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法则:亲兄弟法则(2/2)
《公司权力: 走出贪权的人性之恶》作者:李朝曙 2017-02-09 11:21
如关云长,作为刘备的嫡系,关羽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空手回来,孔明要将他推出斩首,“玄德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却不斩关羽?答案是关羽比起马谡来和自己关系更亲密,关羽凭借嫡系的特权免于军法处置而已。因此嫡系自古以来在权力斗争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非同小可。 亲兄弟法则二:庸人集团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建设力——“元老派”与“新秀派”的“明和暗斗” 由于嫡系的存在,企业内久而久之会滋生出很多的庸人集团。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一名称职的教授因为嫡系的关系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一个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形成庸人集团。 美国人说,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很多公司,你会发现一些莫名奇妙的部门或者职位,他们的名称不但难以“顾名思义”而且简直是“匪夷所思”,这些人的地位排列并不低,而且工资待遇比谁都高。这一定也是嫡系。邦尼人力定律告诉我们:1个人1分钟可以挖1个洞,60个人1秒种却挖不了1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嫡系的合作历来是令企业包括老板头痛的问题。 要解决嫡系带来的庸人集团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员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这些所谓的嫡系或兄弟们退役后演变成的“庸人集团”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它的建设力。虽然庸人集团破坏力很大,但是目前来说,庸人集团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如果一个老板否决了庸人集团存在的意义,虽然他在制度上是成功者,但他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失去更多。因此企业通常存在“元老派”与“新秀派”的“明和暗斗”。这种“派系斗争”通常都发生在运营时间较长的公司里。一边是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自谓功高劳苦;一边是公司的新秀,都是企业组织里的高层。这种派系斗争最易耗散企业精神,但是也是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矛盾,随着这些矛盾不断的激化,企业也会不断的进步,就看企业负责人能否抓住时机实施变革,将这两种力量的斗争变成企业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