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民宅里的秘密
《蒙牛内幕: 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作者:孙先红 2017-02-09 10:51
1999年1月13日,蒙牛的前身——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这是一个“秘密公司”。
注册时,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栏填的是“白英”,而不是“牛根生”——就这样,在隐姓埋名中,企业诞生了。
在呼和浩特公园南路附近,七拐八绕,才看到一座破旧的六层宿舍楼;宿舍楼的底层,有一户两居室53平方米的民宅;民宅里摆了6张桌子,一台茶几,一条沙发,一张单人床——都是从牛根生家里搬来的。牛根生来了,没有座位,就坐在单人床上办公。
这就是蒙牛开业时所租的第一间办公室,月租金200多元。没有任何标志,没有半点张扬,整个公司羞答答地蜷伏在居民区,匍匐前行。
要“偏僻得没人想到,普通得没人注意”。这就是租赁办公场所前,牛根生给办公室主任白君所下的指示。
在1999年最初的3个月中,这个名叫“蒙牛”的公司几乎完全不为公众所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在什么单位工作是每个成员必须坚守的秘密。
但地火在蔓延!
十数个“隐形人”在全国往来穿梭。
震惊全国的“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模式,以及“筹股风波”,就是在这间53平方米的简陋民宅里“指点江山”如虎脱笼的。这正应了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反问句:“世界上的大事,有几件是在敲锣打鼓中完成的?”两年后,蒙牛火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凤凰卫视的记者都曾到这间民宅里探访,其时,许多居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座破房子”。
民宅里不便接待重要客户。孙先红便在自己位于公园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秘密公司”。
注册时,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栏填的是“白英”,而不是“牛根生”——就这样,在隐姓埋名中,企业诞生了。
在呼和浩特公园南路附近,七拐八绕,才看到一座破旧的六层宿舍楼;宿舍楼的底层,有一户两居室53平方米的民宅;民宅里摆了6张桌子,一台茶几,一条沙发,一张单人床——都是从牛根生家里搬来的。牛根生来了,没有座位,就坐在单人床上办公。
这就是蒙牛开业时所租的第一间办公室,月租金200多元。没有任何标志,没有半点张扬,整个公司羞答答地蜷伏在居民区,匍匐前行。
要“偏僻得没人想到,普通得没人注意”。这就是租赁办公场所前,牛根生给办公室主任白君所下的指示。
在1999年最初的3个月中,这个名叫“蒙牛”的公司几乎完全不为公众所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在什么单位工作是每个成员必须坚守的秘密。
但地火在蔓延!
十数个“隐形人”在全国往来穿梭。
震惊全国的“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模式,以及“筹股风波”,就是在这间53平方米的简陋民宅里“指点江山”如虎脱笼的。这正应了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反问句:“世界上的大事,有几件是在敲锣打鼓中完成的?”两年后,蒙牛火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凤凰卫视的记者都曾到这间民宅里探访,其时,许多居民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座破房子”。
民宅里不便接待重要客户。孙先红便在自己位于公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