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莫扎特章节目录 > 第二章 与生俱来的嗜好

第二章 与生俱来的嗜好

莫扎特作者:莫扎特 2017-02-13 11:46
    1. 天生爱音乐的孩子

    1758年的一天,不知是因为地处山城还是这一天太阳特别明亮,萨尔斯堡小城像镀了一层金黄色,让人感到特别心旷神怡。一位年愈四十的中年男子从洛赫尔广场散步回来,正朝着自己所住的公寓走去。那是一栋五层楼的分租公寓。整个公寓建成方形,而中间是一片草地。整幢公寓的外表刷成了米黄色。这天,在和熙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光闪烁,连这位男子心中也涌起了一种自豪感。

    一个8岁小女孩身后的长辫子飞舞着,嘴里嚷着“爸爸,爸爸”向这位中年男子跑来。

    突然,那位男子停下了脚步,把目光从女儿身上移开,并抬起了头,注视着公寓三层楼那三扇正对着洛赫尔广场的窗户,可女儿在身边,家里怎么传出悦耳的钢琴声?他也顾不上女儿,飞快地向家中跑去……

    再说屋里那个3岁的小男孩,脑袋出奇地大,漂亮的金发下是一个宽阔的前额,一双从容的蓝色大眼睛特别逗人。他就是莫扎特。比他大5岁的南内尔当时正在学钢琴。每当悦耳的琴声从姐姐的手指间流出时,在地板上玩积木和小汽车的莫扎特就会松开手中的玩具,慢慢地把脚步挪到钢琴旁,站着听上好一会。有时等姐姐走了,他还会在琴上按上几下。

    那一天,莫扎特看到姐姐弹完琴到下面去玩耍了,就坐上了琴凳弹了一个三度和音。那声音是如此动听,莫扎特高兴得格格地笑起来了。

    但他毕竟太小了,双手要举在头上弹钢琴,于是,莫扎特跑到爸爸的书房里,从胡桃木做的书架上使劲抱出一本精装的图书,放到琴凳上,然后又拿了第二本、第三本。莫扎特扶着钢琴,爬上了琴凳,坐在厚厚的书本上。于是,琴声就传出了窗外。

    爸爸跑进屋里看见莫扎特双脚在琴凳上悬荡着,心里什么都明白了。看到进门的爸爸和姐姐,莫扎特高声叫道:“姐姐,我们来弹一首二重奏好吗?”“你刚会弹出几个音符,就想弹二重奏,真是异想天开……”姐姐笑着说道。

    这时,女管家特蕾莎嚷着吃午饭了,可莫扎特却久久地不愿从琴凳上跳下来……

    餐桌上,特蕾莎端上了莫扎特最爱吃的烤阉鸡,母亲一个劲地想让儿子多吃点,莫扎特吃着烤阉鸡,看着笼子里他喜爱的“金丝雀先生”,抚摸着身旁的小狗,这才把心思从钢琴上收了回来。

    特蕾莎那天还用蛋黄、酸奶、啤酒等做了一个当地人很爱喝的“啤酒汤”。饭后又端上了奥地利咖啡蛋糕,一股罗木酒和核桃仁的香味从蛋糕中溢出,但莫扎特还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离开了餐桌。然而,他并没离开厨房,他口中嚷道:“你们大家先别走开,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于是,他拿过十几个杯子,并在里面装上了多少不等的清水,然后拿起一个钢叉,在杯沿上敲打起来。说来奇怪,那杯子伴着钢叉的颤抖,一曲莫扎特刚才弹过的钢琴练习曲竟又从杯沿上跳跃起来,而且那声音是如此美妙,如此动听。

    “应该把音乐教给孩子了!”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2. 父亲高超绝妙的“导航”

    莫扎特的父母利奥波德和安娜·玛丽亚是萨尔斯堡最漂亮的一对夫妻。利奥波德是萨尔斯堡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手,以后又成为宫廷作曲家和歌咏队副指挥,而且还著有音乐理论书籍。他37岁时,也就是莫扎特出生那年,还出版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一书。

    利奥波德夫妇生过7个孩子,而7人中有5个却夭折了,只剩下1751年出生的南内尔和最小的莫扎特。利奥波德的工作决定了他对音乐的偏爱。而奥地利人又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在他们眼中,音乐是第一位的,而上帝则是第二位的。正因为有了这三个因素,所以利奥波德更想把两个仅存的孩子培养成音乐天才。

    一颗天生爱好音乐的童心加上一位懂行的指导者,莫扎特的进步很快。莫扎特很少外出游玩,他家里的小木马四脚朝天睡在地板上,大皮球、小汽车也躺在沙发边,只有琴凳是莫扎特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方。有时,父亲看到儿子整天坐在钢琴前,硬逼着孩子离开钢琴。莫扎特也很少外出淘气,而是休息在门前石阶上,逗引着“金丝雀先生”,抚摸着心爱的小狗,心里想着钢琴小提琴练习曲的旋律,脚尖打着拍子,度过他短暂的休息时间。

    偶尔,莫扎特也会在草地上和孩子们打打闹闹,但那只有在父亲从宫廷中借出生锈的长柄宝剑,莫扎特学着母亲教他的歌剧中人物的口吻。当然只有在扮成宫廷卫士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姐姐的面前,莫扎特就更显得多愁善感。他经常问姐姐:“你喜欢我吗?”有时甚至一天问几次。南内尔被问得厌烦了,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