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由模仿,败亦模仿(2/2)
《超级模仿: 你确实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作者:吴墉 2017-02-09 12:47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到,模仿就是先向已经成功者学习,看看人家成功的道路上都有哪些是反映了现实的规律,哪些是仍然起作用的,哪些可能是不再起作用的。就此而言,绝大多数创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别人学习的结果,模仿或创新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罢了。
真正搞懂别人之后,模仿其实不比创新更容易,所以,大部分优秀企业在研究了标杆企业的做法之后,大多不是模仿,而是选择了创新。因为与其我去一步一步地学你,不如我自己照着道理做。只有那些不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比如技术模仿,或者做法模仿,才是低成本的,但这种模仿是比较低层次的模仿,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一时的优势或缩小一时的差距。优秀的公司不会总在这种层次上学习的。
就如同TCL模仿或学习三星,就如同联想当年模仿或学习HP,都是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学习对方对待消费者、学习对方如何通过内在变革重塑竞争优势。这种层次的模仿最后往往都会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模式,甚至后来反过来超过了老师。今天的三星就超过了自己当年的标杆企业索尼。
败亦模仿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甚至大到一个国家,在处于落后位置时,全方位地去模仿一些比我们优秀的人、企业和国家,这是一个不可跳过去的阶段。当年日本、韩国都曾经这样走过,只是中国更“立体化”一些,从最高水平的(学习把握规律)到最低水平的(学习外在形式)都有。
模仿优秀者,使得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优秀者,但也有相当一部人并没有真正成功,还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甚至背道而驰;而在学习与模仿的企业里,有的企业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优秀企业,但更多的是成长缓慢甚至已经失败了。这是否说明模仿者只能使很小一部分人或企业成功呢?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我们如何利用其好的一面,而尽量避免其不利一面的影响而已。也就是说,对于模仿的结果,往往是,成由模仿,败亦模仿。
例如,当当网只是在亚马逊网上图书这一点上是模仿,其他都是当当网不具备的。因此,当当的成功模式,目前还是比较容易被别人复制的,所以,当当需要建立更多不容易甚至无法被别人模仿的东西,才能走得更远。通常,成功在于模仿别人,失败也在于被别人模仿。
我们在本书里也在不同的地方都曾经提到过,模仿之败,往往是败在失败者只是在做一种低层次的、简单的和表皮上的模仿,只是模仿到了标杆者的表面功夫,而没有真正学习到别人骨子里的东西,没有模仿到人家内核上的关键成功因素,没有把模仿对象的灵魂“捉到”自己身上来。
模仿的失败,通常都是低层次模仿的结果。
真正搞懂别人之后,模仿其实不比创新更容易,所以,大部分优秀企业在研究了标杆企业的做法之后,大多不是模仿,而是选择了创新。因为与其我去一步一步地学你,不如我自己照着道理做。只有那些不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比如技术模仿,或者做法模仿,才是低成本的,但这种模仿是比较低层次的模仿,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一时的优势或缩小一时的差距。优秀的公司不会总在这种层次上学习的。
就如同TCL模仿或学习三星,就如同联想当年模仿或学习HP,都是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学习对方对待消费者、学习对方如何通过内在变革重塑竞争优势。这种层次的模仿最后往往都会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模式,甚至后来反过来超过了老师。今天的三星就超过了自己当年的标杆企业索尼。
败亦模仿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甚至大到一个国家,在处于落后位置时,全方位地去模仿一些比我们优秀的人、企业和国家,这是一个不可跳过去的阶段。当年日本、韩国都曾经这样走过,只是中国更“立体化”一些,从最高水平的(学习把握规律)到最低水平的(学习外在形式)都有。
模仿优秀者,使得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优秀者,但也有相当一部人并没有真正成功,还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甚至背道而驰;而在学习与模仿的企业里,有的企业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优秀企业,但更多的是成长缓慢甚至已经失败了。这是否说明模仿者只能使很小一部分人或企业成功呢?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是我们如何利用其好的一面,而尽量避免其不利一面的影响而已。也就是说,对于模仿的结果,往往是,成由模仿,败亦模仿。
例如,当当网只是在亚马逊网上图书这一点上是模仿,其他都是当当网不具备的。因此,当当的成功模式,目前还是比较容易被别人复制的,所以,当当需要建立更多不容易甚至无法被别人模仿的东西,才能走得更远。通常,成功在于模仿别人,失败也在于被别人模仿。
我们在本书里也在不同的地方都曾经提到过,模仿之败,往往是败在失败者只是在做一种低层次的、简单的和表皮上的模仿,只是模仿到了标杆者的表面功夫,而没有真正学习到别人骨子里的东西,没有模仿到人家内核上的关键成功因素,没有把模仿对象的灵魂“捉到”自己身上来。
模仿的失败,通常都是低层次模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