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圆圈日的寂静(2)(2/2)
《当和尚遇到钻石: 一位佛学博士叱咤商界的密码》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 2017-02-09 12:27
后,开始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古老的西藏典籍指出,在一种非常细微深奥的程度上,身与心是相互连接的。你的身体越沉重,越不挺直,那么心的念头的细微能量越加难以流动。在美国,商人惯常从事的运动不外乎打打高尔夫球、慢跑,或轻量的举重等等。这些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找一个最适合你的运动。如果你喜爱这项运动,你比较可能持之以恒。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或只是为了虚荣心而运动。如果你的身体健康强壮,你的心越清明,你的事业也将蒸蒸日上。一个真正清澈的心,能够超越一般从商动机的限制。换句话说,你超越盲目赚钱的境界,进入一个有目的、有意义地赚钱的境界。
你可能想要尝试一些更特殊的运动。比起其他运动,例如绕着跑道快跑,它们能够为你的心带来更加强而有力的影响。我曾经认识几个商界人士,在最近几年突破“难为情”的障碍,参加瑜珈、太极、甚或现代舞蹈的课程。
他们参加的可不是健身中心所设计的课程,仅仅浅尝涉猎几个星期就结束,结果没有一样是精通的。投入一些时间,花费一些金钱,去找一个真正精通这些艺术的大师,收你为门生,做一对一的训练教学。
追随一个真正的专家,维持一段亲密长久的师徒关系。你必须学习应用经营事业的纪律,使你的身体运作顺畅。同样地,此举不是为了拥有一个美好的外表,而是为了更高深的目的。
在圆圈日,你也必须改变你的用餐习惯。例如,试着在下午一点或两点以前,只喝一些液体,你晨间静坐和运动的效果会更好。在你享用第一顿餐点之前,静静地坐一会儿,阅读一些谈论人生更崇高意义、引人深思的书籍。它可以是甘地(M.K.Gondi,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或艾伯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1875~1965,哲学家、医师,毕生在非洲从事医疗工作)或教宗的著作,也可以是《圣经》,或任何诸如此类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必须阐扬人类生存的目的,而非生存的手段,或如何谋生。
在静坐期间,与思想家共处是圆圈日的宗旨之一。你远离了工作环境,跳脱了井底之蛙的浅薄局限,把自己的心沉浸于数世纪以来思想家的思想之中。你所置身的静谧,使你能够听闻自心的窃窃私语,而不断地阅读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与见解,使心中的低语更加意味深长。
享用一顿清淡简便的午餐之后,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小睡片刻,别觉得难为情。在古印度经典之中,顺应个人需求所采取的适量睡眠,与饮食、静心专注等事物,一并被列为4类生理需求之一。在你的圆圈日期间,补足睡眠的需求不仅可以清新你的心境,也能够重振你的体力,补偿工作的紧张压力所造成的身心耗损。
带离自我中心的焦点
在下午晚近时分,从事一些具有实际功用的学习研究。它可以是学习摄影或操作计算机或园艺,但它不应该与你所从事的职业有直接实际的关联。换句话说,你不能花时间钻研如何应用计算机的数据库,以备隔天的工作需要,然而你却可以投入一些时间,把配套组件组装成一台家用计算机。
如果你能够走出家门,与真正精通这些技艺的人共同学习研究,那是最好的情况。无论他们娴熟的是各种花朵或音乐或工艺,一个活生生、精通某项事物的人即是最佳的灵感来源。要点是,去接触具有创造力、优秀杰出的人物。而学习一个大师的思考方式,拥有一个大师所具备的热情所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精通他或她的教授所获得的利益。
在傍晚,刻意安排出门帮助他人。你协助的对象可以是一支儿童运动队伍,可以是一位年长的邻人,可以是你的爱人或家人。在一个家庭之中,一个负担全家生计的人往往产生自我中心的心态,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出门工作养家,那么你就不需要帮忙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俗务,例如陪伴家人、处理家务、或服务社区等等。
那种一个小时赚进数百美元的人觉得,在傍晚接送老者到超市购物,简直是大材小用、浪费时间,让那些领取最低工资的人来做就可以了。他们比较喜欢服务地方的大型慈善团体。
然而,这种想法就失了重点。我们休假一天,进入圆圈的目的,即在于脱离日常工作的常轨与单一的心态,进入各种不同的方向和领域。我们刻意地把心抽离工作的技术细节,而把心暴露于清新创造力的源头,即静默,以及过去的伟大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把我们的心带离自我中心的焦点。
换句话说,我们不仅仅通过投入一天的时间,远离反复使用的思考模式来鼓舞我们的灵魂和才智,也透过扬弃自我中心的心态来重振我们的心灵和思维。
找一个最适合你的运动。如果你喜爱这项运动,你比较可能持之以恒。记住,我们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或只是为了虚荣心而运动。如果你的身体健康强壮,你的心越清明,你的事业也将蒸蒸日上。一个真正清澈的心,能够超越一般从商动机的限制。换句话说,你超越盲目赚钱的境界,进入一个有目的、有意义地赚钱的境界。
你可能想要尝试一些更特殊的运动。比起其他运动,例如绕着跑道快跑,它们能够为你的心带来更加强而有力的影响。我曾经认识几个商界人士,在最近几年突破“难为情”的障碍,参加瑜珈、太极、甚或现代舞蹈的课程。
他们参加的可不是健身中心所设计的课程,仅仅浅尝涉猎几个星期就结束,结果没有一样是精通的。投入一些时间,花费一些金钱,去找一个真正精通这些艺术的大师,收你为门生,做一对一的训练教学。
追随一个真正的专家,维持一段亲密长久的师徒关系。你必须学习应用经营事业的纪律,使你的身体运作顺畅。同样地,此举不是为了拥有一个美好的外表,而是为了更高深的目的。
在圆圈日,你也必须改变你的用餐习惯。例如,试着在下午一点或两点以前,只喝一些液体,你晨间静坐和运动的效果会更好。在你享用第一顿餐点之前,静静地坐一会儿,阅读一些谈论人生更崇高意义、引人深思的书籍。它可以是甘地(M.K.Gondi,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或艾伯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1875~1965,哲学家、医师,毕生在非洲从事医疗工作)或教宗的著作,也可以是《圣经》,或任何诸如此类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必须阐扬人类生存的目的,而非生存的手段,或如何谋生。
在静坐期间,与思想家共处是圆圈日的宗旨之一。你远离了工作环境,跳脱了井底之蛙的浅薄局限,把自己的心沉浸于数世纪以来思想家的思想之中。你所置身的静谧,使你能够听闻自心的窃窃私语,而不断地阅读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与见解,使心中的低语更加意味深长。
享用一顿清淡简便的午餐之后,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小睡片刻,别觉得难为情。在古印度经典之中,顺应个人需求所采取的适量睡眠,与饮食、静心专注等事物,一并被列为4类生理需求之一。在你的圆圈日期间,补足睡眠的需求不仅可以清新你的心境,也能够重振你的体力,补偿工作的紧张压力所造成的身心耗损。
带离自我中心的焦点
在下午晚近时分,从事一些具有实际功用的学习研究。它可以是学习摄影或操作计算机或园艺,但它不应该与你所从事的职业有直接实际的关联。换句话说,你不能花时间钻研如何应用计算机的数据库,以备隔天的工作需要,然而你却可以投入一些时间,把配套组件组装成一台家用计算机。
如果你能够走出家门,与真正精通这些技艺的人共同学习研究,那是最好的情况。无论他们娴熟的是各种花朵或音乐或工艺,一个活生生、精通某项事物的人即是最佳的灵感来源。要点是,去接触具有创造力、优秀杰出的人物。而学习一个大师的思考方式,拥有一个大师所具备的热情所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精通他或她的教授所获得的利益。
在傍晚,刻意安排出门帮助他人。你协助的对象可以是一支儿童运动队伍,可以是一位年长的邻人,可以是你的爱人或家人。在一个家庭之中,一个负担全家生计的人往往产生自我中心的心态,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出门工作养家,那么你就不需要帮忙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俗务,例如陪伴家人、处理家务、或服务社区等等。
那种一个小时赚进数百美元的人觉得,在傍晚接送老者到超市购物,简直是大材小用、浪费时间,让那些领取最低工资的人来做就可以了。他们比较喜欢服务地方的大型慈善团体。
然而,这种想法就失了重点。我们休假一天,进入圆圈的目的,即在于脱离日常工作的常轨与单一的心态,进入各种不同的方向和领域。我们刻意地把心抽离工作的技术细节,而把心暴露于清新创造力的源头,即静默,以及过去的伟大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或许是把我们的心带离自我中心的焦点。
换句话说,我们不仅仅通过投入一天的时间,远离反复使用的思考模式来鼓舞我们的灵魂和才智,也透过扬弃自我中心的心态来重振我们的心灵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