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赫斯之谜(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丘吉尔 2017-02-13 11:32
两条战线上作战的情况。英国的《劳工月刊》在1941 年写道:“丘吉尔和美国当局在实际上已经拒绝了赫斯的建议之后,为什么还神秘莫测地保持沉默,关于这个问题官方没有正式说明。这种沉默是否包含一种微妙的含义,就是暗示希特勒可以指望将来得到某种支援,从而推动他去冒险。希特勒一旦真去冒险,则给他以坚决的回击,是不是英国外交界的一位智囊人物想把赫斯当作飞去来器,利用希特勒的反苏诱饵使他自己上钩?希特勒过去常常这样戏弄英国统治阶级。”希特勒没有撤销也没有推迟进攻苏联的计划。如果希特勒和德**界领导无条件地坚持决不两面作战的原则,则不能不认为,希特勒已经吞下丢给他的诱饵。根据丘吉尔全面领导英国的外交和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来判断,向希恃勒抛出诱饵的“英国外交界的智囊人物”可能不是别人,正是丘吉尔自己。希特勒在30 年代后期曾不止一次地愚弄过英国的国务活动家,首先是内维尔·张伯伦。而这次,是丘吉尔狡猾地愚弄了希特勒,而且给他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1941 年6 月中旬,丘吉尔认为德国开始进攻苏联的日期已经指日可待,甚至可以说指时可待。丘吉尔毫不怀疑,英国必须依赖苏联方面的支援,这是由于德国进攻苏联而带来的支援。丘吉尔同罗斯福总统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在对德战争中援助苏联,因为从英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出发也要求这样做。
1941 年6 月20 日丘吉尔到契克斯去度周末。契克斯离伦敦不远,乘车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丘吉尔通常都是星期五就去契克斯,大约在下午四点到达那里。通常还有一些政府官员、美国的社会名流和某些欧洲国家的国务活动家同他一起去度周末。丘吉尔在契克斯有三个秘书和一些随从人员:丘吉尔的私人助手侍卫长,侍从、保嫖,和一个协助保嫖的密探。随同丘吉尔去契克斯的还有两名电影放映师,三名司机,和伦敦警察厅为加强保卫工作而增派的执勤人员。
丘吉尔到达契克斯的第一件事是洗澡。丘吉尔传记作者说他非常喜欢洗澡。据他的保嫖汤姆森说,20 年代初有一次他们乘火车去埃及,火车正在沙漠中行驶,丘吉尔突然命令停车,并且要求从蒸气锅炉取出热水给他洗澡。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他就在许多惊奇的阿拉伯人面前洗了澡,还说:“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人。”丘吉尔洗完澡,穿上活像海怪一样的滑稽可笑的衣服去吃午饭,然后同客人们叙谈一阵,便叫上秘书上楼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工作,常常一直工作到早晨三四点钟。这时尽管丘吉尔的公务繁重,但他感到自己的精力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沛。他的胃口非常好,身体健康,这位67 岁的人看起来“年轻,活跃”,正如《泰晤士报》编辑巴林顿·厄尔德所说:“他简直换了一个人,完全不是我在战前最后一次见到他时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丘吉尔十分注意德国和苏联的关系问题。当他得知德国正在苏联边界一带集结军队时,欣喜若狂。但使他忐忑不安的是,德军在苏联边境地区的集结会不会仅仅是对苏联施加军事政治压力的一种手段,苏联会不会不经战斗就向德国投降。对丘吉尔来说,就像需要空气那样需要德苏开战。英国只能在苏德开战的情况下才能争取到强大盟友,才能指望在对德斗争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取得对德斗争的胜利。只有苏联参战,英国才能在美国站到它这方面来之前坚持下来,因此丘吉尔强烈希望德苏尽快开战。
1941 年6 月22 日前夕正是周末,同丘吉尔一起度周末的客人有艾登、斯塔福德·克里普斯、比弗布鲁克勋爵、克兰伯恩勋爵和美国大使怀南特。
美国大使给丘吉尔带来罗斯福的口信,说总统支持“首相欢迎俄国作为盟国的任何声明”。这几天在契克斯值班的是丘吉尔的私人秘书科尔维尔。星期六他陪同丘吉尔在棒球场散步,他问丘吉尔,你这个**人的死敌,在对德战争中支持苏联是否违背原则,丘吉尔回答得很有意思,他说:“一点也不违背原则。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消灭希特勒,这个目标使我的生活更加单纯了。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6 月22 日是星期天,早晨4 点钟从伦敦打来的电话铃声叫醒了科尔维尔。外交部报告德国已向苏联进攻。丘吉尔曾经严格命令身边工作人员,除非德国人入侵英国,切记不要在8 点钟以前唤醒他。因此,科尔维尔只好在8 点钟向丘吉尔报告苏德已经开战。据汤姆森形容,契克斯的所有人得知德国已开始进攻苏联时,有一种“很难理解的……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埃默里斯·休斯说道。“希特勒进攻俄国是上帝赐予丘吉尔的礼物,是丘吉尔长期以来所能得到的最好消息。”丘吉尔下令英国广播公司当晚9 时广播他的演说,这一天他整天都在准备讲稿,其中的基本原则他早已胸有成竹。
丘吉尔在广播中说:“在过去的25 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夫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我眼前看到的是俄国的士兵站在祖国的边界上,捍卫着他们的祖先自古以来耕种的土地。我看到的是纳粹的战争机器、大批经过训练的头脑迟钝、唯命是从的残暴的德国士兵,像一群饿狼似地向他们扑去。我看到在这些德国士兵的背后,有一小撮策划、组织这场威胁人类的大恐怖的恶棍。我们大英帝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决心消灭希恃勒和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希特勒进攻俄国,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诸岛的前奏。”丘吉尔说,“毫无疑问,他希望这一切行动可以在冬季到来以前结束,他可以在美国的海空军进行干涉以前击败大下列颠。他希望用比以前更大的规模重演他各个击破敌人的故伎。”“因此,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丘吉尔最后说,“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在这个时刻,丘吉尔表现出一个伟大国务活动家的风度。他了解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在当时条件下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好处置方法,因此他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个人活动中的巨大转折。在英国没有哪一个人能比温斯顿·丘吉尔更坚决更顽固地敌视苏联,但正是他决定实现这一转折,因为在1941 年上半年的局势中,他的国家已没有第二条出路可供选择。
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英国的任何其他选择都难免最终遭到失败。著名的工党评论家迈克尔·富特断言:“1941 年6 月22 日以前,英国的胜利是梦想,而在这一天之后,英国的胜利己在预计之中。”美国的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写道:“德俄开战给了英国人一线希望……西方的国务活动家认为,整个战争的命运将取决于俄国抵抗德国侵略的准备情况和实力。”丘吉尔在英国最困难的时刻掌权,他表现出同英国人民一致的战斗决心,坚决抗战,从不动摇。如果丘吉尔当时不是采取这样坚定的立场,那么英国的慕尼黑分子定会在法西斯威胁面前屈膝投降,并在国际劫掠政治中同法西斯分子勾结在一起。丘吉尔政府行使权力之后,为适应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采取坚决措施把国内经济和整个生活引上战时轨道。丘吉尔比英国其他政治家更早更清楚地懂得同苏联和美国建立军事同盟是拯救英国的保障,坚持同苏联联合抗敌。然而,要全面了解丘吉尔1941 年6 月22 日的对苏立场,还需注意到他在广播讲话中同时做的如下声明:“纳粹制度具备同**一样的最坏特征……在过去的25 年中,没有哪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如一地反对**。我对以前说过的关于**的每句话,至今毫不反侮。”这一声明表达了丘吉尔的一项重大原则,他不仅公开声明,而且向全世界宣布他和从前一样,仍然是苏联现行社会制度的始终如一的反对者。他在同苏联实行结盟的格局内,为自己设计了独特的活动纲领。他用这种办法使英国和美国的**分子,对他采取的对苏政策感到放心。
苏联参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局势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7 月12 日,苏英两国政府签订对德战争采取共同行动的协定。协定规定在对德作战中彼此给予一切形式的援助和支持,双方既不同德国谈判,也不同它单独媾和或签订和约。尽管苏英同盟关系比较曲折复杂,但在双方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逐步走上联合抗敌的轨道。
赫斯“访英”之谜终于解开了,纳粹头目们联英反苏的阴谋失败了。丘吉尔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联苏抗敌”的正确决定,表现了一个伟大国务活动家的卓识和气魄,成为他一生“光辉时期的杰作之一”。但是,在反法西斯的道路上,面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强敌,还是有许多艰难险阻的。正是:
闯过一关又一关,关关犹如虎狼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1941 年6 月中旬,丘吉尔认为德国开始进攻苏联的日期已经指日可待,甚至可以说指时可待。丘吉尔毫不怀疑,英国必须依赖苏联方面的支援,这是由于德国进攻苏联而带来的支援。丘吉尔同罗斯福总统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在对德战争中援助苏联,因为从英美两国的切身利益出发也要求这样做。
1941 年6 月20 日丘吉尔到契克斯去度周末。契克斯离伦敦不远,乘车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丘吉尔通常都是星期五就去契克斯,大约在下午四点到达那里。通常还有一些政府官员、美国的社会名流和某些欧洲国家的国务活动家同他一起去度周末。丘吉尔在契克斯有三个秘书和一些随从人员:丘吉尔的私人助手侍卫长,侍从、保嫖,和一个协助保嫖的密探。随同丘吉尔去契克斯的还有两名电影放映师,三名司机,和伦敦警察厅为加强保卫工作而增派的执勤人员。
丘吉尔到达契克斯的第一件事是洗澡。丘吉尔传记作者说他非常喜欢洗澡。据他的保嫖汤姆森说,20 年代初有一次他们乘火车去埃及,火车正在沙漠中行驶,丘吉尔突然命令停车,并且要求从蒸气锅炉取出热水给他洗澡。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他就在许多惊奇的阿拉伯人面前洗了澡,还说:“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人。”丘吉尔洗完澡,穿上活像海怪一样的滑稽可笑的衣服去吃午饭,然后同客人们叙谈一阵,便叫上秘书上楼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工作,常常一直工作到早晨三四点钟。这时尽管丘吉尔的公务繁重,但他感到自己的精力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沛。他的胃口非常好,身体健康,这位67 岁的人看起来“年轻,活跃”,正如《泰晤士报》编辑巴林顿·厄尔德所说:“他简直换了一个人,完全不是我在战前最后一次见到他时那种老态龙钟的样子。”丘吉尔十分注意德国和苏联的关系问题。当他得知德国正在苏联边界一带集结军队时,欣喜若狂。但使他忐忑不安的是,德军在苏联边境地区的集结会不会仅仅是对苏联施加军事政治压力的一种手段,苏联会不会不经战斗就向德国投降。对丘吉尔来说,就像需要空气那样需要德苏开战。英国只能在苏德开战的情况下才能争取到强大盟友,才能指望在对德斗争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取得对德斗争的胜利。只有苏联参战,英国才能在美国站到它这方面来之前坚持下来,因此丘吉尔强烈希望德苏尽快开战。
1941 年6 月22 日前夕正是周末,同丘吉尔一起度周末的客人有艾登、斯塔福德·克里普斯、比弗布鲁克勋爵、克兰伯恩勋爵和美国大使怀南特。
美国大使给丘吉尔带来罗斯福的口信,说总统支持“首相欢迎俄国作为盟国的任何声明”。这几天在契克斯值班的是丘吉尔的私人秘书科尔维尔。星期六他陪同丘吉尔在棒球场散步,他问丘吉尔,你这个**人的死敌,在对德战争中支持苏联是否违背原则,丘吉尔回答得很有意思,他说:“一点也不违背原则。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消灭希特勒,这个目标使我的生活更加单纯了。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6 月22 日是星期天,早晨4 点钟从伦敦打来的电话铃声叫醒了科尔维尔。外交部报告德国已向苏联进攻。丘吉尔曾经严格命令身边工作人员,除非德国人入侵英国,切记不要在8 点钟以前唤醒他。因此,科尔维尔只好在8 点钟向丘吉尔报告苏德已经开战。据汤姆森形容,契克斯的所有人得知德国已开始进攻苏联时,有一种“很难理解的……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埃默里斯·休斯说道。“希特勒进攻俄国是上帝赐予丘吉尔的礼物,是丘吉尔长期以来所能得到的最好消息。”丘吉尔下令英国广播公司当晚9 时广播他的演说,这一天他整天都在准备讲稿,其中的基本原则他早已胸有成竹。
丘吉尔在广播中说:“在过去的25 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夫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我眼前看到的是俄国的士兵站在祖国的边界上,捍卫着他们的祖先自古以来耕种的土地。我看到的是纳粹的战争机器、大批经过训练的头脑迟钝、唯命是从的残暴的德国士兵,像一群饿狼似地向他们扑去。我看到在这些德国士兵的背后,有一小撮策划、组织这场威胁人类的大恐怖的恶棍。我们大英帝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决心消灭希恃勒和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希特勒进攻俄国,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诸岛的前奏。”丘吉尔说,“毫无疑问,他希望这一切行动可以在冬季到来以前结束,他可以在美国的海空军进行干涉以前击败大下列颠。他希望用比以前更大的规模重演他各个击破敌人的故伎。”“因此,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丘吉尔最后说,“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在这个时刻,丘吉尔表现出一个伟大国务活动家的风度。他了解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在当时条件下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好处置方法,因此他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个人活动中的巨大转折。在英国没有哪一个人能比温斯顿·丘吉尔更坚决更顽固地敌视苏联,但正是他决定实现这一转折,因为在1941 年上半年的局势中,他的国家已没有第二条出路可供选择。
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英国的任何其他选择都难免最终遭到失败。著名的工党评论家迈克尔·富特断言:“1941 年6 月22 日以前,英国的胜利是梦想,而在这一天之后,英国的胜利己在预计之中。”美国的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写道:“德俄开战给了英国人一线希望……西方的国务活动家认为,整个战争的命运将取决于俄国抵抗德国侵略的准备情况和实力。”丘吉尔在英国最困难的时刻掌权,他表现出同英国人民一致的战斗决心,坚决抗战,从不动摇。如果丘吉尔当时不是采取这样坚定的立场,那么英国的慕尼黑分子定会在法西斯威胁面前屈膝投降,并在国际劫掠政治中同法西斯分子勾结在一起。丘吉尔政府行使权力之后,为适应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采取坚决措施把国内经济和整个生活引上战时轨道。丘吉尔比英国其他政治家更早更清楚地懂得同苏联和美国建立军事同盟是拯救英国的保障,坚持同苏联联合抗敌。然而,要全面了解丘吉尔1941 年6 月22 日的对苏立场,还需注意到他在广播讲话中同时做的如下声明:“纳粹制度具备同**一样的最坏特征……在过去的25 年中,没有哪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如一地反对**。我对以前说过的关于**的每句话,至今毫不反侮。”这一声明表达了丘吉尔的一项重大原则,他不仅公开声明,而且向全世界宣布他和从前一样,仍然是苏联现行社会制度的始终如一的反对者。他在同苏联实行结盟的格局内,为自己设计了独特的活动纲领。他用这种办法使英国和美国的**分子,对他采取的对苏政策感到放心。
苏联参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局势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7 月12 日,苏英两国政府签订对德战争采取共同行动的协定。协定规定在对德作战中彼此给予一切形式的援助和支持,双方既不同德国谈判,也不同它单独媾和或签订和约。尽管苏英同盟关系比较曲折复杂,但在双方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逐步走上联合抗敌的轨道。
赫斯“访英”之谜终于解开了,纳粹头目们联英反苏的阴谋失败了。丘吉尔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联苏抗敌”的正确决定,表现了一个伟大国务活动家的卓识和气魄,成为他一生“光辉时期的杰作之一”。但是,在反法西斯的道路上,面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强敌,还是有许多艰难险阻的。正是:
闯过一关又一关,关关犹如虎狼山。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