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及格的学生(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 2017-02-13 11:32
中露出一张愤怒的脸,并拼命地击水游向池畔。丘吉尔见事不妙,转身就跑。但已经来不及了,落水者上岸后,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凶狠地抓住他的脖子拖进深水中,狠狠地让他喝了几口水,待丘吉尔狼狈地爬上池子对岸时,被一群激怒的孩子们团团围住。
“你早就该受惩罚!”他们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六班的,名叫艾墨瑞。他不仅是那个班的班长,而且还是键身房的冠军呢,这回你可算找错对象了。”丘吉尔像犯了渎圣罪一样而陷入痉挛状态,只好苦苦哀求,连声道歉。落水者仍想继续收拾他,丘吉尔连忙解嘲道:“我的父亲是一位大人物,他的身材也很小,今后你一定会成为大人物哩。”围观者都笑了。在丘吉尔作出不再欺负小同学的保证后,这场风波才算结束了。
温斯顿·丘吉尔在学校的表现,使他的父母非常苦恼。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既玩皮又愚蠢,看来搞法律是不行的。可是如果不搞政治又能干什么呢?
传记作者说,一件偶然的事情帮他作出了决定。温斯顿喜欢同自己的小弟弟约翰玩打仗。他有1500 个锡兵,会独出心裁、花样翻新地指挥锡兵打仗。有一次父亲走进孩子们正在玩打仗的房间,看到这种情形就问温斯顿:“你想将来干什么?”儿子回答说:“当兵,那还有说的!”这就使父母下了决心,他们让温斯顿在哈罗的最后几年转到军校预备班里读书。
温斯顿虽然有目的地作了准备,但他在报考英国有名的桑赫斯特军事学校时,还是两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落榜之后,父母为了把他弄进桑赫斯特军校,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在他离开哈罗后,父母把他托付给当时主办一所特殊学校的詹姆士上尉。这是一所补习学校,是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合考取军校的临阵磨枪的地方。丘吉尔曾经回忆说:“听说只要不是十足的白痴,就准保能从那里考入军校。”詹姆士的学校能准确了解军校对考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填鸭式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但是,正当丘吉尔积极准备第三次考试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这年秋后,温斯顿的姑母维伯恩夫人,把她在伯恩莫斯的宽大别墅借给丘吉尔家过冬用。在这里,四五十英亩的大松林一直延伸在山崖上,下边就是英国海峡的平坦沙滩。这是一块荒野地带中的深洼,经过这个深洼有一座长约50英尺的简易桥梁。那年丘吉尔刚交18 岁,正在这里度寒假。一天,他同12岁的弟弟和14 岁的表弟做追逐游戏。他被追赶了20 分钟之后,累得气喘吁吁地喘不过气来。这时他决意穿过那座桥梁。但是,他刚走到桥梁中间,就惊恐地发现两个弟弟已经悄悄地分别站在桥头的两端,丘吉尔无路可逃,无疑要做他们的俘虏了。在那一瞬间,他忽然心生一计。桥底下的深洼中长着的全是小杉木,它们的树梢正接近桥板上,从这里跳下去就可以逃脱他们的追赶了。结果他这一着失算了,慌急之下,跌进一个深达29 英尺的山沟里,腿折断了,头摔破了,三天之后才恢复知觉。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带着医生开着救护车去营救儿子。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温斯顿才从床上爬起来。老丘吉尔的政敌兴灾乐祸地说:“听说伦道夫的儿子玩了一场追随领袖的游戏,不知伦道夫是否也像他的儿子那样跌进深谷里!”在养伤期间,温斯顿和父母住在一起,有机会看到许多上层政治活动家。
他们都是丘吉尔家的常客,他们的话题几乎总是政治问题。这时温斯顿对政治发生了一些兴趣。伤好之后,他常去下院听会,注意倾听那里进行的辩论情况。他思考着父亲的不能令人羡慕的地位。温斯顿听到的那些谈话可能对他产生了影响,所以他认为父亲辞去索尔兹伯里政府的职务是个悲剧,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年轻的丘吉尔模糊地幻想着,有朝一日伦道夫重返政坛,他也将跟着父亲从事政治活动,并将支持父亲的一切斗争。
温斯顿·丘吉尔痊愈后,继续跟詹姆士上尉学习,课程结束之后,第三次投考桑赫斯特军校。1893 年8 月他终于被录取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进入步兵学科。尽管詹姆士上尉煞费苦心,温斯顿的考试成绩还是只够进入骑兵学科。步兵学科的军官生只需自己出生活费,而骑兵学科的军官生除了需要付出较高的生活费外,还必须准备马匹、运动器械和狩猎工具。因此,报考骑兵学科的人要少得多,而且能否被录取实质上只取决于未来的骑兵军官是否出得起学费。原来父亲满指望儿子能考取步兵学校,并曾事先请求第六十步兵团团长康诺斯基公爵在他的团里为温斯顿保留一个位置。公爵已表示同意,但现在却由于儿子没有能力通过步兵考试这种不光彩的原因而作罢了。为此,父亲十分生气,给温斯顿写了一封怒气冲冲的信,警告他今后必须刻苦努力,否则有可能堕落成为“社会废物”的危险!
这一年夏天,伦道夫勋爵为了培养儿子的吃苦精神,特地把温斯顿和他的弟弟送到瑞士参加一种竟走旅行,并请了一位体育教师陪同指导他们。在瑞士,他们先后攀登了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在呵尔卑斯山峰上观赏了日出,五光十色的夺目景观,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洛桑湖,温斯顿还背着体育导师,作了一次惊险之游。一天,他约当地一个男孩同去划船,船到湖中,温斯顿灵机一动,建议到水中游泳,正当他们游得十分惬意的时候,湖面上吹来一阵风浪,船帆张起来了,船随风漂去。温斯顿见势不妙,拼命直追,待到游了约一公里后,船仍距他有50 多米远。这时丘吉尔和他的同伴都已筋疲力尽,实在游不动了。他想:“难道今天是我的丧生之日吗?不,决不!”在生的愿望强烈驱使下,丘吉尔又鼓起勇气,奋力游去,终于把船抓住了。
这时他的同伴远远地被抛在后面,已经奄奄一息了。丘吉尔急忙拨转船头,从水中救出了生命垂危的伙伴。30 年后,丘吉尔成了英国最大的国务活动家之一,每当谈起这件事,他还是心有余悸:“那次险些丧命,如果不是上帝保佑,我就永远被丢进水晶宫了。”丘吉尔来到桑赫斯特军事学校之后,烦恼、苦闷之态为之一扫。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像在哈罗那样令人讨厌的拉丁文、希腊文及其他课程。况且这里不是参谋学院,而仅仅是一所学习时间仅为18 个月的骑士学校。跑马场上的训练给丘吉尔带来很大的乐趣。他多年来一直喜欢骑射,渴望像他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即马尔巴罗第一代公爵那样,从事戎马生涯。这位未来的骑兵军官唯一感到不安的是,世界上尚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他无法大显身手、出人头地。他希望有朝一日到印度或非洲去进行征战,像英国殖民大臣和军事统帅克菜武当年青云直上那样,一直爬上最高统帅的高峰,指挥千军万马,让温斯顿·丘吉尔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英帝国的纪念碑上。
温斯顿·丘吉尔在军校学习期间,他父亲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了。1895年1 月24 日,因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 岁。父亲的死,对儿子是个沉重的打击。同年7 月,温斯顿又遭到一个不幸,他依恋不舍的保姆埃弗雷斯特夫人也死去了。在这一年中温斯顿变得懂事多了。他觉得父亲这个大靠山倒了,今后应当奋发图强,走自己的路。他在桑赫斯特的最后一次考试成绩是,在150 名毕业生中名列第八名,这对丘吉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骑兵学科毕业后,温斯顿认定他最理想的服务地点是第四骠骑兵团。他的母亲经过周旋,使英国陆军总司令坎布里奇公爵和团长布拉巴宗上校同意她儿子在这个团任职。就这样,这位年轻的中尉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在他早年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当我回顾这些岁月时,我不禁虔诚地感谢至高无尚的神所赋予我们的生存才干。所有的岁月都是好的,无论起伏与兴衰,危险与坦途,永远是动的感觉与希望的幻景。青年们,全世界的青年们,让我们高举战旗,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排除困难,勇敢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军吧!”正是:戎马生涯非等闲,急功近利寻战端。欲知丘吉尔的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你早就该受惩罚!”他们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六班的,名叫艾墨瑞。他不仅是那个班的班长,而且还是键身房的冠军呢,这回你可算找错对象了。”丘吉尔像犯了渎圣罪一样而陷入痉挛状态,只好苦苦哀求,连声道歉。落水者仍想继续收拾他,丘吉尔连忙解嘲道:“我的父亲是一位大人物,他的身材也很小,今后你一定会成为大人物哩。”围观者都笑了。在丘吉尔作出不再欺负小同学的保证后,这场风波才算结束了。
温斯顿·丘吉尔在学校的表现,使他的父母非常苦恼。他的父亲认为儿子既玩皮又愚蠢,看来搞法律是不行的。可是如果不搞政治又能干什么呢?
传记作者说,一件偶然的事情帮他作出了决定。温斯顿喜欢同自己的小弟弟约翰玩打仗。他有1500 个锡兵,会独出心裁、花样翻新地指挥锡兵打仗。有一次父亲走进孩子们正在玩打仗的房间,看到这种情形就问温斯顿:“你想将来干什么?”儿子回答说:“当兵,那还有说的!”这就使父母下了决心,他们让温斯顿在哈罗的最后几年转到军校预备班里读书。
温斯顿虽然有目的地作了准备,但他在报考英国有名的桑赫斯特军事学校时,还是两次名落孙山。第二次落榜之后,父母为了把他弄进桑赫斯特军校,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在他离开哈罗后,父母把他托付给当时主办一所特殊学校的詹姆士上尉。这是一所补习学校,是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合考取军校的临阵磨枪的地方。丘吉尔曾经回忆说:“听说只要不是十足的白痴,就准保能从那里考入军校。”詹姆士的学校能准确了解军校对考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填鸭式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但是,正当丘吉尔积极准备第三次考试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这年秋后,温斯顿的姑母维伯恩夫人,把她在伯恩莫斯的宽大别墅借给丘吉尔家过冬用。在这里,四五十英亩的大松林一直延伸在山崖上,下边就是英国海峡的平坦沙滩。这是一块荒野地带中的深洼,经过这个深洼有一座长约50英尺的简易桥梁。那年丘吉尔刚交18 岁,正在这里度寒假。一天,他同12岁的弟弟和14 岁的表弟做追逐游戏。他被追赶了20 分钟之后,累得气喘吁吁地喘不过气来。这时他决意穿过那座桥梁。但是,他刚走到桥梁中间,就惊恐地发现两个弟弟已经悄悄地分别站在桥头的两端,丘吉尔无路可逃,无疑要做他们的俘虏了。在那一瞬间,他忽然心生一计。桥底下的深洼中长着的全是小杉木,它们的树梢正接近桥板上,从这里跳下去就可以逃脱他们的追赶了。结果他这一着失算了,慌急之下,跌进一个深达29 英尺的山沟里,腿折断了,头摔破了,三天之后才恢复知觉。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带着医生开着救护车去营救儿子。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温斯顿才从床上爬起来。老丘吉尔的政敌兴灾乐祸地说:“听说伦道夫的儿子玩了一场追随领袖的游戏,不知伦道夫是否也像他的儿子那样跌进深谷里!”在养伤期间,温斯顿和父母住在一起,有机会看到许多上层政治活动家。
他们都是丘吉尔家的常客,他们的话题几乎总是政治问题。这时温斯顿对政治发生了一些兴趣。伤好之后,他常去下院听会,注意倾听那里进行的辩论情况。他思考着父亲的不能令人羡慕的地位。温斯顿听到的那些谈话可能对他产生了影响,所以他认为父亲辞去索尔兹伯里政府的职务是个悲剧,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年轻的丘吉尔模糊地幻想着,有朝一日伦道夫重返政坛,他也将跟着父亲从事政治活动,并将支持父亲的一切斗争。
温斯顿·丘吉尔痊愈后,继续跟詹姆士上尉学习,课程结束之后,第三次投考桑赫斯特军校。1893 年8 月他终于被录取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进入步兵学科。尽管詹姆士上尉煞费苦心,温斯顿的考试成绩还是只够进入骑兵学科。步兵学科的军官生只需自己出生活费,而骑兵学科的军官生除了需要付出较高的生活费外,还必须准备马匹、运动器械和狩猎工具。因此,报考骑兵学科的人要少得多,而且能否被录取实质上只取决于未来的骑兵军官是否出得起学费。原来父亲满指望儿子能考取步兵学校,并曾事先请求第六十步兵团团长康诺斯基公爵在他的团里为温斯顿保留一个位置。公爵已表示同意,但现在却由于儿子没有能力通过步兵考试这种不光彩的原因而作罢了。为此,父亲十分生气,给温斯顿写了一封怒气冲冲的信,警告他今后必须刻苦努力,否则有可能堕落成为“社会废物”的危险!
这一年夏天,伦道夫勋爵为了培养儿子的吃苦精神,特地把温斯顿和他的弟弟送到瑞士参加一种竟走旅行,并请了一位体育教师陪同指导他们。在瑞士,他们先后攀登了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在呵尔卑斯山峰上观赏了日出,五光十色的夺目景观,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洛桑湖,温斯顿还背着体育导师,作了一次惊险之游。一天,他约当地一个男孩同去划船,船到湖中,温斯顿灵机一动,建议到水中游泳,正当他们游得十分惬意的时候,湖面上吹来一阵风浪,船帆张起来了,船随风漂去。温斯顿见势不妙,拼命直追,待到游了约一公里后,船仍距他有50 多米远。这时丘吉尔和他的同伴都已筋疲力尽,实在游不动了。他想:“难道今天是我的丧生之日吗?不,决不!”在生的愿望强烈驱使下,丘吉尔又鼓起勇气,奋力游去,终于把船抓住了。
这时他的同伴远远地被抛在后面,已经奄奄一息了。丘吉尔急忙拨转船头,从水中救出了生命垂危的伙伴。30 年后,丘吉尔成了英国最大的国务活动家之一,每当谈起这件事,他还是心有余悸:“那次险些丧命,如果不是上帝保佑,我就永远被丢进水晶宫了。”丘吉尔来到桑赫斯特军事学校之后,烦恼、苦闷之态为之一扫。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像在哈罗那样令人讨厌的拉丁文、希腊文及其他课程。况且这里不是参谋学院,而仅仅是一所学习时间仅为18 个月的骑士学校。跑马场上的训练给丘吉尔带来很大的乐趣。他多年来一直喜欢骑射,渴望像他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即马尔巴罗第一代公爵那样,从事戎马生涯。这位未来的骑兵军官唯一感到不安的是,世界上尚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他无法大显身手、出人头地。他希望有朝一日到印度或非洲去进行征战,像英国殖民大臣和军事统帅克菜武当年青云直上那样,一直爬上最高统帅的高峰,指挥千军万马,让温斯顿·丘吉尔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大英帝国的纪念碑上。
温斯顿·丘吉尔在军校学习期间,他父亲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了。1895年1 月24 日,因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 岁。父亲的死,对儿子是个沉重的打击。同年7 月,温斯顿又遭到一个不幸,他依恋不舍的保姆埃弗雷斯特夫人也死去了。在这一年中温斯顿变得懂事多了。他觉得父亲这个大靠山倒了,今后应当奋发图强,走自己的路。他在桑赫斯特的最后一次考试成绩是,在150 名毕业生中名列第八名,这对丘吉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骑兵学科毕业后,温斯顿认定他最理想的服务地点是第四骠骑兵团。他的母亲经过周旋,使英国陆军总司令坎布里奇公爵和团长布拉巴宗上校同意她儿子在这个团任职。就这样,这位年轻的中尉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在他早年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当我回顾这些岁月时,我不禁虔诚地感谢至高无尚的神所赋予我们的生存才干。所有的岁月都是好的,无论起伏与兴衰,危险与坦途,永远是动的感觉与希望的幻景。青年们,全世界的青年们,让我们高举战旗,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排除困难,勇敢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军吧!”正是:戎马生涯非等闲,急功近利寻战端。欲知丘吉尔的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