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只有我的人格无法取夺
《莫扎特》作者:莫扎特 2017-02-13 11:46
1. 开心得把年月都写颠倒了
莫扎特虽然回到了萨尔斯堡,但每当国外有贵族要莫扎特写作或是有了值得一写的题材时,莫扎特父子总是不愿放弃机会,欣然应命的。
所以在此期间,他们父子是经常奔波于故乡通往外界的大道上。
1771年,莫扎特在米兰创作了歌剧《路齐奥·西拉》(K.135),这出歌剧细节安排巧妙,乐曲配器丰富饱满,成为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年8月,奥皇后的儿子费尔丁南德大公看到莫扎特音乐有成,但职位却卑微,就提议想聘请莫扎特为宫廷作曲家。但他的母亲玛丽娅·特蕾莎却很耿直,她对四处宣传小神童的莫扎特的父亲的做法非常反感,她痛恨那种四处攀结贵族的商贾作风,那种把儿子当作商品推销给各王侯的做法,因此她坚决不同意这一提议,皇后在信中说:那种“像乞丐似地在世界各地到处游荡的人,是会败坏宫廷风气的无益的人。”这使莫扎特错过了一次直接为宫廷服务的好机会。
然而,对莫扎特来说,他惟一追求的就是创作。这时,他在故乡完成了C大调弥撒曲“圣三位一体的祝日弥撒”。这使新主教非常满意。
1773年,莫扎特受海顿音乐的影响,做了6首弦乐四重奏曲。这时,莫扎特已先后创作了二百多部乐曲,然而,这对他来说,仅仅还是一个开始。
不久,莫扎特又在慕尼黑写出了歌剧《扮成园丁的姑娘》和《牧羊的国王》。
1775年1月13日,《牧羊的国王》在慕尼黑首次公演,那次演出的盛况,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莫扎特写给他姐姐的信吧:
感谢上帝,我的歌剧《牧羊的国王》于昨天上演了。一切都非常成功,简直没法向妈妈形容那轰动一时的景象。每一段咏叹调唱完之后都是欢声雷动,鼓掌高喊:
“大师万岁!”……歌剧结束,爸爸和我后来去吻了选帝侯和他的夫人的手。也吻了其他显贵的手,他们都很幽雅有礼。……向所有的男女朋友问好。……再见!一千遍地吻小狗宾派尔。
再见,我的小心肝。吻你,我的小肺,我的小胃,我永远是你微不足道的手足兄弟沃尔夫冈
14年1月1775日(我开心得把年月日都颠倒啦!)于慕尼黑
这场公演之后,慕尼黑的《德国年谱》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莫扎特不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他一定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2. 这个牧师只能舔我屁股
在萨尔斯堡,莫扎特碰上了新主教赫罗尼姆斯,创作得再多的乐曲也都被认为是应该的。一个在罗马得过金制骑士敕令和赐过金质勋章及“贵族骑士”封号的受过优良训练的作曲家和杰出的钢琴演奏大师,现在却默默无闻地在山城的宫廷乐队里当一个卑微的小职。没有地位,更谈不上前途。利奥波德在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还应该做一次外出活动,这次的主要任务不是演出,而是要为莫扎特在某个宫廷里谋个长久的职位。
主意拿定之后,利奥波德就为自己和莫扎特去向赫罗尼姆斯大主教去请长假。利奥波德原来以为大主教最多在请假期间不发给他俩工资。
可没想到,大主教根本就不同意他们离开萨尔斯堡。这可使利奥波德左右为难起来。
没想到,这时的莫扎特已不是一个惟命是从的小男孩了,他不但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有自己的个性。莫扎特生平第一次采取了自己的行动。
他没有向任何人谈过自己的想法,竟径直走进大主教的屋里,递交了自己的辞呈。这使大主教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个平时看上去无忧无虑甚至有些轻浮的小孩,现在居然敢公开和他对抗。但惟一可以做的事情只是默不作声地接受辞呈。
莫扎特的举动也使父亲大为惊愕,儿子辞职以后,万一在别处也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儿子辞职了,大主教会怎样处理他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全家人怎么生活下去呢?利奥波德惴惴不安地等了好几个小时,他以为他的命运将是被解雇的。然而大主教却并未解雇他,而是用极其无礼的侮辱性的语言训斥了利奥波德,并命令他必须好好留下干活。
这样的结果对莫扎特来说则是一个喜讯,他终于可以一个人单独出去旅行了。然而,利奥波德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儿子一个人出去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他在路上遇到强盗小偷怎么办?如果他忘了去拜见该拜见的人怎么办?如果他在外面也像这次递辞呈一样使起性子来怎么办?如果他在外面交上了酒肉朋友学坏了,整天跳舞、喝酒怎么办?
如果有姑娘来追求我们的莫扎特怎么办?还有,如果不是姑娘,而是个女人缠住莫扎特,最后没有经验的莫扎特竟然和那个女人干出了丑事,甚至得了某种疾病,那可真是……利奥波德越想越心寒,越想越觉得可怕。儿子一个人外出,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但自己又不能同往,这可怎么是好呢?
惟一的办法当然是由母亲陪同。母亲虽然对孩子的谋职起不了什么作用,可她是孩子身边的一只眼睛,遇到事情她可以向父亲写信,然后父亲再实行远距离控制,写信指使儿子如何行动。
莫扎特对父母的这一决定没有反应,他也许不太赞成,但也没有反对。他当时惟一的愿望是离开这个他曾感到温暖的萨尔斯堡。同时,母亲在身边至少有个可以商量、可以照料他的人。
父亲又四处奔走了,足够的旅费、漂亮的马车、整齐的行李、华丽的衣裳,还有最高级的钢琴,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不,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你猜是什么东西呢?本来每次外出,都是父亲陪伴,然后由父亲去敲开每一家权贵的大门。这次是妈妈陪伴,她是只能做些家庭琐事的,那么怎样去敲开这些权贵的大门呢?利奥波德做事可想得真周到,他事先已经把要拜见的权贵人物共53人的姓名地址具体的职务开出了一张清单,附录里还有这些人可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人物在巴黎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啊,其中有亲王、伯爵、公爵,还有某某要人的夫人等,直到这时,出门的准备工作才真正就绪了。1777年9月23日,“啪”
的一声鞭响,马车的车轮在大路上咔咔地滚动起来了,爸爸和姐姐随着马车慢慢地尾随着,嘴里不停地向莫扎特说着什么。爸爸则还不放心地摆弄着行李,还不时地关照莫扎特哪一只皮箱里放的是重要的东西。妈妈这时已是潸然泪下,她从未担此重任过,这次她已不是跟随丈夫外出了,而是带着儿子去闯天下了。想着想着,她把头埋到了马车角落的垫子上,偷偷地抽泣着。莫扎特则打开了小车窗,茫然地看着家乡的山峦和教堂的塔尖慢慢地向后移去。
“啪!”马鞭又响了起来,马车的速度显然加快了,随着那声响,爸爸的眼眶里终于也滚出了泪花,他真是“伤心至极,几乎晕倒”,而南内尔则是“哭得那么伤心,我只好想尽办法再安慰她几句”。终于,嗒嗒嗒嗒的马蹄声越走越远,那马蹄声渐渐轻了,但父亲的烦恼却渐渐地重了;伴着那马蹄声,妈妈身上的担子重了;伴着那马蹄声,莫扎特渐渐踏上了他自己的路程。
在路过父亲的老家奥格斯堡的时候,利奥波德的哥哥约瑟夫·伊格奈兹大伯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还是显得非常高兴。大伯的女儿、莫扎特的堂妹想陪他到镇子附近去玩玩,但莫扎特的兴趣却在好酒好菜上。
有一个有钱的年轻的鳏夫加斯纳看到莫扎特很喜欢,于是就相邀一起吃饭。被邀请的除了自己家人以外,加纳斯漂亮的小姨子、教堂的几个乐师也来了。还有格布尔神父居然也赏光出席了。
在席间,莫扎特看到桌上有他很爱吃的家乡的“包肝脏的咸汤圆和浸过醋的高丽菜”,他就狼吞虎咽起来,似乎得到了一次大大的满足。
在席间,莫扎特一面和坐在他左边的神父格布尔讨论着钢琴比风琴有哪些优点,一面却把右手顺着堂阿妹那胖胖的左臂,一点一点地滑进去……堂阿妹虽然感到很惬意,也就默不作声。而他们俩的家长这时又都在吃东西,他们绝不像利奥波德那样对孩子盯得很紧。这可使莫扎特有了趁机**的可能。
酒足饭饱之后,加纳斯提议去附近安德烈亚斯·施泰因先生的教堂里娱乐一下,因为施泰因先生很喜欢乐器,他还正在研究改进钢琴的音质呢。而这一提议也是莫扎特所乐意的,大凡酒足饭饱之后,莫扎特的心情是最愉快的,他这时最好的休息就是娱乐和聊天。
见面之后,莫扎特在施泰因最新改进过的钢琴前坐了下来。然后“视谱弹了当地一位名人贝歇所作的一首奏鸣曲。然后,我用G调弹了在一次小型农民客厅音乐会上弹过的我的第五奏鸣曲(K.283)。最后又弹了一首D调奏鸣曲(K.284),这在施泰国的钢琴上弹起来好听极了……我轻轻一碰它就响起来了,稍微松一下膝盖钢琴的回音就没了……”
莫扎特知道,施泰因的研究不仅在钢琴上,他对管风琴也是十分喜爱的,而且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改进。于是,莫扎特就转身对施泰因先生说:“施泰因先生,我还想弹弹你的管风琴。”“什么,管风琴?像你这样一个伟大的钢琴家,居然愿意在没有强弱音和音色变化的乐器上演奏吗?”施泰因疑惑地问道。
“哦,那算不了什么,在我看来、据我听来、凭我所知,管风琴依然是乐器之王呀!”
“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弹奏,一听他的口气我就知道他想我的管风琴也许只能弹伴奏……没想到我开始弹前奏曲了,开始弹合奏部分了,他微笑了,接着弹赋格曲了。他惊愕了,‘现在我算是彻底信服了,’他说,‘你弹得那么美妙,那当然愿意弹管风琴了!’”这段话是莫扎特在例行的写信汇报情况中的描述。
然而好戏却还刚刚开场呢,莫扎特的琴声却把一个“爱好音乐的”神父吸引过来了。他特意摆起了简短的酒会。
这个名叫埃米利安的神父十分放肆。他老是想开莫扎特堂妹的玩笑。后来,他有点儿喝醉了,就要莫扎特和他一起唱,可莫扎特配上的完全是另一套词儿:“牧师埃米利安,哦,你这个笨蛋,你只能舔舔我的屁股。”就这样压低了声音唱给堂妹听。
爸爸和南内尔知道这事后,笑得前仰后合。然而,笑过之后,爸爸却担心这年轻的孩子如果整天醉醺醺地去唱什么“舔我的屁股吧,你这个笨蛋!”或者跟堂阿妹做出些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来,那他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自己的伟大的事业呢?必须写信好好教训他一顿。
在莫扎特这边呢,开始时他毕竟还未完全能摆脱父母的管束,妈妈老在他身边虽然使他恼火,爸爸唠唠叨叨地告诫更使他生气。在爸爸的一再催促之下,他们离开了大伯的家,来到了曼海姆。
曼海姆是莫扎特熟悉的地方,13年前,就是曼海姆那个出色的宫廷交响乐队让莫扎特大开了眼界。现在,莫扎特又与乐队里的第一长笛手文德林见面了,而且已经建立了亲密的友情。兴之所至,莫扎特写下了二首长笛协奏曲,一首是用G大调写的,一首是用D大调写的(K.313和K.314)。
曼海姆的一批音乐家听说莫扎特又来了,而且不是当年的一个小娃娃了,于是都来请莫扎特去吃饭。其中有朗格、拉姆,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拉夫,特别是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卡纳比希。
莫扎特非常喜欢到卡纳比希家去吃饭,这倒并非因为他家的饭菜特别好吃,而是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罗莎·卡纳比希。乐队指挥卡纳比希也很喜欢这个懂行的少年。莫扎特在卡纳比希家除了吃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排满了,他要和卡纳比希一起讨论德国教会的众赞歌如何作曲更为妥当。因为赞美诗原来是由唱诗班唱的,去做礼拜的会众是不唱歌的。但德国宗教改革以后,恢复了全体公众唱圣歌的习惯,所以音乐必须由繁琐的复调体一变而为纯朴的和声体。那么旋律就必须适应这种改革。莫扎特还要和卡纳比希讨论经文歌、素歌、受难曲等的演奏技巧。
除了这些,莫扎特就要和罗莎胡诌甚至于些只有两人才知道的不虔诚的事。为了回报罗莎的热情,莫扎特还为罗莎写了几首奏鸣曲。少男少女之间如果有了这一类的事情掺和进去了,那么,再多的时间也不会嫌多的,也是不够用的,而且越到深夜越有滋味。这一段时间,对于其他朋友的邀请,莫扎特也很少赴约,他几乎每天每夜都在卡纳比希的家里。
大凡年轻人陷入了这样的泥潭往往是不能自拔的。莫扎特又少不更事,父亲又远在故乡,鞭长莫及,母亲的劝说莫扎特根本是充耳不闻。
这样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然而,有一天,莫扎特在回顾这次外出的任务和成绩时,他突然感到时光飞逝自己却一事无成。他越想越觉得惭愧,越想越觉得必须悬崖勒马,于是,他拿起了笔,在信纸上写道:
我,莫扎特,对我前天犯过的错误表示深深的忏悔。那天我直到半夜12点后才回家,从10点起到上述时刻为止我都待在卡纳比希家里。在场并和我做伴的有:卡纳比希、他的妻子和女儿罗莎、沙兹梅斯特先生、拉姆和朗格,我不断地——不是严肃地、而是轻浮地——胡诌诗歌。而且写得很下流,讲的是粪便、排泄物和舔屁股(在想象和言谈中)——可不是在行动上。但是,如果不是罗莎·卡纳比希激我,如果不是她那么下流地挑逗我的话,我是决不会表现得那么不虔诚的。我必须承认,我当时是玩得非常高兴,但随即我又从心底里对所有这些罪孽和过错表示深深的忏悔;并且,为了有机会经常地悔罪,我决心不断改进我已经开了端的邪恶的生活方式。
出人意料的是,父亲对这封信却满不在乎,反倒喋喋不休地责骂母子这件事做错了,那件事没处理好,这反而引起了儿子极大的不快。
面对丈夫的责难,安娜·玛丽亚只会默默地发愁。
那天,莫扎特有几首奏鸣曲要抄写,卡纳比希就把莫扎特领到一个名叫弗里多林·韦贝尔的抄写员那儿。这个倒霉的韦贝尔只在宫廷歌剧团里干些抄写、舞台提词和一些杂活,他所获得的钱真是少得可怜,然而,正是这个人,此后却和莫扎特的生活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韦贝尔的第二个女儿阿洛西娅已经是歌剧团里的一名演员,所以她的歌声一下子把莫扎特真正镇住了。莫扎特本能地感到,他应该为阿洛西娅写一部歌剧,适合于阿洛西娅演唱的真正的歌剧,于是,他又回到了真正的音乐创作的生活中去了。
而这时的卡纳比希和曼海姆宫廷交响乐队的第一长笛手文德林却一直想为莫扎特谋个宫廷室内乐作曲家的职位。他们想通过宫廷官员萨维奥里伯爵在选帝侯情绪好的时候去拜见选帝侯。萨维奥里表面非常热情,他提议让莫扎特把所有惊人的才能以及得过的大奖都点滴不漏地写出来,然后他再去和选帝侯先打个招呼,说几句好听的话,然后嘛,再把莫扎特引见。然而,莫扎特却迟迟没能见到选帝侯。
对于此事,父亲又一再地写信催促,而莫扎特则认为,在曼海姆、巴黎、意大利,人们对音乐都有一种偏爱,对一个已经有很大成就的年轻人来说,在乐队里谋个职位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于1777年11月8日给父亲写了一封极其简单但却很自信的信:
我最敬爱的父亲:
我既非诗人,亦非画家。我不能用诗句或色彩来表现我的感情和思想,但我能用声音来表现,因为我是音乐家。
我所敬爱的父亲的乖儿子
沃·莫扎特
在一天的宫廷音乐会上,终于有了选帝侯的答复。那天,萨维奥里伯爵也在音乐会上,可他者躲着莫扎特。莫扎特就故意走到他的面前,萨维奥里伯爵看到莫扎特已站在眼前,抖了抖眉毛,耸了耸肩膀。
“怎么,还没有答复吗?”莫扎特问。
“实在抱歉,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萨维奥里摊了摊手,这次他再也不说选帝侯出去打猎了、出去聚会了、出去游览了。
“好吧,可是选帝侯完全可以早一点告诉我的。”莫扎特这时已经很释然了,“选帝侯仁慈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我,虽然不怎么及时,但我还是要请求您向他表示我的谢意。您可以请他相信,如果他雇用了我的话,他决不会因此而后悔的!”
“喔,对于这一点,我可能比你更确信。”到这时,萨维奥里伯爵仍对莫扎特显得非常的相信。
莫扎特一言不发地来到文德林的家里,文德林已猜出了事情的大半。莫扎特把拳头捏得紧紧的,脸涨得通红:“这个伯爵只能舔我的屁股!”
文德林也从椅子上跳起来骂道:“这个猪猡!”
3. 格林用计赶走莫扎特
曼海姆的希望已经像个空中飘浮过一阵的肥皂泡似地破灭了。日用的支出显得更紧张了。莫扎特只得给母亲找了间能搭伙的便宜的小屋子先住下来。他自己则住在一个枢密官先生的家里,而饭则在文德林家里吃。
然而爸爸又来信了,“你要和一个枢密官先生住在一起,而让妈妈一个人单住,这一点我决不会同意。只要妈妈还在那里,你就必须留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外出的时候,你不能、也不准自己跑开,把她单独留在陌生人中间。不管屋子多么小,也得放下你的一张床!”
利奥波德的这一意见让枢密官泽拉利乌斯先生知道了,他主动提出,母子俩都可以住在他家的小屋里,并提供燃料、灯光和母亲的饮食。
莫扎特则仍然可以到文德林家用餐。作为交换,莫扎特必须给枢密官的女儿上课。为了生活和筹集旅费,莫扎特还得给罗莎·卡纳比希和一位荷兰军官上课。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暂时还无法告诉父母的,那就是莫扎特已经爱上了韦贝尔的二女儿阿洛西娅,他想留在曼海姆,他不想去巴黎,但父亲却一再来信催促,“这就去巴黎,你应该到伟人中间去寻找你的位置!”为了这事,儿子开始和爸爸的意见有了分歧;为了这事,儿子开始和妈妈拌起嘴来,而且裂缝越来越大了。
父母之命是无法违抗的,拖了一段时期后,1778年3月22日,经过了10天的密不透风的马车旅程,莫扎特母子终于到达了巴黎。
巴黎当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的前夜,路易十六并没有他的父亲路易十五有决策能力,他的王妃也把王冠当作一种装饰而不意味着责任,她甚至用当时很珍贵的大理石制成饲料桶,去让人给牲口喂食。这些宫廷贵族还认为如果用自己的双脚走路,那是一种不应有的耻辱。莫扎特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在这样一些贵族面前,他的处境也是可想而知的。
长期的演出生活,虽然也使莫扎特变得比较时髦,但是和那些巴黎的花花公子走在一起,人们就明显地感到莫扎特有些呆头呆脑、没有生气了。对于刚到巴黎的生活,莫扎特在信里这样告诉父亲:“感谢上帝,我过得还算凑合,可我经常感到我的生活没有节奏,也没有意义。我既不狂热,也不冷漠——对什么事都高兴不起来。只有想到您,我最亲爱的爸爸,还有我的姐姐,你们都健康,想到我是个正直的德国人,想到即令我有时不说话,我至少还可以按我自己的念头去想,我才感到有了依靠,有了激励。”
为了在巴黎谋个好职位,父亲事先开列的那张写有巴黎最显赫的53个人姓名的名单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可以一家一家地去缠住他们,请他们引见宫廷贵族,或是介绍可能出钱资助的高官显贵。然而,这张开列有巴黎最显赫的53个人姓名的名单又终于没能派上用场。因为他们对那个14年前穿着小巧玲珑的宫廷服装,在镀金的羽管键琴上弹奏优美的小步舞曲的6岁的小家伙的事情早已忘却,他们和世上所有的贵族一样,也许10年前的一条爱犬还能引起他们的热泪,眼前的一个音乐家算得了什么。莫扎特感到,14年后的法国人已经变得“态度近于粗鲁放肆,傲慢得令人厌恶”了。
莫扎特又不愿意为了谋个好职位而摆出点头哈腰、笑容可掬的样子,他只是每天向上帝祈祷,“如果这是上帝神圣的意志,那它一定会实现;如果不是,我也死了心了。至少我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格林的推荐信终于起了作用了,德·夏博公爵夫人同意莫扎特于一星期之后去府上拜访。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举动或回音。
在一间没生火的屋子里等了半小时。最后德·夏博公爵夫人总算进来了。她极其礼貌地向莫扎特致了问候,请莫扎特凑合着弹弹她的钢琴,说只有这一架还可以将就了。莫扎特说:“可是现在我弹不了,因为我的手都快冻僵了。”莫扎特请求让人领莫扎特到一间生了火的屋子里去。随后,她就和一大批先生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画起速写来了。这下害得莫扎特等了整整1个小时。门和窗户都大开着,这下不光是手,连莫扎特的全身和脚都冰凉了。头也开始痛起来。屋里静寂无声,莫扎特冻得浑身发抖,头又痛,心烦意乱,真不知如何是好。脑子里一直在打着转转:
要不是看在格林先生的份上,我现在拔腿就走……
这样的拜见名人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对音乐到底有多少兴趣,他们会把兴趣放到莫扎特的钢琴上来吗?即使他们对钢琴对莫扎特都有兴趣,他们会为莫扎特安排或推荐称心的职业吗?莫扎特疑惑了。
再说,这些人又都有几套房子,如果他们住在郊外,那就给莫扎特出了个大难题,走路吧,实在太远——要不就是路上污泥太多,巴黎的肮脏就别提了。至于坐马车——那就得每天花上四五个利弗尔,可这却往往是一无所获——你去拜访,人家表示谢意,仅此而已。他们请我在某月某日去演奏,我弹完了,他们说句:“噢,真是天才,真令人不敢相信,真是棒极了。”——于是“再见”!
然后,莫扎特回到旅馆,向母亲打个招呼。扑到床上,把头埋在枕头里哭上半天,再翻过身来,在黑暗中躺了很久很久。
那天,他想想这样的处境真有些恼火,但怎么办呢?最后他只能再在给父亲的信后写上几句,作为自己当时的一种感情宣泄:
好吧,我既然到了这里,就得为了您的缘故再忍耐下去。我每天都祈求上帝给我力量,使我能在这里坚强地熬下去……但我请求您,亲爱的爸爸,在这同时也尽您的最大努力让我去一趟意大利,经过这一段的苦熬之后,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恢复生活的勇气……
然而,利奥波德却有他的考虑,他感到还得由他自己出面,儿子的事情也许会有些眉目。于是,他又连夜写信给那个曾经很欣赏莫扎特的帕德尔·马蒂尼神父,要他为莫扎特谋个职位,如果没有可能的话,至少给莫扎特出些主意。然而,这封信却如石沉大海,根本连个回信都没有。
这期间,莫扎特倒是在凡尔赛宫找到了一个管风琴师的职位,说好工资2000利弗尔,条件很简单,只要一年中保证有6个月时间待在凡尔赛宫就可以了。但莫扎特考虑以后,却推辞了。父亲知道这事以后,认为儿子真是疯了,他把担任这一职务的全部好处都用长长的单子罗列了出来,急急地寄给了莫扎特,但莫扎特却把格林也说莫扎特的做法是对的这一说法告诉了爸爸,并回信说:
我向来不愿意去凡尔赛宫,我请教了格林男爵和其他几个最亲近的朋友,他们也都同意我的想法。工资太少,况且又只当个管风琴师!我是很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但决不能低于乐队指挥,而且工资要优厚。
由于一直没找到称心的职位,格林也渐渐显示出对莫扎特这个德国乡下佬的不耐烦情绪来,他甚至不愿当这个固执的孩子的教父了。格林的这一态度虽使莫扎特非常愤怒,但他却又无可奈何,6月19日下午,那天的天气又非常炎热,莫扎特从格林家出来,懒洋洋地回到旅馆。
莫扎特知道,母亲最近一星期来身体一直不太好,他想,这也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吧,但前几天母亲似乎已经能起床了。然而,今天当他回到旅馆时,又见母亲躺在了床上。
“妈妈,你怎么了?”看到母亲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莫扎特忘了冒着炎热,刚从阳光下回来的劳累,匆匆地脱去外衣,就跪到了母亲的床前。
母亲见到儿子回来,似乎想坐起来,但试了一下以后,她好像又改变了主意,又慢慢地躺下去,侧身向着儿子说:“不要紧的,也许是天太热了,我休息一会就会好的。”
莫扎特跪在床前,顺手抚摸起母亲的手掌来。哟,母亲的手怎么这么烫呀,而且又干燥又无力:“妈妈,你还发着高热,你怎么啦?”
看着儿子那种焦急的神情,母亲平日里对莫扎特不太融洽的怨恨似乎也消除了,她喃喃地说:“说真的,其实我这次病得很厉害!”
“那么我去请个医生来吧!”
“不,我不要那些给人吃毒药的法国人给我看病,不要请医生……
我,会好的……”母亲说着,打了一个寒颤,其实,她自己知道,“会好的”三个字她是在寒颤中抖着说出来的,所以这三个字的本来含意就更明显了,这使莫扎特更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执意要去请医生,可母亲也执意不允许。
第二天,母亲的神情比前一天更疲乏了,可当莫扎特说要去请医生时,母亲还是不肯,最后,经不起莫扎特的反复劝说,母亲才答应等她的好心的邻居、德国人海因那来了以后再说。海因那说是邻居,其实住得也不近,只是他也是德国人,经常来旅馆和安娜·玛丽亚聊聊天,海因那的妻子也经常陪着安娜·玛丽亚上街买些东西。莫扎特他们住在旅馆以后,海因那夫妇其实成了安娜·玛丽亚惟一可信的伴侣。
然而,已经两天了,可海因那夫妇还没有出现,莫扎特看看母亲病得实在厉害,就要请人来帮忙为母亲看病。可母亲总说要等海因那夫妇来,她不愿让法国人看病。第三天,海因那夫妇终于出现了。一看母亲病重的样子,海因那也不由地着急起来,他吩咐莫扎特用冷毛巾敷在妈妈的额头上,然后他自己匆匆地去请德国医生了。海因那出门以后,母亲的神情似乎平静了些。为了让母亲更舒服一些,莫扎特还不时地用凉水为母亲润润嘴唇。还反复地念一些母亲想听的祈祷文。
傍晚时分,海因那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大声嚷嚷:“好了好了,医生请到了!”然后,他走到玛丽亚的床前,问玛丽亚感觉怎样?可是莫扎特只见母亲莫名其妙地看着海因那,然后向海因那摆了摆手,再拍拍自己的耳朵。
“妈妈,你听见海因那先生对你说的话了吗?亲爱的妈妈,你听到了吗?”莫扎特从床边俯下身子对着母亲的耳边大声嚷嚷,可母亲仍然毫无反应。母亲确实失去听觉了。
这时的莫扎特简直像失魂落魄一样,他只是在小小的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着,对他来说,除了不停地走动,不停地祈祷之外,他简直什么办法也没有。现在堆一的办法就是等明天早晨德国医生的到来。
夜深了,妈妈还在床上轻声地呻吟着;夜深了,莫扎特也还无法入睡,他心思重重地和衣靠在床边,手里拿着宫廷中赏赐给他的表,不时地看着时间,盼望早晨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扎特虽然回到了萨尔斯堡,但每当国外有贵族要莫扎特写作或是有了值得一写的题材时,莫扎特父子总是不愿放弃机会,欣然应命的。
所以在此期间,他们父子是经常奔波于故乡通往外界的大道上。
1771年,莫扎特在米兰创作了歌剧《路齐奥·西拉》(K.135),这出歌剧细节安排巧妙,乐曲配器丰富饱满,成为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年8月,奥皇后的儿子费尔丁南德大公看到莫扎特音乐有成,但职位却卑微,就提议想聘请莫扎特为宫廷作曲家。但他的母亲玛丽娅·特蕾莎却很耿直,她对四处宣传小神童的莫扎特的父亲的做法非常反感,她痛恨那种四处攀结贵族的商贾作风,那种把儿子当作商品推销给各王侯的做法,因此她坚决不同意这一提议,皇后在信中说:那种“像乞丐似地在世界各地到处游荡的人,是会败坏宫廷风气的无益的人。”这使莫扎特错过了一次直接为宫廷服务的好机会。
然而,对莫扎特来说,他惟一追求的就是创作。这时,他在故乡完成了C大调弥撒曲“圣三位一体的祝日弥撒”。这使新主教非常满意。
1773年,莫扎特受海顿音乐的影响,做了6首弦乐四重奏曲。这时,莫扎特已先后创作了二百多部乐曲,然而,这对他来说,仅仅还是一个开始。
不久,莫扎特又在慕尼黑写出了歌剧《扮成园丁的姑娘》和《牧羊的国王》。
1775年1月13日,《牧羊的国王》在慕尼黑首次公演,那次演出的盛况,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莫扎特写给他姐姐的信吧:
感谢上帝,我的歌剧《牧羊的国王》于昨天上演了。一切都非常成功,简直没法向妈妈形容那轰动一时的景象。每一段咏叹调唱完之后都是欢声雷动,鼓掌高喊:
“大师万岁!”……歌剧结束,爸爸和我后来去吻了选帝侯和他的夫人的手。也吻了其他显贵的手,他们都很幽雅有礼。……向所有的男女朋友问好。……再见!一千遍地吻小狗宾派尔。
再见,我的小心肝。吻你,我的小肺,我的小胃,我永远是你微不足道的手足兄弟沃尔夫冈
14年1月1775日(我开心得把年月日都颠倒啦!)于慕尼黑
这场公演之后,慕尼黑的《德国年谱》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莫扎特不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他一定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2. 这个牧师只能舔我屁股
在萨尔斯堡,莫扎特碰上了新主教赫罗尼姆斯,创作得再多的乐曲也都被认为是应该的。一个在罗马得过金制骑士敕令和赐过金质勋章及“贵族骑士”封号的受过优良训练的作曲家和杰出的钢琴演奏大师,现在却默默无闻地在山城的宫廷乐队里当一个卑微的小职。没有地位,更谈不上前途。利奥波德在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还应该做一次外出活动,这次的主要任务不是演出,而是要为莫扎特在某个宫廷里谋个长久的职位。
主意拿定之后,利奥波德就为自己和莫扎特去向赫罗尼姆斯大主教去请长假。利奥波德原来以为大主教最多在请假期间不发给他俩工资。
可没想到,大主教根本就不同意他们离开萨尔斯堡。这可使利奥波德左右为难起来。
没想到,这时的莫扎特已不是一个惟命是从的小男孩了,他不但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有自己的个性。莫扎特生平第一次采取了自己的行动。
他没有向任何人谈过自己的想法,竟径直走进大主教的屋里,递交了自己的辞呈。这使大主教大大地吃了一惊。这个平时看上去无忧无虑甚至有些轻浮的小孩,现在居然敢公开和他对抗。但惟一可以做的事情只是默不作声地接受辞呈。
莫扎特的举动也使父亲大为惊愕,儿子辞职以后,万一在别处也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儿子辞职了,大主教会怎样处理他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全家人怎么生活下去呢?利奥波德惴惴不安地等了好几个小时,他以为他的命运将是被解雇的。然而大主教却并未解雇他,而是用极其无礼的侮辱性的语言训斥了利奥波德,并命令他必须好好留下干活。
这样的结果对莫扎特来说则是一个喜讯,他终于可以一个人单独出去旅行了。然而,利奥波德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儿子一个人出去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他在路上遇到强盗小偷怎么办?如果他忘了去拜见该拜见的人怎么办?如果他在外面也像这次递辞呈一样使起性子来怎么办?如果他在外面交上了酒肉朋友学坏了,整天跳舞、喝酒怎么办?
如果有姑娘来追求我们的莫扎特怎么办?还有,如果不是姑娘,而是个女人缠住莫扎特,最后没有经验的莫扎特竟然和那个女人干出了丑事,甚至得了某种疾病,那可真是……利奥波德越想越心寒,越想越觉得可怕。儿子一个人外出,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但自己又不能同往,这可怎么是好呢?
惟一的办法当然是由母亲陪同。母亲虽然对孩子的谋职起不了什么作用,可她是孩子身边的一只眼睛,遇到事情她可以向父亲写信,然后父亲再实行远距离控制,写信指使儿子如何行动。
莫扎特对父母的这一决定没有反应,他也许不太赞成,但也没有反对。他当时惟一的愿望是离开这个他曾感到温暖的萨尔斯堡。同时,母亲在身边至少有个可以商量、可以照料他的人。
父亲又四处奔走了,足够的旅费、漂亮的马车、整齐的行李、华丽的衣裳,还有最高级的钢琴,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不,还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你猜是什么东西呢?本来每次外出,都是父亲陪伴,然后由父亲去敲开每一家权贵的大门。这次是妈妈陪伴,她是只能做些家庭琐事的,那么怎样去敲开这些权贵的大门呢?利奥波德做事可想得真周到,他事先已经把要拜见的权贵人物共53人的姓名地址具体的职务开出了一张清单,附录里还有这些人可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人物在巴黎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啊,其中有亲王、伯爵、公爵,还有某某要人的夫人等,直到这时,出门的准备工作才真正就绪了。1777年9月23日,“啪”
的一声鞭响,马车的车轮在大路上咔咔地滚动起来了,爸爸和姐姐随着马车慢慢地尾随着,嘴里不停地向莫扎特说着什么。爸爸则还不放心地摆弄着行李,还不时地关照莫扎特哪一只皮箱里放的是重要的东西。妈妈这时已是潸然泪下,她从未担此重任过,这次她已不是跟随丈夫外出了,而是带着儿子去闯天下了。想着想着,她把头埋到了马车角落的垫子上,偷偷地抽泣着。莫扎特则打开了小车窗,茫然地看着家乡的山峦和教堂的塔尖慢慢地向后移去。
“啪!”马鞭又响了起来,马车的速度显然加快了,随着那声响,爸爸的眼眶里终于也滚出了泪花,他真是“伤心至极,几乎晕倒”,而南内尔则是“哭得那么伤心,我只好想尽办法再安慰她几句”。终于,嗒嗒嗒嗒的马蹄声越走越远,那马蹄声渐渐轻了,但父亲的烦恼却渐渐地重了;伴着那马蹄声,妈妈身上的担子重了;伴着那马蹄声,莫扎特渐渐踏上了他自己的路程。
在路过父亲的老家奥格斯堡的时候,利奥波德的哥哥约瑟夫·伊格奈兹大伯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还是显得非常高兴。大伯的女儿、莫扎特的堂妹想陪他到镇子附近去玩玩,但莫扎特的兴趣却在好酒好菜上。
有一个有钱的年轻的鳏夫加斯纳看到莫扎特很喜欢,于是就相邀一起吃饭。被邀请的除了自己家人以外,加纳斯漂亮的小姨子、教堂的几个乐师也来了。还有格布尔神父居然也赏光出席了。
在席间,莫扎特看到桌上有他很爱吃的家乡的“包肝脏的咸汤圆和浸过醋的高丽菜”,他就狼吞虎咽起来,似乎得到了一次大大的满足。
在席间,莫扎特一面和坐在他左边的神父格布尔讨论着钢琴比风琴有哪些优点,一面却把右手顺着堂阿妹那胖胖的左臂,一点一点地滑进去……堂阿妹虽然感到很惬意,也就默不作声。而他们俩的家长这时又都在吃东西,他们绝不像利奥波德那样对孩子盯得很紧。这可使莫扎特有了趁机**的可能。
酒足饭饱之后,加纳斯提议去附近安德烈亚斯·施泰因先生的教堂里娱乐一下,因为施泰因先生很喜欢乐器,他还正在研究改进钢琴的音质呢。而这一提议也是莫扎特所乐意的,大凡酒足饭饱之后,莫扎特的心情是最愉快的,他这时最好的休息就是娱乐和聊天。
见面之后,莫扎特在施泰因最新改进过的钢琴前坐了下来。然后“视谱弹了当地一位名人贝歇所作的一首奏鸣曲。然后,我用G调弹了在一次小型农民客厅音乐会上弹过的我的第五奏鸣曲(K.283)。最后又弹了一首D调奏鸣曲(K.284),这在施泰国的钢琴上弹起来好听极了……我轻轻一碰它就响起来了,稍微松一下膝盖钢琴的回音就没了……”
莫扎特知道,施泰因的研究不仅在钢琴上,他对管风琴也是十分喜爱的,而且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改进。于是,莫扎特就转身对施泰因先生说:“施泰因先生,我还想弹弹你的管风琴。”“什么,管风琴?像你这样一个伟大的钢琴家,居然愿意在没有强弱音和音色变化的乐器上演奏吗?”施泰因疑惑地问道。
“哦,那算不了什么,在我看来、据我听来、凭我所知,管风琴依然是乐器之王呀!”
“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弹奏,一听他的口气我就知道他想我的管风琴也许只能弹伴奏……没想到我开始弹前奏曲了,开始弹合奏部分了,他微笑了,接着弹赋格曲了。他惊愕了,‘现在我算是彻底信服了,’他说,‘你弹得那么美妙,那当然愿意弹管风琴了!’”这段话是莫扎特在例行的写信汇报情况中的描述。
然而好戏却还刚刚开场呢,莫扎特的琴声却把一个“爱好音乐的”神父吸引过来了。他特意摆起了简短的酒会。
这个名叫埃米利安的神父十分放肆。他老是想开莫扎特堂妹的玩笑。后来,他有点儿喝醉了,就要莫扎特和他一起唱,可莫扎特配上的完全是另一套词儿:“牧师埃米利安,哦,你这个笨蛋,你只能舔舔我的屁股。”就这样压低了声音唱给堂妹听。
爸爸和南内尔知道这事后,笑得前仰后合。然而,笑过之后,爸爸却担心这年轻的孩子如果整天醉醺醺地去唱什么“舔我的屁股吧,你这个笨蛋!”或者跟堂阿妹做出些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来,那他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自己的伟大的事业呢?必须写信好好教训他一顿。
在莫扎特这边呢,开始时他毕竟还未完全能摆脱父母的管束,妈妈老在他身边虽然使他恼火,爸爸唠唠叨叨地告诫更使他生气。在爸爸的一再催促之下,他们离开了大伯的家,来到了曼海姆。
曼海姆是莫扎特熟悉的地方,13年前,就是曼海姆那个出色的宫廷交响乐队让莫扎特大开了眼界。现在,莫扎特又与乐队里的第一长笛手文德林见面了,而且已经建立了亲密的友情。兴之所至,莫扎特写下了二首长笛协奏曲,一首是用G大调写的,一首是用D大调写的(K.313和K.314)。
曼海姆的一批音乐家听说莫扎特又来了,而且不是当年的一个小娃娃了,于是都来请莫扎特去吃饭。其中有朗格、拉姆,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拉夫,特别是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卡纳比希。
莫扎特非常喜欢到卡纳比希家去吃饭,这倒并非因为他家的饭菜特别好吃,而是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罗莎·卡纳比希。乐队指挥卡纳比希也很喜欢这个懂行的少年。莫扎特在卡纳比希家除了吃饭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排满了,他要和卡纳比希一起讨论德国教会的众赞歌如何作曲更为妥当。因为赞美诗原来是由唱诗班唱的,去做礼拜的会众是不唱歌的。但德国宗教改革以后,恢复了全体公众唱圣歌的习惯,所以音乐必须由繁琐的复调体一变而为纯朴的和声体。那么旋律就必须适应这种改革。莫扎特还要和卡纳比希讨论经文歌、素歌、受难曲等的演奏技巧。
除了这些,莫扎特就要和罗莎胡诌甚至于些只有两人才知道的不虔诚的事。为了回报罗莎的热情,莫扎特还为罗莎写了几首奏鸣曲。少男少女之间如果有了这一类的事情掺和进去了,那么,再多的时间也不会嫌多的,也是不够用的,而且越到深夜越有滋味。这一段时间,对于其他朋友的邀请,莫扎特也很少赴约,他几乎每天每夜都在卡纳比希的家里。
大凡年轻人陷入了这样的泥潭往往是不能自拔的。莫扎特又少不更事,父亲又远在故乡,鞭长莫及,母亲的劝说莫扎特根本是充耳不闻。
这样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然而,有一天,莫扎特在回顾这次外出的任务和成绩时,他突然感到时光飞逝自己却一事无成。他越想越觉得惭愧,越想越觉得必须悬崖勒马,于是,他拿起了笔,在信纸上写道:
我,莫扎特,对我前天犯过的错误表示深深的忏悔。那天我直到半夜12点后才回家,从10点起到上述时刻为止我都待在卡纳比希家里。在场并和我做伴的有:卡纳比希、他的妻子和女儿罗莎、沙兹梅斯特先生、拉姆和朗格,我不断地——不是严肃地、而是轻浮地——胡诌诗歌。而且写得很下流,讲的是粪便、排泄物和舔屁股(在想象和言谈中)——可不是在行动上。但是,如果不是罗莎·卡纳比希激我,如果不是她那么下流地挑逗我的话,我是决不会表现得那么不虔诚的。我必须承认,我当时是玩得非常高兴,但随即我又从心底里对所有这些罪孽和过错表示深深的忏悔;并且,为了有机会经常地悔罪,我决心不断改进我已经开了端的邪恶的生活方式。
出人意料的是,父亲对这封信却满不在乎,反倒喋喋不休地责骂母子这件事做错了,那件事没处理好,这反而引起了儿子极大的不快。
面对丈夫的责难,安娜·玛丽亚只会默默地发愁。
那天,莫扎特有几首奏鸣曲要抄写,卡纳比希就把莫扎特领到一个名叫弗里多林·韦贝尔的抄写员那儿。这个倒霉的韦贝尔只在宫廷歌剧团里干些抄写、舞台提词和一些杂活,他所获得的钱真是少得可怜,然而,正是这个人,此后却和莫扎特的生活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韦贝尔的第二个女儿阿洛西娅已经是歌剧团里的一名演员,所以她的歌声一下子把莫扎特真正镇住了。莫扎特本能地感到,他应该为阿洛西娅写一部歌剧,适合于阿洛西娅演唱的真正的歌剧,于是,他又回到了真正的音乐创作的生活中去了。
而这时的卡纳比希和曼海姆宫廷交响乐队的第一长笛手文德林却一直想为莫扎特谋个宫廷室内乐作曲家的职位。他们想通过宫廷官员萨维奥里伯爵在选帝侯情绪好的时候去拜见选帝侯。萨维奥里表面非常热情,他提议让莫扎特把所有惊人的才能以及得过的大奖都点滴不漏地写出来,然后他再去和选帝侯先打个招呼,说几句好听的话,然后嘛,再把莫扎特引见。然而,莫扎特却迟迟没能见到选帝侯。
对于此事,父亲又一再地写信催促,而莫扎特则认为,在曼海姆、巴黎、意大利,人们对音乐都有一种偏爱,对一个已经有很大成就的年轻人来说,在乐队里谋个职位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于1777年11月8日给父亲写了一封极其简单但却很自信的信:
我最敬爱的父亲:
我既非诗人,亦非画家。我不能用诗句或色彩来表现我的感情和思想,但我能用声音来表现,因为我是音乐家。
我所敬爱的父亲的乖儿子
沃·莫扎特
在一天的宫廷音乐会上,终于有了选帝侯的答复。那天,萨维奥里伯爵也在音乐会上,可他者躲着莫扎特。莫扎特就故意走到他的面前,萨维奥里伯爵看到莫扎特已站在眼前,抖了抖眉毛,耸了耸肩膀。
“怎么,还没有答复吗?”莫扎特问。
“实在抱歉,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萨维奥里摊了摊手,这次他再也不说选帝侯出去打猎了、出去聚会了、出去游览了。
“好吧,可是选帝侯完全可以早一点告诉我的。”莫扎特这时已经很释然了,“选帝侯仁慈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我,虽然不怎么及时,但我还是要请求您向他表示我的谢意。您可以请他相信,如果他雇用了我的话,他决不会因此而后悔的!”
“喔,对于这一点,我可能比你更确信。”到这时,萨维奥里伯爵仍对莫扎特显得非常的相信。
莫扎特一言不发地来到文德林的家里,文德林已猜出了事情的大半。莫扎特把拳头捏得紧紧的,脸涨得通红:“这个伯爵只能舔我的屁股!”
文德林也从椅子上跳起来骂道:“这个猪猡!”
3. 格林用计赶走莫扎特
曼海姆的希望已经像个空中飘浮过一阵的肥皂泡似地破灭了。日用的支出显得更紧张了。莫扎特只得给母亲找了间能搭伙的便宜的小屋子先住下来。他自己则住在一个枢密官先生的家里,而饭则在文德林家里吃。
然而爸爸又来信了,“你要和一个枢密官先生住在一起,而让妈妈一个人单住,这一点我决不会同意。只要妈妈还在那里,你就必须留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外出的时候,你不能、也不准自己跑开,把她单独留在陌生人中间。不管屋子多么小,也得放下你的一张床!”
利奥波德的这一意见让枢密官泽拉利乌斯先生知道了,他主动提出,母子俩都可以住在他家的小屋里,并提供燃料、灯光和母亲的饮食。
莫扎特则仍然可以到文德林家用餐。作为交换,莫扎特必须给枢密官的女儿上课。为了生活和筹集旅费,莫扎特还得给罗莎·卡纳比希和一位荷兰军官上课。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暂时还无法告诉父母的,那就是莫扎特已经爱上了韦贝尔的二女儿阿洛西娅,他想留在曼海姆,他不想去巴黎,但父亲却一再来信催促,“这就去巴黎,你应该到伟人中间去寻找你的位置!”为了这事,儿子开始和爸爸的意见有了分歧;为了这事,儿子开始和妈妈拌起嘴来,而且裂缝越来越大了。
父母之命是无法违抗的,拖了一段时期后,1778年3月22日,经过了10天的密不透风的马车旅程,莫扎特母子终于到达了巴黎。
巴黎当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的前夜,路易十六并没有他的父亲路易十五有决策能力,他的王妃也把王冠当作一种装饰而不意味着责任,她甚至用当时很珍贵的大理石制成饲料桶,去让人给牲口喂食。这些宫廷贵族还认为如果用自己的双脚走路,那是一种不应有的耻辱。莫扎特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在这样一些贵族面前,他的处境也是可想而知的。
长期的演出生活,虽然也使莫扎特变得比较时髦,但是和那些巴黎的花花公子走在一起,人们就明显地感到莫扎特有些呆头呆脑、没有生气了。对于刚到巴黎的生活,莫扎特在信里这样告诉父亲:“感谢上帝,我过得还算凑合,可我经常感到我的生活没有节奏,也没有意义。我既不狂热,也不冷漠——对什么事都高兴不起来。只有想到您,我最亲爱的爸爸,还有我的姐姐,你们都健康,想到我是个正直的德国人,想到即令我有时不说话,我至少还可以按我自己的念头去想,我才感到有了依靠,有了激励。”
为了在巴黎谋个好职位,父亲事先开列的那张写有巴黎最显赫的53个人姓名的名单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可以一家一家地去缠住他们,请他们引见宫廷贵族,或是介绍可能出钱资助的高官显贵。然而,这张开列有巴黎最显赫的53个人姓名的名单又终于没能派上用场。因为他们对那个14年前穿着小巧玲珑的宫廷服装,在镀金的羽管键琴上弹奏优美的小步舞曲的6岁的小家伙的事情早已忘却,他们和世上所有的贵族一样,也许10年前的一条爱犬还能引起他们的热泪,眼前的一个音乐家算得了什么。莫扎特感到,14年后的法国人已经变得“态度近于粗鲁放肆,傲慢得令人厌恶”了。
莫扎特又不愿意为了谋个好职位而摆出点头哈腰、笑容可掬的样子,他只是每天向上帝祈祷,“如果这是上帝神圣的意志,那它一定会实现;如果不是,我也死了心了。至少我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格林的推荐信终于起了作用了,德·夏博公爵夫人同意莫扎特于一星期之后去府上拜访。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举动或回音。
在一间没生火的屋子里等了半小时。最后德·夏博公爵夫人总算进来了。她极其礼貌地向莫扎特致了问候,请莫扎特凑合着弹弹她的钢琴,说只有这一架还可以将就了。莫扎特说:“可是现在我弹不了,因为我的手都快冻僵了。”莫扎特请求让人领莫扎特到一间生了火的屋子里去。随后,她就和一大批先生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画起速写来了。这下害得莫扎特等了整整1个小时。门和窗户都大开着,这下不光是手,连莫扎特的全身和脚都冰凉了。头也开始痛起来。屋里静寂无声,莫扎特冻得浑身发抖,头又痛,心烦意乱,真不知如何是好。脑子里一直在打着转转:
要不是看在格林先生的份上,我现在拔腿就走……
这样的拜见名人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对音乐到底有多少兴趣,他们会把兴趣放到莫扎特的钢琴上来吗?即使他们对钢琴对莫扎特都有兴趣,他们会为莫扎特安排或推荐称心的职业吗?莫扎特疑惑了。
再说,这些人又都有几套房子,如果他们住在郊外,那就给莫扎特出了个大难题,走路吧,实在太远——要不就是路上污泥太多,巴黎的肮脏就别提了。至于坐马车——那就得每天花上四五个利弗尔,可这却往往是一无所获——你去拜访,人家表示谢意,仅此而已。他们请我在某月某日去演奏,我弹完了,他们说句:“噢,真是天才,真令人不敢相信,真是棒极了。”——于是“再见”!
然后,莫扎特回到旅馆,向母亲打个招呼。扑到床上,把头埋在枕头里哭上半天,再翻过身来,在黑暗中躺了很久很久。
那天,他想想这样的处境真有些恼火,但怎么办呢?最后他只能再在给父亲的信后写上几句,作为自己当时的一种感情宣泄:
好吧,我既然到了这里,就得为了您的缘故再忍耐下去。我每天都祈求上帝给我力量,使我能在这里坚强地熬下去……但我请求您,亲爱的爸爸,在这同时也尽您的最大努力让我去一趟意大利,经过这一段的苦熬之后,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恢复生活的勇气……
然而,利奥波德却有他的考虑,他感到还得由他自己出面,儿子的事情也许会有些眉目。于是,他又连夜写信给那个曾经很欣赏莫扎特的帕德尔·马蒂尼神父,要他为莫扎特谋个职位,如果没有可能的话,至少给莫扎特出些主意。然而,这封信却如石沉大海,根本连个回信都没有。
这期间,莫扎特倒是在凡尔赛宫找到了一个管风琴师的职位,说好工资2000利弗尔,条件很简单,只要一年中保证有6个月时间待在凡尔赛宫就可以了。但莫扎特考虑以后,却推辞了。父亲知道这事以后,认为儿子真是疯了,他把担任这一职务的全部好处都用长长的单子罗列了出来,急急地寄给了莫扎特,但莫扎特却把格林也说莫扎特的做法是对的这一说法告诉了爸爸,并回信说:
我向来不愿意去凡尔赛宫,我请教了格林男爵和其他几个最亲近的朋友,他们也都同意我的想法。工资太少,况且又只当个管风琴师!我是很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但决不能低于乐队指挥,而且工资要优厚。
由于一直没找到称心的职位,格林也渐渐显示出对莫扎特这个德国乡下佬的不耐烦情绪来,他甚至不愿当这个固执的孩子的教父了。格林的这一态度虽使莫扎特非常愤怒,但他却又无可奈何,6月19日下午,那天的天气又非常炎热,莫扎特从格林家出来,懒洋洋地回到旅馆。
莫扎特知道,母亲最近一星期来身体一直不太好,他想,这也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吧,但前几天母亲似乎已经能起床了。然而,今天当他回到旅馆时,又见母亲躺在了床上。
“妈妈,你怎么了?”看到母亲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莫扎特忘了冒着炎热,刚从阳光下回来的劳累,匆匆地脱去外衣,就跪到了母亲的床前。
母亲见到儿子回来,似乎想坐起来,但试了一下以后,她好像又改变了主意,又慢慢地躺下去,侧身向着儿子说:“不要紧的,也许是天太热了,我休息一会就会好的。”
莫扎特跪在床前,顺手抚摸起母亲的手掌来。哟,母亲的手怎么这么烫呀,而且又干燥又无力:“妈妈,你还发着高热,你怎么啦?”
看着儿子那种焦急的神情,母亲平日里对莫扎特不太融洽的怨恨似乎也消除了,她喃喃地说:“说真的,其实我这次病得很厉害!”
“那么我去请个医生来吧!”
“不,我不要那些给人吃毒药的法国人给我看病,不要请医生……
我,会好的……”母亲说着,打了一个寒颤,其实,她自己知道,“会好的”三个字她是在寒颤中抖着说出来的,所以这三个字的本来含意就更明显了,这使莫扎特更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执意要去请医生,可母亲也执意不允许。
第二天,母亲的神情比前一天更疲乏了,可当莫扎特说要去请医生时,母亲还是不肯,最后,经不起莫扎特的反复劝说,母亲才答应等她的好心的邻居、德国人海因那来了以后再说。海因那说是邻居,其实住得也不近,只是他也是德国人,经常来旅馆和安娜·玛丽亚聊聊天,海因那的妻子也经常陪着安娜·玛丽亚上街买些东西。莫扎特他们住在旅馆以后,海因那夫妇其实成了安娜·玛丽亚惟一可信的伴侣。
然而,已经两天了,可海因那夫妇还没有出现,莫扎特看看母亲病得实在厉害,就要请人来帮忙为母亲看病。可母亲总说要等海因那夫妇来,她不愿让法国人看病。第三天,海因那夫妇终于出现了。一看母亲病重的样子,海因那也不由地着急起来,他吩咐莫扎特用冷毛巾敷在妈妈的额头上,然后他自己匆匆地去请德国医生了。海因那出门以后,母亲的神情似乎平静了些。为了让母亲更舒服一些,莫扎特还不时地用凉水为母亲润润嘴唇。还反复地念一些母亲想听的祈祷文。
傍晚时分,海因那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大声嚷嚷:“好了好了,医生请到了!”然后,他走到玛丽亚的床前,问玛丽亚感觉怎样?可是莫扎特只见母亲莫名其妙地看着海因那,然后向海因那摆了摆手,再拍拍自己的耳朵。
“妈妈,你听见海因那先生对你说的话了吗?亲爱的妈妈,你听到了吗?”莫扎特从床边俯下身子对着母亲的耳边大声嚷嚷,可母亲仍然毫无反应。母亲确实失去听觉了。
这时的莫扎特简直像失魂落魄一样,他只是在小小的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着,对他来说,除了不停地走动,不停地祈祷之外,他简直什么办法也没有。现在堆一的办法就是等明天早晨德国医生的到来。
夜深了,妈妈还在床上轻声地呻吟着;夜深了,莫扎特也还无法入睡,他心思重重地和衣靠在床边,手里拿着宫廷中赏赐给他的表,不时地看着时间,盼望早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