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一沙一世界: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章节目录 > 播种诚实

播种诚实

一沙一世界: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作者:蒋光宇 2017-01-31 00:47
    30年多年前,在纽约贫民区的一所公立学校,奥尼尔夫人对所教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批卷时她发现,有12个男孩子解同一考题的答案都是错的,而且错的整个过程一模一样。

    第二天放学后,奥尼尔夫人把这12个男孩子都留了下来。她说,之所以留下他们,是因为他们解题的整个错误过程一模一样,但没有任何责备。然后,她在黑板上写下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

    “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更能显示他的品格。”

    写完之后,她要求这12个男孩子每人将它抄写100遍……

    后来,在美国教师节的前夕,多家媒体围绕《难忘恩师》这个主题搞了一次全国性的有奖征文活动。这12个男孩子中的一个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他写了一篇征文,题目是《刻骨铭心的一百遍》。该文回忆了奥尼尔夫人要求他们抄写100遍汤姆斯·麦考莱那句名言的原委,以及他们从中受到的深刻教育和影响。该文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荣获了征文一等奖。

    光阴似箭,30多年过去了。前不久,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奥尼尔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已经步入中年的12个男孩子,并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优点:诚实。他们认为,抄写汤姆斯·麦考莱那句名言的经历,使他们终生难忘,终生受益。那句名言一直是他们待人处事的最好准绳之一,因为它可以鞭策他们,约束自己,战胜自己,做到表里如一,暗室无欺,让自己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调查结束之后,既兴奋又幽默地说:“诚实是可以播种的,思想是可以播种的,有些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戴维斯的话的确很对。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种上行为的种子,就会得到习惯的收获;播种上习惯的种子,就会得到品德的收获;播种上品德的种子,就会得到命运的收获。

    敢于挑战权威

    下面是一些不同领域的专家、名人和权威不容置疑的断言,当时很多人听起来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真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断言陆续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但回头看一看,想一想,对人却不无启示。

    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初演结束后,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德四世毫不留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反感:“莫扎特,你这个作品太吵了,音符用得太多了。”

    1859年,在达尔文即将出版《物种起源》的时候,英国剑桥大学的副校长约翰·莱特福特博士竟郑重其事宣告:“天与地,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诞生。”

    1873年,美国波士顿的音乐评论家菲力普·海尔直截了当地表示:“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要是不设法删减,早晚会被淘汰。”

    1876年,西方联合公司的《内部备忘录》中将电话宣判为废物:“电话的缺点太多,无法作为通讯工具。这种玩意儿对我们没有什么用。”

    1896年,以日记文学闻名的法国作家雷纳尔曾评价莎士比亚说:“第一,我未必了解莎士比亚;第二,我未必喜欢莎士比亚;第三,莎士比亚总是令我厌烦。”后来他又说:“只有讨厌完美的老人,才会喜欢莎士比亚。”

    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杜埃尔认为,世界的发明已经走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