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家(3)(2/2)
《责任 荣誉 国家》作者:(美)麦克阿瑟 等著 2017-02-10 18:03
他从不满足于起草决议和发号施令。他经常深入 基层和前线考察听取部属意见,而且身先士卒,让部队感受到统帅就在他们中间,从而愿意 听从他的命令,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西点灌输服从思想、强化服从观念是分层次的。对于刚刚入学的学员,实施强化服从教 育。一年级学员不仅要服从长官、服从纪律、服从各项制度,还要服从高年级同学,甚至包 括服从高年级同学莫名其妙的责难。这是西点最受攻击的政策,却从来不曾改变。校方认为 ,军人职业必须有服从,尤其是初级职务军官,不学会服从,不树立服从观念,就无法在军 队立足。并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是千真万确的,上司也会犯错误。但上司因为他的地位、 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上司的权力,整体的利益,又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因此服从观念 要在“盲之初”就打下深深的烙印。忍受不了这种服从——这种军人特殊的品德,就请走人 。西点新生因此而被辞退的不在少数。
当然,西点也并非完全**,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学员进入二年级时,就有了通过规 定渠道反映意见的权利,并且年级越高,权利越大。这如同军官的职务越高,越可以对上司 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样。
选择西点,就选择了牺牲
在西点看来,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比团体的任务更重要。
西点新学员《1977届学员父母参考》中明确写道:您的儿子选择进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就是选择作出牺牲,尽管他还不知道这牺牲对他意味着什么。在全国各地其他院校的校园 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很快地改变。然而,选择了西点军校便可不受这种变化的影响。
这样的忠告每位学员及其父母都能收到,以便新生在入学之前有思想准备。或者迎接挑 战,作出牺牲;或者放弃西点,转向其他大学。绝无中间道路可走。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4000人的团体都是由4000个独特个体组成的。而实际上,那些住在 布莱德雷军营由煤渣砖砌成的制式房间内的学员,看上去极为相似。他们说的差不多都一样 。在西点看来,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比团体的任务更重要。
一位西点教官这样解释西点的教育方式:“为什么我们让这些孩子经受4年斯巴达式的 教育?你住在冷冰冰的兵营,上午9点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里倒垃圾,水池必须始终干净 ,不堵塞。如此多的规定和规则,为什么?
“因为一旦毕业,你将被要求全无私心。在军队的这么长时间内,你将要吃苦,将在圣 诞节远离家人,将在泥地上睡觉。这份工作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你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 ,因此,必须习惯这样。”
西点灌输服从思想、强化服从观念是分层次的。对于刚刚入学的学员,实施强化服从教 育。一年级学员不仅要服从长官、服从纪律、服从各项制度,还要服从高年级同学,甚至包 括服从高年级同学莫名其妙的责难。这是西点最受攻击的政策,却从来不曾改变。校方认为 ,军人职业必须有服从,尤其是初级职务军官,不学会服从,不树立服从观念,就无法在军 队立足。并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是千真万确的,上司也会犯错误。但上司因为他的地位、 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上司的权力,整体的利益,又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因此服从观念 要在“盲之初”就打下深深的烙印。忍受不了这种服从——这种军人特殊的品德,就请走人 。西点新生因此而被辞退的不在少数。
当然,西点也并非完全**,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学员进入二年级时,就有了通过规 定渠道反映意见的权利,并且年级越高,权利越大。这如同军官的职务越高,越可以对上司 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样。
选择西点,就选择了牺牲
在西点看来,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比团体的任务更重要。
西点新学员《1977届学员父母参考》中明确写道:您的儿子选择进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就是选择作出牺牲,尽管他还不知道这牺牲对他意味着什么。在全国各地其他院校的校园 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正在很快地改变。然而,选择了西点军校便可不受这种变化的影响。
这样的忠告每位学员及其父母都能收到,以便新生在入学之前有思想准备。或者迎接挑 战,作出牺牲;或者放弃西点,转向其他大学。绝无中间道路可走。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4000人的团体都是由4000个独特个体组成的。而实际上,那些住在 布莱德雷军营由煤渣砖砌成的制式房间内的学员,看上去极为相似。他们说的差不多都一样 。在西点看来,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比团体的任务更重要。
一位西点教官这样解释西点的教育方式:“为什么我们让这些孩子经受4年斯巴达式的 教育?你住在冷冰冰的兵营,上午9点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里倒垃圾,水池必须始终干净 ,不堵塞。如此多的规定和规则,为什么?
“因为一旦毕业,你将被要求全无私心。在军队的这么长时间内,你将要吃苦,将在圣 诞节远离家人,将在泥地上睡觉。这份工作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你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 ,因此,必须习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