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东条英机章节目录 > 第十一章 迫使近卫辞职

第十一章 迫使近卫辞职(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东条英机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东条英机 2017-02-13 11:39
多忧虑使罗斯福初期对会晤的热情凉了半截。9月28日,总统从海德公园向国务卿发了一份备忘录,表示完全同意赫尔对日本的分析所持的立场。

    近卫从海滨休假回来,更加心灰意冷。他的同事同样失去信心。只有木户尚未放弃和平的希望。“从国内外时局看来,日美战争谁胜谁负还难以预料,”他对近卫说,“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检讨时局。政府应该明确,首先考虑的事是成功地解决中国事件,而不是立即作出向美国宣战的决定。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国民,今后10年到15年是卧薪尝胆的年月。”

    近卫认为,这种解决办法虽不尽合日本帝国侵略扩张之意,但比较现实,因此他决心付之实行。

    10月12日,正是他50寿辰,他再次把陆相、海相以及企画院总裁铃木召到他在获洼的别墅议事。会议即将开始时,内阁书记长官富田健治来到,带来了海军军务局局长冈敬纯写给近卫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海军不愿日美谈判中断,希望尽最大可能避免战争。我们在会上不能公开表达这样的意见。”

    不知怎的,东条知道了这条子的内容。当他抵首相别墅后,便下决心让及川海相和盘托出,指责海军“推卸责任,是懦夫行为”。当大家坐定要开会时,东条竟恼羞成怒,对海相及川很不客气。他十分冲动地喊道:“根本没有必要继续在华盛顿谈判。”及川说:“我们正处在战、和的十字路口,如果要继续进行外交,那就要放弃备战,如果谈判了几个月,然后又突然改变我们的方针是不行的……海军愿完全由首相作主。”近卫说,不管作出什么选择,都得立刻作出。“两种办法都是危险的。问题是哪一种办法危险性更大?如果我们立刻在此作出决定,那么我赞成谈判。”

    东条把脸转向丰田海军大将,并带讥讽的口吻问:“外相先生,对谈判阁下有信心吗?从阁下发表过的高论看来,鄙入觉得阁下不能令总参谋部信服。我倒想听听阁下是否有什么信心。”

    “权衡两者,”近卫代外相作答,“我们选择谈判。”

    东条气势汹汹,咄咄逼人。“那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他刻薄他说,“你说服不了陆军参谋本部。”及川表示同意和谈,这更惹恼了东条。

    他要求近卫不要仓促决定,并说:“我想听听外相的意见。”

    “这要看条件是否许可,”丰田说,“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在中国的派遣军。如果陆军同意美国的要求,谈判倒不是不可能的。”

    东条大声吼道:“在中国驻军对陆军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在那方面不能妥协!”他继续说,日本已原则上同意从中国撤兵,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让步。现在,很明显,美国是要日本立刻从中国撤出所有军队,这是不可能的。有100万的日本人还被困在中国战争中。在中国的秩序恢复之前,日本不能完全撤军。“中国内地是**人和土匪的温床,只有驻守日军,才能保证法律和秩序得以维持。战争之目的未酬而先全面撤军,是与我陆军尊严不相称的。”东条特别强调,整个参谋本部以及国外的派遣军都同意他的看法。

    近卫说:“你不认为现在正是弃虚名而求实的时候吗?为什么不能在形式上向美国妥协,即原则上同意全面撤兵,暗中在不稳定的地区留驻日军呢?”

    东条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一旦屈服于美国的要求,中国人就会嗤之以鼻。让中国人瞧不起是最可怕的。全面撤军将会丢尽面子,并会导致**的兴起,这好比是多米诺骨牌,不仅华北,而且连朝鲜也可能丢掉。”

    东条坚持陆军无意改变9月6日御前会议的决议。他以挑衅的口吻说:

    “海相刚才说,是战是和全由首相决定。本人决不同意。战争的决定应由政   府与最高统帅部共同作出。在现阶段我认为没有办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战争能否打胜,我没有把握,”近卫反驳道,“除了用外交谈判外,没有别的办法克服目前的困难。”然后,他转向东条:“如果你坚持战争,我不能对此负责。”

    “如果外交失败就开战,这不是已经定了吗?”东条勃然大怒,“你不是出席了那次会议了吗?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出尔反尔?为什么不能对战争承担责任?!”

    “我对中国战争负有重大责任。”近卫慢腾腾他说,“这场战争至今已打了4年,胜败未卜。我很难再下决心进行一场新的大战……”

    陆相东条寸步不让,激烈反对首相的意见。他说,哪怕只是为了维持军队的士气,也需要一场战争。东条的话很像本世纪初日本进攻俄国前有人讲过的一句话:“只要战争打响了,枪声就会把国民团结起来。”

    争论延续了整个下午,最后以妥协而告终。谈判延至10月15日。如果统帅部同意,还可再延长,但在中国驻军和同**打仗这点上,决不作任何让步。

    虽说内阁会议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但是有关内阁危机和可能同美国宣战的风言却一时四起。近卫对妥协有些后悔,在中国问题上,如果不进一步作出让步,要与美国达成协议那是不可能的。限期到来之前,能做些什么呢?

    他茫然。近卫决心找东条非正式地谈一谈。他于10月14日清晨,给陆相打了个电话,约好在10点钟开内阁会议前见面。

    “除了你对中国驻军的立场外,其他我都同意。”近卫说。他建议立刻从中国撤兵“做个样子”。

    东条气得毛发倒竖。他说:“如果我们让步,美国就会采取高压态度,而且会步步进逼。你的解决办法确实不能算什么解决办法,几年内战争必然再起!”近卫提醒他说,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特别是美国在物资方面有巨大优势时,更应如此”。东条听到“谨慎”两字,把身子挺了挺说:“有时候我们也要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庙①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

    ①   清水庙是日本的一座和尚庙,位于京都的一个山涧边沿。

    近卫说:“作为个人来说是可以这样做的,而身居要职的人可不能这样想。”东条轻蔑地看了看近卫,说:“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之间个性不同而已,难道不是吗?”他暗自想,近卫这个人太软弱,在这个重要关头,不配当首相。

    东条决心在内阁会议上采取强硬的立场,迫使近卫辞职。“关于撤军,我半点让步也不作!”东条大发雷霆。“这意味着美国把日本打败了——这是日本帝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让步,满洲和朝鲜就会丢失。……”他把过去的论调又重复了一遍。然后,他把满肚子怒火都倾泻在海军,特别是及川身上,因为他没有坦率地公开表态是否能打败美国。近卫和他的阁僚们默默地坐着,被东条的“炸弹般的发言”吓得呆若木鸡。

    东条这一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会后几小时,近卫提出了辞呈。充当近卫中间人的铃木将军来到东条办公室说:“既然陆相公开地发表了如此强烈的意见,近卫无法再当首相。”但东条拒绝收回意见,并说:“近卫只有愿意合作才能留任,否则必须下台。”宫内大臣木户所担心的局面果然出现了,他所面临的任务又被时局弄得更加困难。新内阁将是日本最苛求的内阁,而且得由他负起挑选人的重担。

    他想:既然目前的危机是东条一手造成的,而及川又曾对战争结果表示怀疑,看来应该选及川才是;但是,实际主宰陆军的青年军官,不会接受及川出任,他们不仅要反对,甚至可能发生叛乱。因此,首相人选就非东条莫属了。宫内大臣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在军国主义十分猖狂的日本,只有东条才能控制日本的局势。

    一位海军将领,即冈田启介大将,正是那奇迹般地逃脱了“二二六”法西斯匪徒谋杀的冈田首相,不同意遴选像东条这样的人出任首相。他说:“东条所代表的陆军统治集团,难道不曾表明是最顽固、最好战的冒险集团吗?”冈田对东条执政的前景表示十分担心。

    宫内大臣虽然对东条任首相不尽满意,但他认为,当今的日本除了东条外,还有谁具有如此地位、威望和力量去控制青年军官和右派呢?海军里有这样的人吗?经过重臣们的磋商,天皇授命东条英机正式组阁。为了表示对天皇的忠诚,他发誓要按新的座右铭来生活:“以吾皇为吾行动借鉴。”次日,57岁的东条晋升为陆军大将,以便与其新职务相称。内阁宣誓就职仪式后,他坐上火车来到神社中最神圣的伊势神宫,井按习惯向夭照大神朝拜。

    法西斯头子东条担任首相,在国内外引起了人们密切的关注。爱好和平的人民对东条上台嗤之以鼻,担心他把日本人民引向更深的灾难,而军国主义分子却掀起了“拥护”的狂潮。《读卖新闻》宣称,这个抉择将鼓舞日本“起来对付紧急局面,并给予反对轴心的诸强国以巨大打击”。而比较实际   一些的文武官员却暗地里感到担心。他们埋怨木户推荐东条担任首相,此人如此好战、蛮干,天皇又怎么会同意他呢?

    东条就任首相的第二天,10月18日,就向国内外记者发表了他好战的政府声明,他说:“完成中国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以贡献于世界和平,为帝国既定的国策。而今政府面临空前严重的局势,务期对外愈益敦厚与盟邦之友谊,对内愈益完备国防国家体制,在皇威之下,举国一致,为完成圣业而迈进。”

    东条宣读完毕,就将军靴一磕,活像个刚入伍的新兵那样采取了立正的姿势,一瞬间来个向后转,皮靴又一响退出去了。施政演说虽然只用了3分钟的功夫,但字里行间却杀气腾腾,充满着侵略扩张的臭气。正是:好战之徒当首相,侵略扩张更猖狂。欲知东条要把日本这条大船开到哪里,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