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舍得章节目录 > 第三章 有得也有失,有失才会有得(9)

第三章 有得也有失,有失才会有得(9)(2/2)

舍得作者:韩雪菲 2017-02-11 15:15
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而勾践的大臣范蠡坚决主张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地拔剑自杀了。

    而根据《吴越春秋》记载: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复国以后即功成身退。临走时还留下一封信,劝自己的朋友文种急流勇退。范蠡在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共富贵,你要及时地走呀!”但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及时隐退,而是装病不肯上朝。后来果如范蠡所言,勾践赐给文种“属镂”剑,也就是当初吴王夫差命伍子胥自刎之剑,并对他说:“先生教寡人七种杀人灭国的方法,寡人用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还有四种就在先生身上用用吧。”文种临死前仰天长叹:“古人说:‘大德不报。’我不听范少伯(范蠡)之言,乃为越王所杀,岂不是太蠢了!”

    文种是太蠢了,不仅是范蠡跟他说过,前面还有伍子胥之死这样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在那里,他竟然都没有看见,那么被杀害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可惜历史上像孙武、范蠡那样功成身退的人不多,像伍子胥、文种一样功成不退的人倒很多,像后来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贪图富贵不退,最后都被刘邦、吕后杀害。也许正如孟子说的:“欲贵者,人之同心也。”贪图功名富贵固然是人之常情,无论古今,概莫能外。我国解放初期,干部评衔定级,也有人为此争吵不休,甚至是痛哭流涕。**就曾经说:“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在公司、在单位有了功劳后,不要居功,更不能贪功,否则,被疏远、被辞退,都是很有可能的。

    12.审时度势才能恰到好处

    做事情的最佳状态当然是恰到好处,要达到这个状态就得要学会审时度势。所谓审时度势,就是说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以达到行动的最佳效果。而生活的难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当然,生活中的妙处也在这里,那些善于审时度势的人,总是会让人赞叹不已。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陈平,就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紧接着天下就是群雄并起。陈平先是在项羽手下做事,然而刚愎自用的项羽并不重视他,陈平郁郁不得志。后来,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并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身在楚营心在汉”了。鸿门宴之后,项羽听信了范增的主意,把刘邦软禁在咸阳。刘邦问张良应该怎么办,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于是他暗中找到了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