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2)(2/2)
《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作者:贾黛翃 2017-02-10 18:31
很急切地想回家告诉父母,但是,当踏进家门时,父母却不在,整个家空空荡荡的,第一盆冷水已经浇在头上了,他会觉得若有所失,如果父母长期不在家,你能让他向谁去讲?
孩子的感情得不到宣泄,怎么办呢?他必须找朋友、找同学发泄!危机就出现在这时候——如果他的同学和他一样没有正确地看待问题或者情形也跟他一样,没有地方宣泄内心的情感,他们会不会去酗酒、抽烟、玩游戏、交女朋友呢?再下去就有可能产生社会问题了。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滋事、打架、被学校记过,甚至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时,常常凶恶地责备孩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看别人家孩子有多好”“人家用功读书,你却每天鬼混,科科都不及格”“爸妈哪一点不爱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要怎么样?”
可是,这类父母却没有自我反省:当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呢?你深入了解过孩子的情感世界吗?你给过孩子心灵的慰籍吗?金钱、物质能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空虚吗?很多家长认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父母的尊严,孩子的不对等一切责任都归于孩子的顽固,但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是耐心地深入细致地与孩子进行过情感上的对话。
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大卫有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5岁,另一个7岁。他有一个嗜好——养花,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精心为花园除一次草,朋友们都说他爱花如命。
一天,大卫正在教他7岁的儿子凯利如何使用割草机割草。当教到怎样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简突然喊他,向他询问一些事情。当大卫转过身回答简的问题时,调皮的凯利却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并充分利用他刚刚学到的技术,开展工作。真是可惜,割草机所过之处,鲜艳的花朵应声而倒,原本美丽的花圃一片狼籍。
面对眼前的事实,大卫怒不可遏,他失控地大叫:“噢,上帝,快停下!”但是已经迟了,郁郁葱葱的花木早已变成青青的粉末。
大卫气愤极了,要知道,这个花圃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才侍弄成今天这个令邻居们无比羡慕的样子!可是仅仅才两分钟的时间,就被小凯利毁坏得不成样子了。“哦,天哪!凯利!你在干什么?”他怒吼起来。就在他要继续呵斥凯利的时候,简快步地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卫,别这样,要知道,我们是在养小孩,而不是在养花!”
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做父母的难免都会犯大卫这样的错误。面对孩子的差错,父母的严厉斥责容易使他们的内心产生畏惧,在以后面对事情的时候不愿或不敢施展手脚,从而扼杀了孩子做事的**,降低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孩子的感情得不到宣泄,怎么办呢?他必须找朋友、找同学发泄!危机就出现在这时候——如果他的同学和他一样没有正确地看待问题或者情形也跟他一样,没有地方宣泄内心的情感,他们会不会去酗酒、抽烟、玩游戏、交女朋友呢?再下去就有可能产生社会问题了。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滋事、打架、被学校记过,甚至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时,常常凶恶地责备孩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看别人家孩子有多好”“人家用功读书,你却每天鬼混,科科都不及格”“爸妈哪一点不爱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要怎么样?”
可是,这类父母却没有自我反省:当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呢?你深入了解过孩子的情感世界吗?你给过孩子心灵的慰籍吗?金钱、物质能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空虚吗?很多家长认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父母的尊严,孩子的不对等一切责任都归于孩子的顽固,但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是耐心地深入细致地与孩子进行过情感上的对话。
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大卫有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5岁,另一个7岁。他有一个嗜好——养花,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精心为花园除一次草,朋友们都说他爱花如命。
一天,大卫正在教他7岁的儿子凯利如何使用割草机割草。当教到怎样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简突然喊他,向他询问一些事情。当大卫转过身回答简的问题时,调皮的凯利却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并充分利用他刚刚学到的技术,开展工作。真是可惜,割草机所过之处,鲜艳的花朵应声而倒,原本美丽的花圃一片狼籍。
面对眼前的事实,大卫怒不可遏,他失控地大叫:“噢,上帝,快停下!”但是已经迟了,郁郁葱葱的花木早已变成青青的粉末。
大卫气愤极了,要知道,这个花圃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才侍弄成今天这个令邻居们无比羡慕的样子!可是仅仅才两分钟的时间,就被小凯利毁坏得不成样子了。“哦,天哪!凯利!你在干什么?”他怒吼起来。就在他要继续呵斥凯利的时候,简快步地走到他身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卫,别这样,要知道,我们是在养小孩,而不是在养花!”
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做父母的难免都会犯大卫这样的错误。面对孩子的差错,父母的严厉斥责容易使他们的内心产生畏惧,在以后面对事情的时候不愿或不敢施展手脚,从而扼杀了孩子做事的**,降低了他们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