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极限的“7”(2/2)
《管理就这么简单: 回归管理的真谛》作者:迈克尔·B·波特 2017-02-09 11:59
。他们的研究也表明,人们不能同时与“7”个以上的单位打交道。为了验证事实是否如此,我曾经做了一个小试验。在公司里,我问我的同事们,他们知道的美国总统有哪些。他们说出来的总统名字有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克林顿、肯尼迪等。但是,即使一口气说得最多的人也只能说出六位总统的名字,还没有超过7呢。
◆“7”在管理中的应用
不要试图挑战人的极限!
目标不要超过七个!
我曾查阅过一家销售额达五亿美圆的消费品公司高级经理们的个人计划。这些计划所列出的年度目标很少是少于15项的,达30项者也并不罕见。这一来,最高级班子在设法掌握公司内500个高层骨干人员的工作进展时,也许就得过问15万项目标。有一个公司甚至给自己设定多达300项的年度目标!
当你给组织设定如此多的目标时,我担心的是,不知道你能实现多少,或者是你的执行经理们是否已把目标计划书上的目标都记下来了。
一旦你设定好了目标,你就得做些什么去实现这些目标。你得为每一个目标分配各种各样的资源——资金、人力以及时间。这些资源都非常有限,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你不得不以用于另一目标的资源减少为代价。
如果你正试图给自己来一个“雄心壮志”,设定超过七个目标的话,我的建议是,趁早打消这种疯狂的念头。你既然不可能同时关注七个以上的事物,又为什么要关注七个以上的目标呢?
你只能管住、管好七个以下的人
历史上人们对管理幅度问题的关注源于对主管人员能有效管理部下的最适宜的数目探索。科尔·厄威克认为,由于经理人员的注意面、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适宜的管理幅度是五人或六人。格莱卡玛斯对此进行了数学说明。他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理人员管理幅度的增大,经理人员和部属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数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例如,第六个部属的加入会使这种关系数由44上升到100;而第八个部属的加入将使这种关系数由490增加到1080。尽管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作用关系只有很小一部分会真正发生,但很明显,每增加一个部属都会给经理人员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一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七个,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人数多一些,为10人左右;基层管理者则能有效管理15个下属。如果你是一家中型企业(雇员人数500人~5 000人),你的管理幅度就更不能超过七人了,因为根据美国管理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型企业适宜的管理幅度是七人。
部门数不要超过7个
你的组织是不是内部竞争激烈?它们是否互相倾轧,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财务部门抱怨行销部门,行销部门抱怨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抱怨采购部门。部门冲突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想想看,你的组织部门是不是过多?
试想,每设立一个部门,你就得为这个部门任命一名部门主管,还有副主管,主管下面又有经理若干,你还不得不为这些主管和经理支付与其他部门的主管和经理相同的薪水。你还得为这个部门安排专门的办公室,你还得……你需要多使用的资源还有很多。
有七个部门应该足够了,无论你是按职能还是按产品来划分你的部门。“事实表明,没有赢利的企业之所以没有赢利,是因为它需要管理费用,企业内多而庞大的部门使组织变得极为复杂。”复杂就意味着**。内部的复杂耗去了大量成本,萧条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快。
在一家中型企业里,我看到它的组织结构图的第一分支里竟然就有14个部门。那些部门的名字我已不太记得,因为我当时完全被它的组织结构给弄懵了!
不要试图让你的员工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
有一次,我的妻子让我下班后顺便从超市里买一些东西回家。她只说了四种商品名称。但是对于每一种商品,她又给我提供了一两种可供选择的品牌名称。结果,我只买对了两种商品品牌。她所说的那些品牌名称已经超过七个,这让我的记忆发生了混乱。不仅是我,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我们总喜欢发号施令,也总喜欢教训下属。每当这时候,我们会滔滔不绝。当你试图让你的员工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时,
记住:既然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不要让你的员工做到这一点。
◆“7”在管理中的应用
不要试图挑战人的极限!
目标不要超过七个!
我曾查阅过一家销售额达五亿美圆的消费品公司高级经理们的个人计划。这些计划所列出的年度目标很少是少于15项的,达30项者也并不罕见。这一来,最高级班子在设法掌握公司内500个高层骨干人员的工作进展时,也许就得过问15万项目标。有一个公司甚至给自己设定多达300项的年度目标!
当你给组织设定如此多的目标时,我担心的是,不知道你能实现多少,或者是你的执行经理们是否已把目标计划书上的目标都记下来了。
一旦你设定好了目标,你就得做些什么去实现这些目标。你得为每一个目标分配各种各样的资源——资金、人力以及时间。这些资源都非常有限,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你不得不以用于另一目标的资源减少为代价。
如果你正试图给自己来一个“雄心壮志”,设定超过七个目标的话,我的建议是,趁早打消这种疯狂的念头。你既然不可能同时关注七个以上的事物,又为什么要关注七个以上的目标呢?
你只能管住、管好七个以下的人
历史上人们对管理幅度问题的关注源于对主管人员能有效管理部下的最适宜的数目探索。科尔·厄威克认为,由于经理人员的注意面、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适宜的管理幅度是五人或六人。格莱卡玛斯对此进行了数学说明。他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理人员管理幅度的增大,经理人员和部属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数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例如,第六个部属的加入会使这种关系数由44上升到100;而第八个部属的加入将使这种关系数由490增加到1080。尽管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作用关系只有很小一部分会真正发生,但很明显,每增加一个部属都会给经理人员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一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七个,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人数多一些,为10人左右;基层管理者则能有效管理15个下属。如果你是一家中型企业(雇员人数500人~5 000人),你的管理幅度就更不能超过七人了,因为根据美国管理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型企业适宜的管理幅度是七人。
部门数不要超过7个
你的组织是不是内部竞争激烈?它们是否互相倾轧,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财务部门抱怨行销部门,行销部门抱怨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抱怨采购部门。部门冲突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想想看,你的组织部门是不是过多?
试想,每设立一个部门,你就得为这个部门任命一名部门主管,还有副主管,主管下面又有经理若干,你还不得不为这些主管和经理支付与其他部门的主管和经理相同的薪水。你还得为这个部门安排专门的办公室,你还得……你需要多使用的资源还有很多。
有七个部门应该足够了,无论你是按职能还是按产品来划分你的部门。“事实表明,没有赢利的企业之所以没有赢利,是因为它需要管理费用,企业内多而庞大的部门使组织变得极为复杂。”复杂就意味着**。内部的复杂耗去了大量成本,萧条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快。
在一家中型企业里,我看到它的组织结构图的第一分支里竟然就有14个部门。那些部门的名字我已不太记得,因为我当时完全被它的组织结构给弄懵了!
不要试图让你的员工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
有一次,我的妻子让我下班后顺便从超市里买一些东西回家。她只说了四种商品名称。但是对于每一种商品,她又给我提供了一两种可供选择的品牌名称。结果,我只买对了两种商品品牌。她所说的那些品牌名称已经超过七个,这让我的记忆发生了混乱。不仅是我,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我们总喜欢发号施令,也总喜欢教训下属。每当这时候,我们会滔滔不绝。当你试图让你的员工同时记住七件以上的事时,
记住:既然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不要让你的员工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