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经理人的法律修炼: 教你找到必须控制的风险章节目录 > 著作权的限制及法律保护(3)

著作权的限制及法律保护(3)(2/2)

经理人的法律修炼: 教你找到必须控制的风险作者:党小明 2017-02-09 11:29
  (2)诉前证据保全。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诉前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是为了保证最终权利的实现,这实质上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此进行简单的了解有助于在著作权权益保护上拓展视野。

    那么,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原告应当提供哪些证据呢?

    ■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证据。如作品的原稿、原件,创作作品的证明材料,受让或许可使用著作权的合同等。

    ■被告侵权的证明。如侵权复制品、销售侵权复制品的发票等等。

    4.著作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特别提醒

    2000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面解释了网络著作权纠纷应当如何准确适用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于解决大量类似的纠纷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比如,其中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同时,该条也说明,作品在网络上向公众公开,属于“发表”。如无相反意思表示,发表以后他人即可合理使用了。

    本课常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