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安全事故的处理(5)
《安全主任岗位培训手册》作者:姚根兴, 李文霆 2017-02-11 12:58
第三节 安全事故的处理(5)
(1)厂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入厂的员工、调动工作的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及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地点之前,由厂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进行的初步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②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过程。
③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的真实案例。
④工厂内特别危险的地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⑤新员工的安全心理教育。
⑥有关机械、电气、起重、运输等安全技术知识。
⑦有关防火防爆和工厂消防规程的知识。
⑧有关防尘防毒的注意事项。
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⑩新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内容。
(2)车间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在分配到车间后,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进行的第二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
①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工艺流程。
②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③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及其注意事项。
④本车间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⑤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
⑥新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遵章守纪的重要性。
(3)班组(岗位)安全教育。
班组(岗位)安全教育是由工段、班组长对新到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的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
①工段或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
②新员工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使用。
③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的具体要求。
④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⑤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用品。
⑥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⑦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介绍。
⑧工段或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3.防止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时产生的中毒危害,主要应从改革工艺技术措施入手。主要用:
(1)改用低毒、无毒的代用剂(如环氧树脂的硬化剂等);改革工艺,在生产中加强密闭化、连续化、管道化、加强通风;塑料生产上严格控制烧结、裂解温度,降低毒性。
(2)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或为员工调换岗位等。
(3)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参加此类工作。
(4)加强个人防护。例如,生产泡沫塑料喷涂发泡的员工,要用压缩空气面罩以供应新鲜氧气;生产塑料、橡胶等产品的员工,应用清水或苏打液冲洗产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产品,并在下班后及时清洗、淋浴;车间内禁止吸烟,用餐;工作服及时更换、清洗等。
4.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有:
(1)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检查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同时,企业应在检查中尽可能地把众多的检查点加以归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厂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入厂的员工、调动工作的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及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地点之前,由厂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安全部门进行的初步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②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过程。
③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的真实案例。
④工厂内特别危险的地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⑤新员工的安全心理教育。
⑥有关机械、电气、起重、运输等安全技术知识。
⑦有关防火防爆和工厂消防规程的知识。
⑧有关防尘防毒的注意事项。
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⑩新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内容。
(2)车间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在分配到车间后,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进行的第二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
①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和主要工艺流程。
②本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③本车间的危险部位及其注意事项。
④本车间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及其注意事项。
⑤本车间的典型事故案例。
⑥新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和遵章守纪的重要性。
(3)班组(岗位)安全教育。
班组(岗位)安全教育是由工段、班组长对新到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的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有:
①工段或班组的工作性质、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
②新员工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使用。
③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的具体要求。
④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⑤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用品。
⑥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⑦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介绍。
⑧工段或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3.防止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时产生的中毒危害,主要应从改革工艺技术措施入手。主要用:
(1)改用低毒、无毒的代用剂(如环氧树脂的硬化剂等);改革工艺,在生产中加强密闭化、连续化、管道化、加强通风;塑料生产上严格控制烧结、裂解温度,降低毒性。
(2)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或为员工调换岗位等。
(3)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参加此类工作。
(4)加强个人防护。例如,生产泡沫塑料喷涂发泡的员工,要用压缩空气面罩以供应新鲜氧气;生产塑料、橡胶等产品的员工,应用清水或苏打液冲洗产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产品,并在下班后及时清洗、淋浴;车间内禁止吸烟,用餐;工作服及时更换、清洗等。
4.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有:
(1)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检查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同时,企业应在检查中尽可能地把众多的检查点加以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