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得也有失,有失才会有得(5)(2/2)
《舍得》作者:韩雪菲 2017-02-11 15:15
出身微贱,不好亲自对皇帝说,于是请求平阳公主代为引荐。一天,武帝在宫中置酒,平阳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李延年唱起一首新歌:“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听到李延年歌词,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于是趁势说:“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马上召见了李延年的妹妹,武帝一看,果然是绝色佳人,遂纳为妃子。从此,李延年的妹妹受到武帝的宠爱,号为李夫人。不久,李夫人怀孕,生下了一个男婴,被封为昌邑王。
谁知红颜薄命,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武帝难过不已,亲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用被子覆盖住自己的头部,口中说道:“我长久生病,样子已经不好看了,不能再见陛下,愿陛下照顾好我的儿子与兄弟。”武帝再三恳求看她一眼,李夫人就是不答应,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这时李夫人的姐妹也都在她的身边,她们责备李夫人说:“你为何坚决不肯见皇上呢?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惹恼了皇上吗?”李夫人涕泪涟涟,说出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至理名言来:“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现在我快不行了,他要是见我的样子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之不及,又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儿子与兄弟呢?”不久,李夫人去世了。
事情的结局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她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武帝,反而激起了武帝对她的无限思念。武帝将李夫人用皇后之礼安葬,又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思念之情日夕递增。
龙阳君与李夫人都非常透彻地知道,人情总是会变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定位,他们都非常准确,认识极为清醒。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的关系,当利益发生变化时,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世上没有人会永远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他们以此为进退,让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
8.祸从口出,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是历代先贤告诫后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孔子就曾经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像是俗语说的:“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就容易惹祸。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牵涉的利益一般都不是很大,祸害也不是很严重,所以有些人往往不重视这个问题。
江西卫视就曾经播出这样一件事:
谁知红颜薄命,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就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武帝难过不已,亲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用被子覆盖住自己的头部,口中说道:“我长久生病,样子已经不好看了,不能再见陛下,愿陛下照顾好我的儿子与兄弟。”武帝再三恳求看她一眼,李夫人就是不答应,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这时李夫人的姐妹也都在她的身边,她们责备李夫人说:“你为何坚决不肯见皇上呢?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惹恼了皇上吗?”李夫人涕泪涟涟,说出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至理名言来:“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现在我快不行了,他要是见我的样子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之不及,又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儿子与兄弟呢?”不久,李夫人去世了。
事情的结局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她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武帝,反而激起了武帝对她的无限思念。武帝将李夫人用皇后之礼安葬,又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思念之情日夕递增。
龙阳君与李夫人都非常透彻地知道,人情总是会变的。所以对于自己的定位,他们都非常准确,认识极为清醒。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都是利益的关系,当利益发生变化时,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世上没有人会永远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他们以此为进退,让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
8.祸从口出,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是历代先贤告诫后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孔子就曾经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像是俗语说的:“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就容易惹祸。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牵涉的利益一般都不是很大,祸害也不是很严重,所以有些人往往不重视这个问题。
江西卫视就曾经播出这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