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章节目录 > 第八章 男人30,适当减压:坦然面对得与失(4)

第八章 男人30,适当减压:坦然面对得与失(4)(2/2)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作者:邢延国 2017-02-10 19:17
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不胜枚举。其实这些小事,只要稍稍忍耐一下,便会烟消云散,这道理非常简单。

    宋朝的王安石说过:“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唐朝有一个宰相叫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张公艺挥毫写了一百个“忍”字。生活中也的确是如此。由于不能忍,而招致了不幸;由于能忍,而成就了大事。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以后,用重金悬赏捉拿这两人。两个人只能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一天,一个官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皮鞭抽打陈馀,陈馀想起自己以前在魏国是多么受重用,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怒不可遏,当即想起来反抗。张耳在旁见状不妙,便用脚踩了陈馀一下,陈馀终于没吭声。官吏走后,陈馀还怒气未消。张耳便数落他一顿:“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

    后来,陈馀和张耳的命运截然不同:张耳成了刘邦的开国功臣,而陈馀辅佐赵王,被韩信斩首。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两人的最终命运,竟有这样大的区别。

    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么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这都是“忍小事,而成大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相对而言的,再大的事,只要是个人的事,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只能是“小事”。或者说,所谓的“小事”,都是跟“大谋”相比的,只要比不上“大谋”的,就可以称之为“小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今多少人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对于今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于权利在握,有身份的人,对于有钱有地位的人来说,隐忍、妥协并不意味着胆小。既要战胜自我,又要战胜别人,不顾世俗的猜疑歧视,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

    有这样一则见闻,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售票员看到了,对他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

    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

    那位售票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售票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售票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