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希腊之战(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 2017-02-13 11:32
说:“下列颠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怀着感激和敬佩的心情,注视着新西兰师在名垂千古的希腊战场上所建立的伟大战功。我们对战役的全部情况只是逐渐得到了解,而且现在还在了解中。随着战地报道的日益增多,我们就日益了解你们在一项光荣的任务和著名的业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帝国和英语世界中,新西兰的名称令人肃然起敬。我们的心现正尚你们在一起。愿上帝保佑你们。”克里特岛的战斗空气愈来愈紧张。德国参加进击该岛的有第十一空军军团,大约有1.6 万人将空投着陆,另有7000 人从海上登陆。此外,还有第八空军军团提供空中支援。可以参加作战的飞机数目是:轰炸机280 架,俯冲轰炸机150 架,战斗机180 架,侦察机40 架,滑翔机100 架,“容克52”式运输机530 架,共计1280 架。
法西斯空降部队的进攻,是计划在三个区域进行的:东部在伊腊克林,中部在雷西姆农、苏达、干尼亚,最重要的是在西部的马利姆。在发动进攻前,纳粹重型轰炸机首先用重达1000 磅的炸弹,对地面及防空设施集中轰炸1 小时。接着,乘滑翔机或用降落伞着陆的主力部队从天而降。再接着就是用运输机载运的增援部队。在他们的整个作战计划中,关键的一着就是把马利姆机场夺到手。这不但是为了飞机的着陆,而且也是为了飞机的再度起飞。
他们只有借助于多次往返飞行,才能够运来作为他们整个计划基础的大量军队。
从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程度来看,克里特岛战役是古今无匹的。这是一场前所未见的战斗。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大规模空降部队的进攻。德国空军军团表现了希恃勒法西斯青年运动的狂热;他们要为1918 年的战败而复仇的条顿精神,就体现在这些拼命凶狠的、受过严酷训练而忠诚不二的纳粹降落伞部队身上。他们死心塌地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纳粹的光荣”和世界霸权的祭坛上。
纳粹德国为了进行这一战役,倾注了它可能调动的全部兵力。这是戈林在空军方面莫大的成就。如果英国夫去了本土上空的制空权,德国本来可以在1940 年就用这支部队进击英伦三岛。但是他们没有如愿以偿。现在,戈林终于能够对他们发出期待已久的号令。这支部队确实是德国长矛的锋尖,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直到粉身碎骨毫无所惜。
战斗于5 月20 日晨开始。在德国历来发动的进攻中,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不顾一切,这样残酷无情。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夺取马利姆飞机场。在一个小时之内,敌机对该机场周围的据点进行最猛烈的轰炸和机枪扫射,其猛烈程度前所未见。几乎在刹那间,英联邦军队的大部分炮人便失去了作用。在轰炸停止之前,滑翔机就开始在马利姆飞机场的西面着陆。上午8 时,敌机从300 英尺到100 英尺的上空向马利姆和干尼亚之间的地区投下大批的伞兵。敌机川流不息地飞来飞去,在上午投下一个团,共四营人,下午又投下一个团,完全不顾人员的伤亡和飞机的损失。法西斯的滑翔机和运输机,在海滩上、在丛林中或在烈火熊熊的飞机场上着陆或撞毁。
第一天,在马利姆和干尼亚之间及其附近着陆的德国伞兵共计5000 余名。他们在新西兰军队的炮火下和殊死的肉搏战中损失惨重。在英军防区内,几乎所有着陆的德国伞兵都已死亡,多半是击毙的。第一大的战果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到了晚上,一群群着陆的全副武装的德军,已能自由地出没在各个地区了。敌军进攻的威力远远超过英军司令部的预测,而盟军抵抗的猛烈程度也使敌人震惊。
下面是5 月20 日下午10 时守军司令弗赖伯格将军向韦维尔将军的报告:
“今天竟日苦战。我军受到极大压力。我相信,我们至今还据守着雷西姆农、伊腊克林与马利姆的飞机场和两座港口。守住这些地方的希望甚微,如果我把情况说得很乐观,那就错了。战斗激烈,我们击毙了大批德军。交通极端困难。对于尼亚的空袭非常厉害。此间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是生死存亡的一仗,我们将战斗到底。”德军于第二日即5 月21 日,继续进攻,其运输机又出现在该岛上空。
马利姆机场虽然仍处于英军大炮和迫击炮密集的炮火下,德国运兵飞机却继续在飞机场及其东面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着陆。德国最高统帅部似乎不计损失,在这一区域内,至少有100 架飞机撞毁在地面上。虽然如此,飞机还在不断地飞来。到了第三天,德军已经有效地利用了马利姆飞机场。运兵的飞机继续飞来,每小时达20 余架次。更起决定作用的是,这时德军飞机已经能够飞回去继续运援军了。据英军司令部估计,在这几天及其以后的几天内,共有600 多架运兵飞机在这个机场上成功地着陆或撞毁。在5 月20 日的初攻过去以后,德国最高统帅部下令停止进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而集中主要兵力进攻苏达湾地区。
根据英国空中侦察报告,爱琴海上出现了希腊轻帆船。坎宁安海军上将已于20 日派遣一支轻舰队驶往克里特岛的西北。在海军少将罗林斯指挥下的一支威力强大的舰队,包括战舰“沃斯派特”号和“英勇”号由八艘驱逐舰掩护,部署在克里特岛的西面,以便监视预料中的墨索里尼的舰队参战。
21 日,英舰竟日遭受猛烈空袭。
驱逐舰“朱诺”号被击中,两分钟后沉没,死亡惨重。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猎户座”号也受创,但仍继续作战,夜间11 时30 分,英海军少将格伦尼率领巡洋舰“代多”号、“猎户座”号和“阿贾克斯”号以及驱逐舰四艘,在于尼亚以北18 英里的海域截住了德国运兵船队,激战两个半小时,击沉满载德军的帆船不下12 只和轮船3 艘。据估计,当夜溺毙的德军达4000 多人。
英国海军在保卫克里特岛的战斗中、英勇顽强,敢打敢拼,发挥了重要作用。5 月22 日和23 日,是英国海军损失惨重的日子。汁有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彼击沉,战列舰“沃斯派特”号长期不能使用,此外还有“英勇”号和许多其他舰只受到重创。虽然如此,克里特岛的海防仍很坚固。在克里特岛战役结束之前,没有一个德国人从海上登陆该岛。
当克里特岛的战事令人极度紧张的时候,丘吉尔于5 月23 日致电罗斯福总统:“克里恃岛战事激烈,因为我们在有效航距以内没有飞机场,不能用空军协助防卫或掩护我巡逻舰队。我们的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今日沉没。我们正在歼灭大量德国最精锐的军队,并至少击沉一支运兵舰队。”与此同时,丘吉尔首相又致电英国中东总司令韦维尔将军,要他竭尽全力支援岛上的战斗。电报说:
“克里特岛之战必须打赢。即使敌人获得巩固的据点,也必须在该岛无限期地战斗下去,这样便可把敌人的主要攻击力量牵制在这场战斗中。这至少将给予你时间去动员‘虎仔’并控制住西部沙漠的局势。只要战事持续下去,还可保护塞浦路斯岛。希望你每夜尽量向克里特岛增援。能否运送更多的坦克以收复被敌人占领的飞机场?敌人最精锐部队的力量谅已用尽,其损失也一定极其惨重。再拖下去,他们是受不了的。以下是我要对弗赖伯格将军说的话:‘全世界正注视着你进行的辉煌战斗,大局将以此为转移。”摆在这位坚定的中东总司令面前的还有更严重的考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经受得了这些考验的。但是,到了26 日深夜,韦维尔收到了弗赖伯格发来的严重消息。弗赖伯格说:
“我很痛心,不得不向你报告,我认为,在我指挥下防守苏达湾的部队已经到了人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了。无论总司令根据军事观点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这里的阵地是守不下去了,像我们这样一支装备不良而又缺乏机动性的人数不多的部队,是抵挡不了我们在过去7 日中所遇到的集中轰炸的。
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从后勤观点来看,要全部撤出这支部队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如果立刻作出决定,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登船。这一战区一旦被攻陷,敌人用同样的方法拿下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将不过是时间问题。除了威尔士团和突击队外,所有我们的军队都已经不能采取任何攻势。如果你从整个中东局势考虑,认为争取时间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当继续坚持。我却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争取时间的目的。
苏达湾可能在24 小时之内处于敌军炮人之下。又有新的严重的伤亡,我们固定的大炮多半已经丧失了。”当丘吉尔看到从中东司令部转来的这封电报后,于5 月27 日立即致电弗赖伯格,要他再接再厉。电报说:“你所进行的光荣的保卫战受到各地人民的敬佩。我们知道敌人己处于困境。我们正就力所能及给予你以各种援助。”但是,在众寡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已消失了。当夜,首相又收到韦维尔要求撤出克里特岛的电报。电报说:
“我恐怕克里特岛的局势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关头。干尼亚前线已经崩溃,苏达湾看来最多不过能再保侍24 小时。已经无法投入援军……我们在该岛的军队,多半是在希腊受过敌人以压倒之势空袭的严重考验的,现在他们在克里特岛又受同样的磨难,而且空袭规模有增无已。这样继续不停而又无法抵抗的空袭,必将迫使最顽强的军队迟早都要放弃阵地……据称,雷西姆农的军队已被切断,给养告罄。伊腊克林的部队显然也快要被包围了。恐怕我们必须承认,克里特岛不能再守下去,部队必须尽量撤出。”在此情况下,英军和其他盟国的军队,不得不再次面临惨痛的撤退守军的任务以及所必然蒙受的重大损失。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空军和海军的严密封锁下,要将2.2 万名战斗人员从克里特岛运出,的确是一大难题。不仅运输船队难以登陆,而且还必须驶过墨索里尼的空军所控制的350 海里的海域。登陆地点斯法基亚,是南部海岸一个小小的渔村,位于高达500 英尺的峭壁之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部队必须隐匿在峭壁边缘附近,等到召唤时再出来登船。在阿利斯海军上校指挥下的四艘驱逐舰于5 月28 日夜间抵达,载去700 人,并为现己集合起来的大批官兵带来食物。在返航中有战斗机掩护,因此只有一艘驱逐舰受到轻伤。至少还有1.5 万人隐藏在斯法基亚附近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弗赖伯格的后卫部队一直在进行战斗。
然而,一场惨剧正在等待着另一支同时出动的舰队。这支舰队包括巡洋舰“猎户座”号、“阿贾克斯”号、“代多”号以及六艘驱逐舰,在罗林斯海军上将指挥下前往营救伊斯克林的守军。从早晨5 时直至薄暮,从斯卡潘托岛起飞的敌机不断地猛烈轰击该舰队。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驱逐舰“帝国”号几乎被击中,前者不得不驶回。驱逐舰于午夜以前驶抵伊腊克林,把军队载运到等候在外海的巡洋砚上。到次晨3 时20 分,任务完成。4000 人已经上船,于是开始返航。半小时后,受创的驱逐舰“帝国”号的舵机突然发生故障,险些与巡洋舰相撞。全部舰队必须在黎明时分尽可能驶人南部海域。但是,罗林斯海军上将却决定命令驱逐舰”赫脱斯保”号驶回,把“帝国”号驱逐舰上所有军队和乘员接走,并将“帝国”号击沉。他本人所乘的军舰则减速至每小时15 海里,这样载运着900 名士兵的“赫脱斯保”号在黎明以前才和他重新会合。
他现在已比原定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直到日出时才折向南驶过卡索斯海峡,事先曾布置战斗机掩护,但是由于时间变更的原因,飞机没有找到舰只。可怕的轰炸从早晨6 时开始,一直炸到下午3 时,这时舰队离亚历山大港还不到100 英里。“希尔伍德”号首先遇难,被一颗炸弹击中,不能跟随护航舰队同行。在其后的四小时内,更不幸的事情接着发生了。巡洋舰“代多”号、“猎户座”号和驱逐舰“诱敌”号都被击中。“猎户座”号舰上的情况即使听来也令人毛骨惊然。舰上除了船员外,还有军队1100 名。一颗炸弹穿过舰桥,落到拥挤不堪的下甲板上,约有260 人被炸死,280 人受伤。
舰长巴克海军上校遇难,船受重创并起火焚烧。到29 日止,运出的军队已将近5000 人,但是还有大批人员躲在通往斯法基亚所有的路口上,仍在等待援救。
5 月30 日,丘吉尔发出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为营救残留在该岛的官兵作出最后的努力。这天清晨,阿利斯海军上校率同四艘驱逐舰再次驶往斯法基亚。途中有两艘驱逐舰不得不折返,而“内皮尔”号和“尼赞”号继续前进,成功地使1500 余名士兵登上了船。在返航中,这两艘驱逐舰都差一点彼炸弹炸沉,虽受了一些损伤,还是安然驶抵亚历山大港。几天前,希腊国工在历尽艰险后,也和英国公使一起离开该岛。当夜,根据开罗总司令的命令,弗赖伯格将军也乘飞机最后离开克里特岛。至6 月1 日,共有17500 人被安全地运到埃及。没有救出的分散到岛上的6000 人,除了少数向敌人投降外,大部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党羽杀害了。
希腊克里特岛战役,除了具有争夺战略据点的意义外,也是在艰苦不懈的斗争中获得决定性成果的一个例证。据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披露,在这次保卫战中,英国及其盟国共死伤1.5 万多人,德意法西斯军队的伤亡当在此数以上。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据统计,在马利姆和苏达湾区域内共有德军坟墓4000 多个。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另有坟墓1000 多个。
此外还有大量的德军溺毙在海中。约有170 架运兵飞机被击毁、击伤。希特勒为了赢得这次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戈林所鼓吹的“英雄空降师”彻底瓦解了,以后再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过。
希特勒在克里待岛赢得的只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正如德军总参谋部在总结报告上所写的:“英国在克里特岛地面部队,大约是我们估计的三倍。
他们对岛上的作战区域,曾用尽各种方法非常仔细地作了防守准备。所有的防御工事都作了巧妙的伪装。……由于缺乏情报而未能对敌情加以正确的估计,结果给第十一空军军团的进攻带来极大的危险,并造成了非常惨重的伤亡。”希特勒虽然占领了希腊,但代价极大,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诡计多端的“元首”又向英国放出了一只“和平气球”。正是:飞机大炮屠众生,“元首”口念和平经;拉拢英国施诡计,特使驾机孤身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法西斯空降部队的进攻,是计划在三个区域进行的:东部在伊腊克林,中部在雷西姆农、苏达、干尼亚,最重要的是在西部的马利姆。在发动进攻前,纳粹重型轰炸机首先用重达1000 磅的炸弹,对地面及防空设施集中轰炸1 小时。接着,乘滑翔机或用降落伞着陆的主力部队从天而降。再接着就是用运输机载运的增援部队。在他们的整个作战计划中,关键的一着就是把马利姆机场夺到手。这不但是为了飞机的着陆,而且也是为了飞机的再度起飞。
他们只有借助于多次往返飞行,才能够运来作为他们整个计划基础的大量军队。
从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程度来看,克里特岛战役是古今无匹的。这是一场前所未见的战斗。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大规模空降部队的进攻。德国空军军团表现了希恃勒法西斯青年运动的狂热;他们要为1918 年的战败而复仇的条顿精神,就体现在这些拼命凶狠的、受过严酷训练而忠诚不二的纳粹降落伞部队身上。他们死心塌地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纳粹的光荣”和世界霸权的祭坛上。
纳粹德国为了进行这一战役,倾注了它可能调动的全部兵力。这是戈林在空军方面莫大的成就。如果英国夫去了本土上空的制空权,德国本来可以在1940 年就用这支部队进击英伦三岛。但是他们没有如愿以偿。现在,戈林终于能够对他们发出期待已久的号令。这支部队确实是德国长矛的锋尖,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直到粉身碎骨毫无所惜。
战斗于5 月20 日晨开始。在德国历来发动的进攻中,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不顾一切,这样残酷无情。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夺取马利姆飞机场。在一个小时之内,敌机对该机场周围的据点进行最猛烈的轰炸和机枪扫射,其猛烈程度前所未见。几乎在刹那间,英联邦军队的大部分炮人便失去了作用。在轰炸停止之前,滑翔机就开始在马利姆飞机场的西面着陆。上午8 时,敌机从300 英尺到100 英尺的上空向马利姆和干尼亚之间的地区投下大批的伞兵。敌机川流不息地飞来飞去,在上午投下一个团,共四营人,下午又投下一个团,完全不顾人员的伤亡和飞机的损失。法西斯的滑翔机和运输机,在海滩上、在丛林中或在烈火熊熊的飞机场上着陆或撞毁。
第一天,在马利姆和干尼亚之间及其附近着陆的德国伞兵共计5000 余名。他们在新西兰军队的炮火下和殊死的肉搏战中损失惨重。在英军防区内,几乎所有着陆的德国伞兵都已死亡,多半是击毙的。第一大的战果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到了晚上,一群群着陆的全副武装的德军,已能自由地出没在各个地区了。敌军进攻的威力远远超过英军司令部的预测,而盟军抵抗的猛烈程度也使敌人震惊。
下面是5 月20 日下午10 时守军司令弗赖伯格将军向韦维尔将军的报告:
“今天竟日苦战。我军受到极大压力。我相信,我们至今还据守着雷西姆农、伊腊克林与马利姆的飞机场和两座港口。守住这些地方的希望甚微,如果我把情况说得很乐观,那就错了。战斗激烈,我们击毙了大批德军。交通极端困难。对于尼亚的空袭非常厉害。此间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是生死存亡的一仗,我们将战斗到底。”德军于第二日即5 月21 日,继续进攻,其运输机又出现在该岛上空。
马利姆机场虽然仍处于英军大炮和迫击炮密集的炮火下,德国运兵飞机却继续在飞机场及其东面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着陆。德国最高统帅部似乎不计损失,在这一区域内,至少有100 架飞机撞毁在地面上。虽然如此,飞机还在不断地飞来。到了第三天,德军已经有效地利用了马利姆飞机场。运兵的飞机继续飞来,每小时达20 余架次。更起决定作用的是,这时德军飞机已经能够飞回去继续运援军了。据英军司令部估计,在这几天及其以后的几天内,共有600 多架运兵飞机在这个机场上成功地着陆或撞毁。在5 月20 日的初攻过去以后,德国最高统帅部下令停止进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而集中主要兵力进攻苏达湾地区。
根据英国空中侦察报告,爱琴海上出现了希腊轻帆船。坎宁安海军上将已于20 日派遣一支轻舰队驶往克里特岛的西北。在海军少将罗林斯指挥下的一支威力强大的舰队,包括战舰“沃斯派特”号和“英勇”号由八艘驱逐舰掩护,部署在克里特岛的西面,以便监视预料中的墨索里尼的舰队参战。
21 日,英舰竟日遭受猛烈空袭。
驱逐舰“朱诺”号被击中,两分钟后沉没,死亡惨重。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猎户座”号也受创,但仍继续作战,夜间11 时30 分,英海军少将格伦尼率领巡洋舰“代多”号、“猎户座”号和“阿贾克斯”号以及驱逐舰四艘,在于尼亚以北18 英里的海域截住了德国运兵船队,激战两个半小时,击沉满载德军的帆船不下12 只和轮船3 艘。据估计,当夜溺毙的德军达4000 多人。
英国海军在保卫克里特岛的战斗中、英勇顽强,敢打敢拼,发挥了重要作用。5 月22 日和23 日,是英国海军损失惨重的日子。汁有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彼击沉,战列舰“沃斯派特”号长期不能使用,此外还有“英勇”号和许多其他舰只受到重创。虽然如此,克里特岛的海防仍很坚固。在克里特岛战役结束之前,没有一个德国人从海上登陆该岛。
当克里特岛的战事令人极度紧张的时候,丘吉尔于5 月23 日致电罗斯福总统:“克里恃岛战事激烈,因为我们在有效航距以内没有飞机场,不能用空军协助防卫或掩护我巡逻舰队。我们的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今日沉没。我们正在歼灭大量德国最精锐的军队,并至少击沉一支运兵舰队。”与此同时,丘吉尔首相又致电英国中东总司令韦维尔将军,要他竭尽全力支援岛上的战斗。电报说:
“克里特岛之战必须打赢。即使敌人获得巩固的据点,也必须在该岛无限期地战斗下去,这样便可把敌人的主要攻击力量牵制在这场战斗中。这至少将给予你时间去动员‘虎仔’并控制住西部沙漠的局势。只要战事持续下去,还可保护塞浦路斯岛。希望你每夜尽量向克里特岛增援。能否运送更多的坦克以收复被敌人占领的飞机场?敌人最精锐部队的力量谅已用尽,其损失也一定极其惨重。再拖下去,他们是受不了的。以下是我要对弗赖伯格将军说的话:‘全世界正注视着你进行的辉煌战斗,大局将以此为转移。”摆在这位坚定的中东总司令面前的还有更严重的考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经受得了这些考验的。但是,到了26 日深夜,韦维尔收到了弗赖伯格发来的严重消息。弗赖伯格说:
“我很痛心,不得不向你报告,我认为,在我指挥下防守苏达湾的部队已经到了人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了。无论总司令根据军事观点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这里的阵地是守不下去了,像我们这样一支装备不良而又缺乏机动性的人数不多的部队,是抵挡不了我们在过去7 日中所遇到的集中轰炸的。
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从后勤观点来看,要全部撤出这支部队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如果立刻作出决定,其中的一部分还可以登船。这一战区一旦被攻陷,敌人用同样的方法拿下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将不过是时间问题。除了威尔士团和突击队外,所有我们的军队都已经不能采取任何攻势。如果你从整个中东局势考虑,认为争取时间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当继续坚持。我却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争取时间的目的。
苏达湾可能在24 小时之内处于敌军炮人之下。又有新的严重的伤亡,我们固定的大炮多半已经丧失了。”当丘吉尔看到从中东司令部转来的这封电报后,于5 月27 日立即致电弗赖伯格,要他再接再厉。电报说:“你所进行的光荣的保卫战受到各地人民的敬佩。我们知道敌人己处于困境。我们正就力所能及给予你以各种援助。”但是,在众寡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一切成功的希望都已消失了。当夜,首相又收到韦维尔要求撤出克里特岛的电报。电报说:
“我恐怕克里特岛的局势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关头。干尼亚前线已经崩溃,苏达湾看来最多不过能再保侍24 小时。已经无法投入援军……我们在该岛的军队,多半是在希腊受过敌人以压倒之势空袭的严重考验的,现在他们在克里特岛又受同样的磨难,而且空袭规模有增无已。这样继续不停而又无法抵抗的空袭,必将迫使最顽强的军队迟早都要放弃阵地……据称,雷西姆农的军队已被切断,给养告罄。伊腊克林的部队显然也快要被包围了。恐怕我们必须承认,克里特岛不能再守下去,部队必须尽量撤出。”在此情况下,英军和其他盟国的军队,不得不再次面临惨痛的撤退守军的任务以及所必然蒙受的重大损失。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空军和海军的严密封锁下,要将2.2 万名战斗人员从克里特岛运出,的确是一大难题。不仅运输船队难以登陆,而且还必须驶过墨索里尼的空军所控制的350 海里的海域。登陆地点斯法基亚,是南部海岸一个小小的渔村,位于高达500 英尺的峭壁之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部队必须隐匿在峭壁边缘附近,等到召唤时再出来登船。在阿利斯海军上校指挥下的四艘驱逐舰于5 月28 日夜间抵达,载去700 人,并为现己集合起来的大批官兵带来食物。在返航中有战斗机掩护,因此只有一艘驱逐舰受到轻伤。至少还有1.5 万人隐藏在斯法基亚附近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弗赖伯格的后卫部队一直在进行战斗。
然而,一场惨剧正在等待着另一支同时出动的舰队。这支舰队包括巡洋舰“猎户座”号、“阿贾克斯”号、“代多”号以及六艘驱逐舰,在罗林斯海军上将指挥下前往营救伊斯克林的守军。从早晨5 时直至薄暮,从斯卡潘托岛起飞的敌机不断地猛烈轰击该舰队。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驱逐舰“帝国”号几乎被击中,前者不得不驶回。驱逐舰于午夜以前驶抵伊腊克林,把军队载运到等候在外海的巡洋砚上。到次晨3 时20 分,任务完成。4000 人已经上船,于是开始返航。半小时后,受创的驱逐舰“帝国”号的舵机突然发生故障,险些与巡洋舰相撞。全部舰队必须在黎明时分尽可能驶人南部海域。但是,罗林斯海军上将却决定命令驱逐舰”赫脱斯保”号驶回,把“帝国”号驱逐舰上所有军队和乘员接走,并将“帝国”号击沉。他本人所乘的军舰则减速至每小时15 海里,这样载运着900 名士兵的“赫脱斯保”号在黎明以前才和他重新会合。
他现在已比原定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直到日出时才折向南驶过卡索斯海峡,事先曾布置战斗机掩护,但是由于时间变更的原因,飞机没有找到舰只。可怕的轰炸从早晨6 时开始,一直炸到下午3 时,这时舰队离亚历山大港还不到100 英里。“希尔伍德”号首先遇难,被一颗炸弹击中,不能跟随护航舰队同行。在其后的四小时内,更不幸的事情接着发生了。巡洋舰“代多”号、“猎户座”号和驱逐舰“诱敌”号都被击中。“猎户座”号舰上的情况即使听来也令人毛骨惊然。舰上除了船员外,还有军队1100 名。一颗炸弹穿过舰桥,落到拥挤不堪的下甲板上,约有260 人被炸死,280 人受伤。
舰长巴克海军上校遇难,船受重创并起火焚烧。到29 日止,运出的军队已将近5000 人,但是还有大批人员躲在通往斯法基亚所有的路口上,仍在等待援救。
5 月30 日,丘吉尔发出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为营救残留在该岛的官兵作出最后的努力。这天清晨,阿利斯海军上校率同四艘驱逐舰再次驶往斯法基亚。途中有两艘驱逐舰不得不折返,而“内皮尔”号和“尼赞”号继续前进,成功地使1500 余名士兵登上了船。在返航中,这两艘驱逐舰都差一点彼炸弹炸沉,虽受了一些损伤,还是安然驶抵亚历山大港。几天前,希腊国工在历尽艰险后,也和英国公使一起离开该岛。当夜,根据开罗总司令的命令,弗赖伯格将军也乘飞机最后离开克里特岛。至6 月1 日,共有17500 人被安全地运到埃及。没有救出的分散到岛上的6000 人,除了少数向敌人投降外,大部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党羽杀害了。
希腊克里特岛战役,除了具有争夺战略据点的意义外,也是在艰苦不懈的斗争中获得决定性成果的一个例证。据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披露,在这次保卫战中,英国及其盟国共死伤1.5 万多人,德意法西斯军队的伤亡当在此数以上。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据统计,在马利姆和苏达湾区域内共有德军坟墓4000 多个。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另有坟墓1000 多个。
此外还有大量的德军溺毙在海中。约有170 架运兵飞机被击毁、击伤。希特勒为了赢得这次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戈林所鼓吹的“英雄空降师”彻底瓦解了,以后再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过。
希特勒在克里待岛赢得的只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正如德军总参谋部在总结报告上所写的:“英国在克里特岛地面部队,大约是我们估计的三倍。
他们对岛上的作战区域,曾用尽各种方法非常仔细地作了防守准备。所有的防御工事都作了巧妙的伪装。……由于缺乏情报而未能对敌情加以正确的估计,结果给第十一空军军团的进攻带来极大的危险,并造成了非常惨重的伤亡。”希特勒虽然占领了希腊,但代价极大,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诡计多端的“元首”又向英国放出了一只“和平气球”。正是:飞机大炮屠众生,“元首”口念和平经;拉拢英国施诡计,特使驾机孤身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