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章节目录 > 第七章 男人30,谨慎做事:避免掉进自掘的陷阱(4)

第七章 男人30,谨慎做事:避免掉进自掘的陷阱(4)(2/2)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作者:邢延国 2017-02-10 19:17
是保持心情舒畅的秘诀。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汉朝时的贾谊就是一个例证。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受到了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

    但是,满腹才华的贾谊对于社会的复杂性一点也不了解。因此他在朝廷上总是无所顾忌,每有诏议下达,老臣们口不能言,贾谊逞展才能,替大家一一回答,跟大家所想的意思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诸位老先生们还认为他有才能,后生可畏。

    这也给了贾谊很大的鼓励。贾谊认为,自兴起至孝文帝20余年,天下政通人和,于是提出改历法,换服色,体制合于法度,定新官名、兴礼乐……所有的律令重新制定,列侯应一一返回封地等主张。

    贾谊的主张终于引起了部分朝中重臣的不满。他们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一个洛阳人,年纪轻轻,刚学习便独断专行,所有的成法都让他翻得一团糟)的流言,动摇了文帝对贾谊的信任,结果文帝让贾谊离开长安,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在长沙任职的三年中,贾谊的心情一直抑郁不欢。

    文帝七年(公元前175),贾谊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此时文帝虽仍赞赏贾谊的博学,而对于他多次上疏陈述的政治主张并不采纳。后来文帝最喜爱的儿子梁怀王骑马时摔死,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经常悲泣自责,不久死去,时年仅33岁。

    被后世人称为“洛阳才子”的贾谊确实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常常居安思危,倡导改革,这固然是在为国家利益着想。但是,他大有锋芒毕露的味道,少年得志,心气就高,又不熟谙官场的游戏规则,以至于栽倒在官场的厮杀之中,可悲更可哀。这也提示我们现代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一个人,不管自身能力有多强,但如果恃才傲物,不通变故,不懂变通,那么总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作为一名30岁的男士,怎样才能做得更出色?当然,自身的能力是不可缺乏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为人处世的技巧,掌握了这项技巧,不仅会使自己的事业节节上升,也会为自己在交际领域打开局面,从获得更多的友谊和支持。

    示弱不等于懦弱

    示弱并不是懦弱的表现,相反,它是一个人有气度和有修养的一种策略应用,它能帮助人们减少乃至消郴满或嫉妒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