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求多门(2/2)
《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作者:古典诗词漫话·杜甫心影录 2017-01-10 17:27
。又如《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萧条四海内,人少豺狼多。少人慎勿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人少的地方已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反倒是多虎的地方要安全一些,语意极沉痛。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想不到离开元盛世还没多少年,这种悲惨的景象就已在人世重现。
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作《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为民请命:“伏惟明主裁之,敕天下征收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伏愿省之又省之,剑南诸州,亦困而复振矣。”这种呼吁,在他的诗中表现得更加激切:“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鉴于当时“视民如莠蒿”、“刻剥及锥刀”的现象,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同上)
虽然玄宗死了,但那种荒淫的生活并未在宫中消失,后来帝王在继承皇位同时,连同那些恶习也一起继承了。天宝年间,王鉷为讨好玄宗,满足他的淫欲,特置内库,将亿万钱财,贮藏其中,以供玄宗一人挥霍。安史之乱后,尽管国家凋敝,民不聊生,但内库依然存在,壅利行私,以成其匹夫之富。“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寒”(《解闷十二首》其九)。杨贵妃虽已在马嵬被杀,但爱吃荔枝的还是大有人在。不仅荔枝,就是“霜橙压香橘”,在宫中也仍然不可缺少。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玄宗在蓬莱宫中种了十多棵,到天宝十年秋结实。以后“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病橘》)。经安史之乱,这些橘树都已得病,果实“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蚀”。杜甫认为:“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在这国难当头的年代,君王自应励精图治,切不可再沉湎不悟。橘树恰好在这时得病,似乎是天意如此,是上天对人世的告诫。但杜甫在“汝病是天意”后,紧接“吾愁罪有司”,这就含有深意了。杜甫担心君王因无橘可食,怪罪官吏,而官吏为讨好君王,又必然会去诛求百姓。故造成百姓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君王的淫欲所致。最大的蝥贼,还不是趁机渔夺的官吏,而正是肆意妄为的君王。
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作《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为民请命:“伏惟明主裁之,敕天下征收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伏愿省之又省之,剑南诸州,亦困而复振矣。”这种呼吁,在他的诗中表现得更加激切:“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鉴于当时“视民如莠蒿”、“刻剥及锥刀”的现象,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同上)
虽然玄宗死了,但那种荒淫的生活并未在宫中消失,后来帝王在继承皇位同时,连同那些恶习也一起继承了。天宝年间,王鉷为讨好玄宗,满足他的淫欲,特置内库,将亿万钱财,贮藏其中,以供玄宗一人挥霍。安史之乱后,尽管国家凋敝,民不聊生,但内库依然存在,壅利行私,以成其匹夫之富。“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寒”(《解闷十二首》其九)。杨贵妃虽已在马嵬被杀,但爱吃荔枝的还是大有人在。不仅荔枝,就是“霜橙压香橘”,在宫中也仍然不可缺少。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玄宗在蓬莱宫中种了十多棵,到天宝十年秋结实。以后“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病橘》)。经安史之乱,这些橘树都已得病,果实“酸涩如棠梨”,“剖之尽蠹蚀”。杜甫认为:“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在这国难当头的年代,君王自应励精图治,切不可再沉湎不悟。橘树恰好在这时得病,似乎是天意如此,是上天对人世的告诫。但杜甫在“汝病是天意”后,紧接“吾愁罪有司”,这就含有深意了。杜甫担心君王因无橘可食,怪罪官吏,而官吏为讨好君王,又必然会去诛求百姓。故造成百姓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君王的淫欲所致。最大的蝥贼,还不是趁机渔夺的官吏,而正是肆意妄为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