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书铺(2/2)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闲情谐趣卷》作者:中华百年经典散文·闲情谐趣卷 2017-02-13 11:21
遗书与绝版大抵又不常经人道,故真搜罗好书者,仍不乏在书上得便宜货了。
新春厂甸开市,全北京小书商,遂各各列摊于海王村之东偏。计其摊,约在百数外,不啻为一旧书展会也。予每届春节必在此处有数度之徘徊。经验所得,固知书商为不识货矣,试数事证之。
(一)抄本书,亦彼等所珍视者也。有毛边纸抄本两册,装订整齐,字则蝇头小楷,亦楚楚有致。询其价,则告以十元,予大笑。盖所抄者非他,乃人家窗课,所选古文观止、东莱博议等之文。
(二)清代文人笔记,虽已刻版,至今荡然无存者,为数甚多。苟有残篇,吉光片羽,自可宝贵。予无意中得乾隆年间某文人笔记续篇一本,约三四十页,绝版书也。予度价必不小,姑闻之,则索值一毛五,予铜子二十四枚即得之。真是拿着蜡烛当柴卖矣。
(三)有相术书一部,约十册,予遇一老人持卷把玩爱不忍释。询价,告以十元,还四元而不售,老人怏怏去。越一日,一又遇老人在彼议价中,老人出六元,而书贩非十二元不可,老人指袖而去。此书除此等人不售,虽存十年无人问可也,而竟交臂失之。
由是以言,则北京旧书者之负有盛名,一经研究,技至此耳。于是知经验所得来之本领,究不如书本上所得为佳也。
新春厂甸开市,全北京小书商,遂各各列摊于海王村之东偏。计其摊,约在百数外,不啻为一旧书展会也。予每届春节必在此处有数度之徘徊。经验所得,固知书商为不识货矣,试数事证之。
(一)抄本书,亦彼等所珍视者也。有毛边纸抄本两册,装订整齐,字则蝇头小楷,亦楚楚有致。询其价,则告以十元,予大笑。盖所抄者非他,乃人家窗课,所选古文观止、东莱博议等之文。
(二)清代文人笔记,虽已刻版,至今荡然无存者,为数甚多。苟有残篇,吉光片羽,自可宝贵。予无意中得乾隆年间某文人笔记续篇一本,约三四十页,绝版书也。予度价必不小,姑闻之,则索值一毛五,予铜子二十四枚即得之。真是拿着蜡烛当柴卖矣。
(三)有相术书一部,约十册,予遇一老人持卷把玩爱不忍释。询价,告以十元,还四元而不售,老人怏怏去。越一日,一又遇老人在彼议价中,老人出六元,而书贩非十二元不可,老人指袖而去。此书除此等人不售,虽存十年无人问可也,而竟交臂失之。
由是以言,则北京旧书者之负有盛名,一经研究,技至此耳。于是知经验所得来之本领,究不如书本上所得为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