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规则未必明说(2/2)
《笑傲职场: 一个资深经理人的职场笔记》作者:乔尹 2017-01-31 01:23
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赶快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我们一声呢?”
无论故事是否真实,这位博士的心态十分有趣,这且不谈。关键是不肯“下问”也就罢了,眼神也不好,看不见水下有木桩。博士的眼中只有显规则:博士学位比本科高,本事应该更大。却没有看到水下还有一个“潜规则”:木桩。
如何认清亚文化和潜规则呢?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和研究老板、上司和老同事们的言行,特别是那些公司里最被认可的“明星”的言行举止。
在某家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规定周一至周四着职业装,周五那天可以穿职业休闲装。大家都很高兴,这样周末下班玩起来就方便了。有一次老总在内部邮件中谈加强客户服务意识的问题,顺便提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客户在场,我们都应该以最职业的形像出现。小李是个有心人,他觉得老总的话好像跟公司规定周五可以穿休闲装有点矛盾,接下来他发现,无论什么时候,老总都是穿的西装。从此,他周五也装西装上班。不久,老总一次会议上,专门点名表扬小李,当然,不是说他周五穿西装,而是工作做得出色,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所以,研究企业“明星”分子的言行举止,你会更快成为下一个“明星”。
还有一个方式,可以从反面去认清那些亚文化与潜规则,就是去看看什么言行不受欢迎。如果这种言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有时还似乎很正确,那么很有可能原因是它违背了大家默认的游戏规则。
在一次部门例会上,部门杨经理发言了:“今天我来跟大家聊一聊。我注意到,我们很多人午餐和休息时间比原来至少长了20分钟,下午还有早退现象,让自己小孩放了学顺道来玩,等等,简直把办公室当成了乡村俱乐部。”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部门老员工胡大姐说话了:“话可不能这么说,过去您可能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您没看见别的部门也有这种现象吗?再说也没您说得那么夸张。这是我们的新规矩……”其他员工也纷纷附和起来。
杨经理的意见错了吗?表面上他没错,但他忽视了亚文化和潜规则的力量。以前他所在企业业务不多,工作清闲,大家都习于准时上下班。但最近一段时间业务繁忙,员工们经常要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于是公司上下自发形成以杨经理所说的不规范行为来补偿超时工作的风气。现在,杨经理严格要求时间,但又不是再也不加班加点了,员工们当然不能接受。所以,明说的规则未必有用,有用的规则未必明说。
无论故事是否真实,这位博士的心态十分有趣,这且不谈。关键是不肯“下问”也就罢了,眼神也不好,看不见水下有木桩。博士的眼中只有显规则:博士学位比本科高,本事应该更大。却没有看到水下还有一个“潜规则”:木桩。
如何认清亚文化和潜规则呢?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和研究老板、上司和老同事们的言行,特别是那些公司里最被认可的“明星”的言行举止。
在某家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规定周一至周四着职业装,周五那天可以穿职业休闲装。大家都很高兴,这样周末下班玩起来就方便了。有一次老总在内部邮件中谈加强客户服务意识的问题,顺便提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客户在场,我们都应该以最职业的形像出现。小李是个有心人,他觉得老总的话好像跟公司规定周五可以穿休闲装有点矛盾,接下来他发现,无论什么时候,老总都是穿的西装。从此,他周五也装西装上班。不久,老总一次会议上,专门点名表扬小李,当然,不是说他周五穿西装,而是工作做得出色,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所以,研究企业“明星”分子的言行举止,你会更快成为下一个“明星”。
还有一个方式,可以从反面去认清那些亚文化与潜规则,就是去看看什么言行不受欢迎。如果这种言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有时还似乎很正确,那么很有可能原因是它违背了大家默认的游戏规则。
在一次部门例会上,部门杨经理发言了:“今天我来跟大家聊一聊。我注意到,我们很多人午餐和休息时间比原来至少长了20分钟,下午还有早退现象,让自己小孩放了学顺道来玩,等等,简直把办公室当成了乡村俱乐部。”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部门老员工胡大姐说话了:“话可不能这么说,过去您可能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您没看见别的部门也有这种现象吗?再说也没您说得那么夸张。这是我们的新规矩……”其他员工也纷纷附和起来。
杨经理的意见错了吗?表面上他没错,但他忽视了亚文化和潜规则的力量。以前他所在企业业务不多,工作清闲,大家都习于准时上下班。但最近一段时间业务繁忙,员工们经常要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于是公司上下自发形成以杨经理所说的不规范行为来补偿超时工作的风气。现在,杨经理严格要求时间,但又不是再也不加班加点了,员工们当然不能接受。所以,明说的规则未必有用,有用的规则未必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