迅速地、无情地、勇猛地、无休止地进攻!”有时,他下令:“我们要进攻、进攻,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我们还要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