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变革与制度调整(16)
《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作者:吴向京 2017-02-11 14:47
第七章 变革与制度调整(16)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年底由企业组织考评小组,对企业各产品类(高压、机柜、机箱、低压)中的主导产品,按工艺室列出的质量评审点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企业整体质量标准是否提升。
3项目奖金额度:3万元
KPI5
质量考评体系
目标:建立考评体系并有效运行
续前表
KPI
考评项目
工作内容及达成目标
工作计划:
12月完成结构企业质量考评体系要求。
2自2月起每月按考评体系要求输出各部门、车间考评结果。
3低压产品部各项质量工作从4月开始考评。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每月质量考评按体系要求执行,发现有未按体系考评执行的每次扣5分。
KPI6
纠正、预防措施
目标:在工程设计、工艺、生产现场,使纠正、预防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并有效执行。
工作计划:
1 4月建立、健全研发、工艺、机箱车间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2自4月质控室对设计工艺开展纠正、预防活动,检查考评结果。
3 3月完成低压产品部纠正、预防措施要求,4月进行检查考评。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日常发现有未按体系考评执行的每次扣5分。
附表1—32007年人力资源部绩效目标卡(节选)
核心人才培养项目
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标准
外观设计研发人员2名
(候选人×××、××、×××)
能够将电力、通信等外观设计要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材质、造型、色彩及功能)。
是否能够综合考虑材质、造型、色彩及功能的运用,并且在新机柜及其他设计项目中体现出来。
对于电力、通信、民用机电、家电等外观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能在产品设计中提出改进、创新思路。
设计出3~4种具有通信水平的机柜、机箱备选方案。
续前表
核心人才培养项目
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标准
设计表达能力达到逼真的水平。通过项目效果图考察与实物的
差距。
结构设计研发人员3名
(候选人×××、××、×××、×××、××、×××、×××)
掌握通信机柜的结构、工艺特点,并能将这些要素巧妙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上(钢板、铝型材、塑料件等材料的综合运用,薄板技术、快装快卸等技术)。
通过新机柜项目,在方案设计、项目综合管理体现出相应能力。
设计出2~3种具有通信一般水平的备选结构方案。
熟悉安全、接地的原理,并能掌握运用到相关的结构设计中。
对于安全、接地的原理的了解深入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年底由企业组织考评小组,对企业各产品类(高压、机柜、机箱、低压)中的主导产品,按工艺室列出的质量评审点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企业整体质量标准是否提升。
3项目奖金额度:3万元
KPI5
质量考评体系
目标:建立考评体系并有效运行
续前表
KPI
考评项目
工作内容及达成目标
工作计划:
12月完成结构企业质量考评体系要求。
2自2月起每月按考评体系要求输出各部门、车间考评结果。
3低压产品部各项质量工作从4月开始考评。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每月质量考评按体系要求执行,发现有未按体系考评执行的每次扣5分。
KPI6
纠正、预防措施
目标:在工程设计、工艺、生产现场,使纠正、预防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并有效执行。
工作计划:
1 4月建立、健全研发、工艺、机箱车间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2自4月质控室对设计工艺开展纠正、预防活动,检查考评结果。
3 3月完成低压产品部纠正、预防措施要求,4月进行检查考评。
考评办法:
1工作计划按月计划考评办法执行。
2日常发现有未按体系考评执行的每次扣5分。
附表1—32007年人力资源部绩效目标卡(节选)
核心人才培养项目
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标准
外观设计研发人员2名
(候选人×××、××、×××)
能够将电力、通信等外观设计要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材质、造型、色彩及功能)。
是否能够综合考虑材质、造型、色彩及功能的运用,并且在新机柜及其他设计项目中体现出来。
对于电力、通信、民用机电、家电等外观设计特点及发展趋势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能在产品设计中提出改进、创新思路。
设计出3~4种具有通信水平的机柜、机箱备选方案。
续前表
核心人才培养项目
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标准
设计表达能力达到逼真的水平。通过项目效果图考察与实物的
差距。
结构设计研发人员3名
(候选人×××、××、×××、×××、××、×××、×××)
掌握通信机柜的结构、工艺特点,并能将这些要素巧妙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上(钢板、铝型材、塑料件等材料的综合运用,薄板技术、快装快卸等技术)。
通过新机柜项目,在方案设计、项目综合管理体现出相应能力。
设计出2~3种具有通信一般水平的备选结构方案。
熟悉安全、接地的原理,并能掌握运用到相关的结构设计中。
对于安全、接地的原理的了解深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