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章节目录 > 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2)

震惊世界的传奇故事(2)(2/2)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作者:肖宇 2017-02-09 12:44

    进去后,五分钟就把问题处理完了,当时客户就非常感动。这场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希腊电信局就决定把一部分投诉较多的业务从竞争对手那里转移到中兴通讯这边来。投诉的客户转移到中兴网络上以后,这种投诉都已经完全消失了。

    在奥运赛期间,一家欧洲公司因故障而报警的件数高达三四千条,而中兴公司只有四条。

    中兴的质量、响应、人的精神在国际竞技场上都是第一流的。

    奥运结束后,中兴通讯与希腊电信局签订了新的商业合同。以此为契机,中兴通讯顺利挺进西欧市场。中兴通讯市场主任曾力说,“我们以前在西欧几乎没有大的销售,但是目前我们已经突破了法国电信,正在突破德国电信,我们是未来通信业很有威胁的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航天事业是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要管理一支大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是个大问题。可是,我们却发现,尽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个“巨无霸”,它的生产力水平却表现得极其出色。35年来,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03年,“神舟五号”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同年,中国运载火箭八战八捷,自1996年至今,长征火箭已经连续41次成功放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生产力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全员焕发出来的牺牲奉献精神。

    换一句话说,任何一家公司,哪怕是大公司,它的生产力水平的飞跃,可以通过企业中任何一个成员激发出来。但有一个先决条件是,这必须是一家把牺牲奉献精神视为圭臬的企业。

    下面讲的是,一个航天工程师怎样开辟了一条商业运作带动航天技术发展之路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黄作义。

    黄作义是中国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早期创业者之一、总体部高级工程师。1983年,航天部门在体制转轨中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国火箭对外发射服务的长城公司。黄作义任中国长城公司驻美国办事处主任。

    在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初期,外国人根本不信任中国航天业的水平,甚至对中国航天人加以恶意嘲讽,问他们卫星的整流罩是不是用竹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