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员工精神章节目录 > 打破一切常规

打破一切常规(2/2)

员工精神作者:埃德加.沙因 2017-01-30 23:26
不能不认识到,经验有时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感性认识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质疑,在质疑中鉴别经验。

    对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自己的全新独立思考,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往往并不是难在问题本身,而是难在不容易打破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只要我们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在眼前。

    打破常规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惯用常规的思考方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资,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但是,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我们应当敢于打破常规的想法,摆脱束缚思维的固有模式。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像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主人公一样,由于他的工作是一天到晚拧螺丝帽,所以一切和螺丝帽相像的东西,他都会不由自主地用扳手去拧。

    规则尽管非常重要,可是,如果我们想获得创意,那么遵守规则就反而成了一种枷锁。创造性思维既要求具有建设性,更要求打破陈规,否则只有一条死胡同可走。经常地反思、检查会使我们的思维流动起来,而不因规则而僵化。

    变通能够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从而可以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向,不受消极思维定势的桎梏,从多方面选择和考虑问题,越过思维定势的障碍。同时,变通力又是创造力中求异思维的较高级层次,它使我们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使人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俗的新思想、新观点。

    如果总是用思维定势来看待事物的话,那我们也就真的成了傻瓜。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学会变通。看事物不能以一种眼光,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去观察,从常规中求新意。对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分解、求同、求异等方法,让思路发展拓宽,要么加一点,要么减一点,要么借一点,要么拿一点,寻求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结论,从而创造出一种更新更好的事物或产品。

    我所执教的斯隆学院,有一次,学校图书馆的自来水设备出了故障,不久,水溢得满地都是,致使许多珍贵的图书浸泡在积水中。设备修好了,可如何挽救被水泡湿的书籍,成了大家的议题。若采取一般的干湿方式,就会毁掉这些珍品。于是大家都在思考有没有别的办法。其中有一位曾经从事过罐头生产的图书管理员是这样想的:在制造罐头时,为排除水果中多余的水分,采用的是低温存放和真空干燥的手段。如果把这些湿透的图书当成“水果”,能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既蒸干湿书中的水分,又使图书完整无损呢?商量之后,大家按照这个主意,先将湿书放进冰箱中冷冻,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经过几天的奋战,奇迹出现了,湿漉漉的书籍散尽了水分,这批珍贵的图书终于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常规思考法的束缚,常常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们必须摆脱惯有的思维定势,变换一下我们做事的方法,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当代著名趣味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曾经说过:有些问题动用传统的常规方法理解确实很困难,“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问题顷刻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