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诗画(2/2)
《古典诗词漫话·纵放悲歌》作者:古典诗词漫话·纵放悲歌 2017-01-10 17:25
豪放,诗也受过李白的影响,常爱写酒中的狂放之态。他的老朋友沈炼被权相严嵩害死,十年后才得昭雪,徐渭参与为沈炼校定文集之事,写下这一首《校沈青霞先生集醉中作》:
曩昔曾蒙国士待,今朝幸校先生文。纵令潦倒扶红袖,不觉悲歌崩白云!
这时徐渭正值精神非常痛苦的时期,不久前刚自杀过,所以从朋友的不幸联想到人世的艰辛,不禁狂歌当哭。
不过,这里主要想介绍他的《又图卉应史甥之索》。“图卉”,画花卉。“史甥”即史槃,是他的晚辈亲戚,又是他的门生和崇拜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画家和戏曲家。徐渭晚年厌于交游,平时来往的主要是一群门生、晚辈。他爱喝酒,又特别嗜好河蟹,只是不太买得起。他的门生常送这些好东西来,骗他高兴,趁机讨他的书画。徐渭喝得兴起,便狂涂一气,掷笔而成。这首诗大概是绘完后题在画上的:
陈家豆酒名天下,朱家之酒亦其亚。史甥亲挈八升来,如椽大卷令吾画。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惊花蛰草开愁晚,何用三郎羯鼓催?羯鼓催,笔兔瘦,蟹鳌百双,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吟伊吾,迸厥口,为侬更作狮子吼!
前面说过,徐渭的有些画作,水墨淋漓,线条纵恣,有不可一世的气概,却又常出人意表地点染得恰到好处,令人称绝。清人彭绍升《二林居士集·徐文长画卷跋》说是像海市蜃楼,又像是仙人随手幻化,“不思议中天然涌现,初非人力能到”。这恐怕有两方面原因。一则徐渭的精神病从未彻底痊愈过,他是一个内在冲动十分强烈的人(天才往往离精神病不远)。荷兰伟大画家梵高也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作品同样以色彩和线条具有惊世骇俗的大胆与自我表现的特点著称,与徐渭的情况颇相似。二则徐渭的大幅作品,常常是在酒醉状态中完成的,是活跃的潜意识支配下的产物。诗中“小白连浮三十杯(古人称饮酒为“浮白”),指尖浩气响成雷”,就写出了那种不受意志力控制的内在冲动。这样画法,小幅当然是不行的,只有用“如椽大卷”才能尽兴。
其实,诗、画都是作者人格的外现,两者相通的。这首诗写自己作画的情态,对自我的艺术创造力的自信与骄傲,也就很好地描绘出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形象与个性。诗的语言也是肆放无拘,自然天成,散发着醉中豪兴。据说唐玄宗(排行第三,故诗中称他“三郎”)曾在宫中击羯鼓,花柳为之开放,这就是“羯鼓催花”的故事。诗人说,自己酒兴正浓,指尖如有春雷轰鸣,将巧夺天工,使艺术的花朵在纸上连片舒放,何用三郎羯鼓?下面再以急促的节奏,写一阵饕餮,一阵豪饮,便以笔为口,迸发出惊天动地的佛家狮子吼声!(佛家谓如来讲经,如狮子吼,声震世界。)大画家不可一世之气,便跃然纸上。
曩昔曾蒙国士待,今朝幸校先生文。纵令潦倒扶红袖,不觉悲歌崩白云!
这时徐渭正值精神非常痛苦的时期,不久前刚自杀过,所以从朋友的不幸联想到人世的艰辛,不禁狂歌当哭。
不过,这里主要想介绍他的《又图卉应史甥之索》。“图卉”,画花卉。“史甥”即史槃,是他的晚辈亲戚,又是他的门生和崇拜者,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画家和戏曲家。徐渭晚年厌于交游,平时来往的主要是一群门生、晚辈。他爱喝酒,又特别嗜好河蟹,只是不太买得起。他的门生常送这些好东西来,骗他高兴,趁机讨他的书画。徐渭喝得兴起,便狂涂一气,掷笔而成。这首诗大概是绘完后题在画上的:
陈家豆酒名天下,朱家之酒亦其亚。史甥亲挈八升来,如椽大卷令吾画。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惊花蛰草开愁晚,何用三郎羯鼓催?羯鼓催,笔兔瘦,蟹鳌百双,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吟伊吾,迸厥口,为侬更作狮子吼!
前面说过,徐渭的有些画作,水墨淋漓,线条纵恣,有不可一世的气概,却又常出人意表地点染得恰到好处,令人称绝。清人彭绍升《二林居士集·徐文长画卷跋》说是像海市蜃楼,又像是仙人随手幻化,“不思议中天然涌现,初非人力能到”。这恐怕有两方面原因。一则徐渭的精神病从未彻底痊愈过,他是一个内在冲动十分强烈的人(天才往往离精神病不远)。荷兰伟大画家梵高也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作品同样以色彩和线条具有惊世骇俗的大胆与自我表现的特点著称,与徐渭的情况颇相似。二则徐渭的大幅作品,常常是在酒醉状态中完成的,是活跃的潜意识支配下的产物。诗中“小白连浮三十杯(古人称饮酒为“浮白”),指尖浩气响成雷”,就写出了那种不受意志力控制的内在冲动。这样画法,小幅当然是不行的,只有用“如椽大卷”才能尽兴。
其实,诗、画都是作者人格的外现,两者相通的。这首诗写自己作画的情态,对自我的艺术创造力的自信与骄傲,也就很好地描绘出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形象与个性。诗的语言也是肆放无拘,自然天成,散发着醉中豪兴。据说唐玄宗(排行第三,故诗中称他“三郎”)曾在宫中击羯鼓,花柳为之开放,这就是“羯鼓催花”的故事。诗人说,自己酒兴正浓,指尖如有春雷轰鸣,将巧夺天工,使艺术的花朵在纸上连片舒放,何用三郎羯鼓?下面再以急促的节奏,写一阵饕餮,一阵豪饮,便以笔为口,迸发出惊天动地的佛家狮子吼声!(佛家谓如来讲经,如狮子吼,声震世界。)大画家不可一世之气,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