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好口才好命运章节目录 > 好口才好命运 第十八章(1)

好口才好命运 第十八章(1)(2/2)

好口才好命运作者:丁惠中 2017-02-10 18:25
可是那位女士说:“我才不相信你的话!你们外交官的话从来都不可信。”俾斯麦问她为什么,这位女士解释道:“很简单,当外交官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而说可能时,意思是不行;如果这时真的说不行,那他就不会是外交官了!”

    “夫人,您说得完全正确。”俾斯麦说,“这可能是我们职业上的特点,因此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但是你们女人却正好相反。”女士问他为什么,他说道:“很简单,当女人说不行时,意思其实是可能;而说可能时,意思是是;如果真的说出是,那她就不是女人了!”

    俾斯麦的这段回答,主要是运用了“倒置语序”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把对方的语言材料临时变通使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原来正常情况中的人物关系、事物的主次本末、先后尊卑等互换位置,从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新语意和富有戏剧感的幽默效果。

    俾斯麦把对方用来形容外交官说话特点的句子倒置过来,却显得格外滑稽、幽默,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显得荒诞而令人忍俊不禁。而倒置产生的戏剧性幽默,使俾斯麦含蓄地反驳了女士对于外交官的偏见。由此可见,我们在反驳他人不正确的言论时,不一定非要针锋相对!

    指桑骂槐,打牛射马

    “指桑骂槐”是36计中的一计,原来的解释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立,行险而顺。”现代则多用来形容不直接表达某一意图、意见、见解,而是拐弯抹角、言此及彼、指东说西、打牛射马地发牢骚,也就是表面上骂的是这个人或事,其实却在骂另外一个人或事。

    明宪宗时,太监汪直弄权,气焰不可一世。他私兴大狱、无恶不作,而手下的两名爪牙王越和陈钹,分居文武要职,更是狼狈为奸。一时朝政日非,路人侧目,敢怒而不敢言,可宪宗却被蒙在鼓里,对此毫无所知!

    有一位太监名叫阿丑,他多才多艺,言语诙谐,富有正义感,很得宪宗喜爱。有一次,宪宗要大家演戏娱乐,阿丑故意挑演了一出“醉酒”的戏。他一出场,就左斜右倾地作醉酒状,并且胡言乱语、开口骂人,却又妙语如珠、诙谐百出。

    此时,扮演路人的人一出场,就向阿丑作一怪状,然后大喝一声:“大官出巡,肃静回避!”阿丑似聋子,不肃静也不回避,还指手划脚地骂:“什么大官小官,黑猫白猫,你行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老爷在此饮酒,你还不绕道滚蛋?”那人无奈,把头皮抓了抓,佯装想办法。过一会儿,他又大声喝道:“圣上驾到!”阿丑依然不为所动,喃喃醉语说:“圣上还在睡梦中呢!圣上比我还醉!”那人看到两次都吓不倒阿丑,忽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再一声大叫:“汪太监驾到!”这下,阿丑可不同了。他面露惊惶,立刻俯伏在地,口称:“死罪死罪!”那人得意地哈哈大笑,而阿丑抬头一看,原来是被人玩弄了,于是袖子一拂,爬了起来,骂道:“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