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4)
《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作者:贾黛翃 2017-02-10 18:31
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4)
用餐礼仪也是有教养的人应该掌握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教他这样的礼仪,是想让孩子的成长不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孩子日后有非凡成就时能具备相适应的素质。
爱也需要回报
父母对待孩子不应当过分无条件地奉献,应当让孩子明白,家庭也需要让孩子做些什么。这种意识先是从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劳动,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开始,而不是让父母的爱“有去无回”。让孩子做一些社会工作,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价值观和使命感,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滋养。
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是一对在读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8岁的儿子鲁克。鲁克聪明伶俐,惟一的“毛病”就是喜欢吃零食。在他还不满3岁的时候就知道拉着爸爸妈妈到不远处的百货店。
每次遭到爸爸妈妈的拒绝,小鲁克就哭闹不止,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纵然是满腹经纶也奈何不得3岁小儿。有一次,小鲁克又要让爸爸给他买糖果,爸爸说:“亲爱的鲁克,爸爸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你也要答应爸爸一个条迹”
“什么条件?”小鲁克满脸疑惑。
“你现在买糖果的钱和你在幼儿园上学的钱都是属于爸爸妈妈的,你每花费一分钱爸爸都会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等你长大后也要还给我们,供爸爸妈妈上学。”爸爸说。
小鲁克似懂非懂地答应了。从此,鲁克每花费一分钱爸爸就提醒他一次“这些钱以后你要还给我们”。6岁的时候,小鲁克已经不再乱花钱了,他的小脑袋里除了功课外,已经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挣钱,将来供爸爸妈妈读书了。
转眼间,小鲁克8岁了,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开始攻读博士学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鲁克的思维也开阔起来,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老师曾经说过“小孩子到了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后,就可以找寻打零工的机会了,诸如帮社区邻居的花园齿、送报纸、铲除车道上的积雪等。”鲁克想到这里兴奋不已,因为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而且他已经会使用铁锹了。
第二天一早,小鲁克就按响了一对老夫妇家的门铃。
老太太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约莫8、9岁的小男孩。
“你好,”小男孩说,“我叫鲁克,我来帮你们铲雪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用餐礼仪也是有教养的人应该掌握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教他这样的礼仪,是想让孩子的成长不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孩子日后有非凡成就时能具备相适应的素质。
爱也需要回报
父母对待孩子不应当过分无条件地奉献,应当让孩子明白,家庭也需要让孩子做些什么。这种意识先是从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劳动,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开始,而不是让父母的爱“有去无回”。让孩子做一些社会工作,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价值观和使命感,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滋养。
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是一对在读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8岁的儿子鲁克。鲁克聪明伶俐,惟一的“毛病”就是喜欢吃零食。在他还不满3岁的时候就知道拉着爸爸妈妈到不远处的百货店。
每次遭到爸爸妈妈的拒绝,小鲁克就哭闹不止,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纵然是满腹经纶也奈何不得3岁小儿。有一次,小鲁克又要让爸爸给他买糖果,爸爸说:“亲爱的鲁克,爸爸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但是你也要答应爸爸一个条迹”
“什么条件?”小鲁克满脸疑惑。
“你现在买糖果的钱和你在幼儿园上学的钱都是属于爸爸妈妈的,你每花费一分钱爸爸都会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等你长大后也要还给我们,供爸爸妈妈上学。”爸爸说。
小鲁克似懂非懂地答应了。从此,鲁克每花费一分钱爸爸就提醒他一次“这些钱以后你要还给我们”。6岁的时候,小鲁克已经不再乱花钱了,他的小脑袋里除了功课外,已经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挣钱,将来供爸爸妈妈读书了。
转眼间,小鲁克8岁了,朱丽叶和安德鲁夫妇开始攻读博士学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鲁克的思维也开阔起来,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老师曾经说过“小孩子到了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后,就可以找寻打零工的机会了,诸如帮社区邻居的花园齿、送报纸、铲除车道上的积雪等。”鲁克想到这里兴奋不已,因为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而且他已经会使用铁锹了。
第二天一早,小鲁克就按响了一对老夫妇家的门铃。
老太太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约莫8、9岁的小男孩。
“你好,”小男孩说,“我叫鲁克,我来帮你们铲雪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