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豆寄相思(2/2)
《古典诗词漫话·官场诗客》作者:古典诗词漫话·官场诗客 2017-01-13 12:57
酉再花,结实数斗,村人竞取之。”顺治辛丑,即公元1661年。这年正值钱谦益八十大寿,而距钱、柳结缡之日已二十余年。然而他们依然情意缠绵,相爱如初。当钱谦益八十岁生日之时,柳如是特命一童子采得红豆一颗以祝寿,讨得钱谦益的欢心。钱自然领悟其深情厚意,便欣然命笔,写下一组红豆诗,诗题为《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月贱降时,结子一颗,河东君(柳如是)遣童探枝得之。老夫欲不夸为己瑞,其可得乎?重赋十绝句,示遵王,更乞同人和之》这长长的诗题已将写这组诗的缘由交代得明明白白。可是倘若仔细品味这组诗所蕴含的复杂内容,就会发现它除了描写他们之间至老不衰的深情之外,还含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在。红豆诗共十首,其一云:
院落秋风正飒然,一枝红豆报鲜妍。夏梨弱枣寻常果,此物真堪荐寿筵。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非寻常之物可比,用以“荐寿筵”更为适宜。况且这又出于爱妾之手,尤值得珍视。对柳如是的柔情蜜意,作者“投桃报李”,以诗酬答,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感激之情。如果说这首诗仍未摆脱“儿女情长”这一主题的话,那么,其他几首就超出了这个范围。且看其三:
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舞辍歌移人既醉,停觞自唱右丞词。
“右丞词”即指王维的《相思》一诗,作者用此典,当暗寓所思念的人居于南方,如和“叶落深宫”联系起来看,那么他怀念的正是南明桂王朱由聿。如果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隐晦的话,那么“便将红豆兴云供,坐看南荒地脉回”(其七),“上林重记虞渊簿,莫作南方草木看”(其九)等诗句,可进一步印证这些诗无不寄托着故国之思。我们切不可看到“相思”二字,就把它当作爱情诗看待。不然的话,对于这组诗的理解,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柳如是是位多情的女子,从赠红豆以祝寿这一情节看,她对钱谦益的“痴情”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因而她后来演出的殉情一幕,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康熙三年(1664)五月,钱谦益病逝之后刚一个月,柳如是即因族人的欺凌而自杀。固然,她的自杀有其客观的原因,但从主观上探究,钱的去世无疑对她是个莫大的打击,使她精神上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陈寅恪说:“观其(指钱谦益)与河东君情感笃挚,至死不变,恐牧斋逝世后,若无遵王等之压迫,河东君亦有其身殉之可能也。”这个属推测之辞,但从河东君的性格以及她对钱谦益的“痴情”来看,这个论断是错不到哪里去的。或许可以这样说,她以自杀了却一生,是她对钱谦益“痴情”的必然结果。
院落秋风正飒然,一枝红豆报鲜妍。夏梨弱枣寻常果,此物真堪荐寿筵。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非寻常之物可比,用以“荐寿筵”更为适宜。况且这又出于爱妾之手,尤值得珍视。对柳如是的柔情蜜意,作者“投桃报李”,以诗酬答,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感激之情。如果说这首诗仍未摆脱“儿女情长”这一主题的话,那么,其他几首就超出了这个范围。且看其三:
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舞辍歌移人既醉,停觞自唱右丞词。
“右丞词”即指王维的《相思》一诗,作者用此典,当暗寓所思念的人居于南方,如和“叶落深宫”联系起来看,那么他怀念的正是南明桂王朱由聿。如果说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隐晦的话,那么“便将红豆兴云供,坐看南荒地脉回”(其七),“上林重记虞渊簿,莫作南方草木看”(其九)等诗句,可进一步印证这些诗无不寄托着故国之思。我们切不可看到“相思”二字,就把它当作爱情诗看待。不然的话,对于这组诗的理解,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柳如是是位多情的女子,从赠红豆以祝寿这一情节看,她对钱谦益的“痴情”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因而她后来演出的殉情一幕,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康熙三年(1664)五月,钱谦益病逝之后刚一个月,柳如是即因族人的欺凌而自杀。固然,她的自杀有其客观的原因,但从主观上探究,钱的去世无疑对她是个莫大的打击,使她精神上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陈寅恪说:“观其(指钱谦益)与河东君情感笃挚,至死不变,恐牧斋逝世后,若无遵王等之压迫,河东君亦有其身殉之可能也。”这个属推测之辞,但从河东君的性格以及她对钱谦益的“痴情”来看,这个论断是错不到哪里去的。或许可以这样说,她以自杀了却一生,是她对钱谦益“痴情”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