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石泛舟巢湖(2/2)
《古典诗词漫话·诗词话趣》作者:古典诗词漫话·诗词话趣 2017-01-10 17:24
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应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争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这首词,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上片写现实所愿,下片写历史所感,颇为独到。上片写仙姥山下诸神降临的状况,当时仙姥庙中就有十五尊女子雕像,所以词中说:“相从诸娣玉为冠”;下片则写巢湖的地理位置重要,作者将笔锋遥顾,引用了三国时孙权与曹操在此争战的史实。最后二句映衬感慨,颇为新颖,也别出新意。这首词写得琅琅上口,音韵流畅,上片结尾的“佩环”就是换成了“仄平”,是一首十分成功之作。但自姜夔写下此词后,因为并不易唱,因此几乎没有人能唱它,十分可惜。
姜夔以平韵写《满江红》的愿望实现了,也成功了,这并非借助神送来风之力,而是在于此情此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给他提供了素材和艺术思维的天地。由此也可见,姜夔创作重视词调的声韵和文字雕琢的特点,以致在他之后,南宋词坛上形成了专事词藻,作词不顾内容与思想感情,而仅仅流于形式的倾向,这就是姜夔所始料不及的了。
这首词,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上片写现实所愿,下片写历史所感,颇为独到。上片写仙姥山下诸神降临的状况,当时仙姥庙中就有十五尊女子雕像,所以词中说:“相从诸娣玉为冠”;下片则写巢湖的地理位置重要,作者将笔锋遥顾,引用了三国时孙权与曹操在此争战的史实。最后二句映衬感慨,颇为新颖,也别出新意。这首词写得琅琅上口,音韵流畅,上片结尾的“佩环”就是换成了“仄平”,是一首十分成功之作。但自姜夔写下此词后,因为并不易唱,因此几乎没有人能唱它,十分可惜。
姜夔以平韵写《满江红》的愿望实现了,也成功了,这并非借助神送来风之力,而是在于此情此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给他提供了素材和艺术思维的天地。由此也可见,姜夔创作重视词调的声韵和文字雕琢的特点,以致在他之后,南宋词坛上形成了专事词藻,作词不顾内容与思想感情,而仅仅流于形式的倾向,这就是姜夔所始料不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