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牛”夺路香港(2/2)
《蒙牛内幕: 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作者:孙先红 2017-02-09 10:51
最大的保利,明显地感受到蒙牛的威胁。蒙牛初入时,坚持“第一的品质,第二的价格”,价格低于保利;三个月后,“蒙牛走到哪儿,哪儿的牛奶就降价”的规律在香港再演,保利奶的价格已降到蒙牛奶之下。
日本人所开的崇光超市,是蒙牛奶在香港落脚时的第一站。走进去,人流交织。日本“北海道”牛奶在做免费试饮,尝一小杯,奶味挺足,但不及蒙牛奶的厚重绵长。在这家超市,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同样来自内蒙古的伊利牛奶。蒙牛和伊利,是我们此行在香港市场看到的仅有的两个来自大陆的牛奶品牌。蒙牛奶在该店销势甚旺,有时日销量达100多箱,这快赶得上内地一个中型重点店的销量了。要知道,香港的人均牛奶消费量并不比内地高多少。从拒绝到认可,从认可到敞怀接受,这堪称大陆牛奶6个月征战香港赢得的一份“民意公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由于先驱者的拼搏,大陆牛奶已经有了通往香港市场的桥梁。
日本人所开的崇光超市,是蒙牛奶在香港落脚时的第一站。走进去,人流交织。日本“北海道”牛奶在做免费试饮,尝一小杯,奶味挺足,但不及蒙牛奶的厚重绵长。在这家超市,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同样来自内蒙古的伊利牛奶。蒙牛和伊利,是我们此行在香港市场看到的仅有的两个来自大陆的牛奶品牌。蒙牛奶在该店销势甚旺,有时日销量达100多箱,这快赶得上内地一个中型重点店的销量了。要知道,香港的人均牛奶消费量并不比内地高多少。从拒绝到认可,从认可到敞怀接受,这堪称大陆牛奶6个月征战香港赢得的一份“民意公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由于先驱者的拼搏,大陆牛奶已经有了通往香港市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