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莫扎特章节目录 > 第八章 只比手工艺人强一点点的音乐家

第八章 只比手工艺人强一点点的音乐家(2/2)

莫扎特作者:莫扎特 2017-02-13 11:46
善良的心,她倾心爱我,我也倾心爱她!您说我还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妻子吗?

    还有一件事必须告诉您,那就是在我辞职的时候我还没有爱上她。只有当我住在她们家,受到她的亲切照顾和帮助时,我才对她产生了爱情。正因为如此,我只希望自己能有一笔小的固定的收入(幸运的是,这笔收入的前景非常令人乐观),然后我将请求您允许我来拯救这个可怜的姑娘,也就是拯救与她休戚与共的我自己。我想还可以说,这样才能使我们大家都得到快乐和幸福。

    莫扎特对康施坦莎是写了不少赞美的词句,可利奥波德对凯西莉娅的一家还是有想法的,所以他也不会赞同这门亲事。而在莫扎特这一边,凯西莉娅则对他采取了步步紧逼的政策,并逼着莫扎特写下保证书,利奥波德在萨尔斯堡又听到风声了,于是儿子不得不写信立即给予说明具体的情况:

    我在一份契约上签了字,保证在三年内一定和康施坦莎·韦贝尔小姐结婚,如果我改变主意(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她们就有权要求我每年付给300个弗罗林的损失费。说实在的,签这份东西是再也简单不过的事了,因为我永远不会抛弃她,也根本不会付那300个弗罗林;假如我坏到了变心的地步,那么,花上300个弗罗林就可以逃之夭夭,当然是令我庆幸不已的好事了;但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康施坦莎的自豪感肯定不会容许自己被轻易地买进卖出的!可您知道那个委托人刚一走,这个品德高尚的姑娘就干了什么?她向她妈妈要来了那份东西,对我说:“亲爱的沃尔夫冈!我不需要你的书面保证,我相信你的话,瞧!”她把那张纸撕了个粉碎!

    然而,利奥波德还是没有同意这门亲事。

    保证虽然撕碎了,可莫扎特却想着要早点与康施坦莎结婚。结婚就得用钱,到哪里去弄一笔可观的钱款呢?给人上课,创作,不停地工作,他每天一直要工作到凌晨1点。

    每天早晨6点,我的‘美容师’就来叫醒我。7点钟时我已穿戴停当了。10点钟左右,我必须到冯·特拉特纳夫人家去上课。11点去鲁拜克伯爵夫人家上课,两家都是每上完12次课给我6个金币。

    同时,我还想告诉您,皇帝最近在一次进餐时对我作了极高的评价,最后他说‘他无疑是个天才!’而且,昨天我还去皇宫演奏了呢!

    上课演奏虽然辛苦,可收入也是可观的。

    另外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为了迎合人民的愿望,积极发展本民族的歌剧,1778年他成立了维也纳民族剧院。有了剧院,当然要有新的歌剧,有人就来找莫扎特,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德国歌剧。莫扎特就以土耳其的爱情故事作为素材,准备写作这部新歌剧《后宫诱逃》(K.384)。

    想到此剧的成功,也就有了结婚的费用时,莫扎特工作更有劲了。

    可是,正当莫扎特埋头创作的时候,有人说康施坦莎在被一个小伙子用尺量小腿。这使莫扎特非常地失望,自己的小情人性格是轻浮了点,还老想着玩,可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呢?

    然而,康施坦莎听了莫扎特的责问反而噘着嘴,显出一脸的不高兴:

    “这不过是一种游戏呀,失败者受到一点小惩罚,这在我们这里是很流行的呀!”

    可莫扎特有他的是非和荣辱标准:

    哪个爱惜名誉的女人也不会这么干的!……要玩,首先得考虑许多问题,除了好朋友或者熟人之外是不是还有别人在场?我到底是个孩子呢还是个已经成熟了的姑娘?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要问一下‘我是不是已经订婚了?’但更主要的是,别去学那些地位高于我的人。别看男爵夫人自己也允许别人量她的小腿,可那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她风流俊俏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也不会唤起别人的**了。再说,她喜欢谁就是谁,根本不在乎那人是男是女。我希望,亲爱的朋友,你永远也不要向往她那样的生活,即使你拒绝当我的妻子也应该如此。如果你是出于无奈才参加这个游戏的……看在上帝的份上,那你也可以拿过丝带来自己量小腿(我就看见许多有自尊的女人这样做的),而不应该让一个男人!唉,只要有别人在场,连我都不会这么量你的,我肯定会把丝带交到你的手里的!

    说莫扎特自私也罢,说莫扎特封建也罢,看来莫扎特在那个社会风气比较淫荡的圈子里,却能以正压邪,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1782年7月16日,德国第一部喜歌剧《后宫诱逃》正式上演了,而且剧中的女主角被允许定名为康施坦莎。前二次演出,剧场内嘘声不断,可他们还是压不过咏叹调演唱时观众的高声喝彩声,最后,那些阴谋者逐渐地散去,转而去危害别人了。

    《后宫诱逃》的大获成功,使莫扎特又在考虑一个新问题了。为了所爱的姑娘,为了她的名誉,为了莫扎特自己的健康,为了摆脱父亲的管束,为了过上美满的家庭生活,结婚是势在必行的事了。然而父亲对莫扎特的哀求仍然是不理不睬,这使莫扎特也只能听其自然了。正当观众在欣赏着歌剧《后宫诱逃》,高兴地想向莫扎特贺喜时,可莫扎特早已来到了康施坦莎居住的神目旅店,莫扎特在窗下扔下了一颗小石子,然后把康施坦莎“诱逃”了。

    1782年8月3日莫扎特26岁时,他与康施坦莎订了婚约,婚礼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4日,在维也纳的修德芳教堂里举行。然后莫扎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我就在上帝面前和我心爱的人订婚了。当时我想到您一定会同意的,那样我的心就感到了宽慰……没有别的人来参加婚礼,只有她妈妈和她的小妹妹、担任她俩的受托管理人和监护人冯·托瓦尔德以及女方见证人冯·策托,我的见证人吉洛斯基。正式宣布我们俩结为夫妇的时候,我们双双流下了眼泪。

    在场的每一个人(甚至连牧师在内),看见我们流露出来的深切感情,都不禁潸然泪下。冯·沃尔德斯塔登男爵夫人请大家吃了一顿晚饭作为结婚宴会。这宴会远远超过了一般男爵家的排场,简直有王侯贵府的气派了。

    几天以后,莫扎特却收到了父亲的两封来信,一封信是父亲表示同意结婚的证明,但信里却流露着一种怒气。第二封信却表示:与儿子以及新娘在经济上就此一刀两断。信上也没有说他永远不见儿子儿媳,也没说要不要儿子再写信给他,反正,老人对此是痛苦的,而且是无可奈何的。

    由于莫扎特原先打算把结婚作为一种摆脱,但家里又都持不同意见,所以后来莫扎特把他的结婚称为“神目诱逃”,在写了《后宫诱逃》后不久于神目旅店“诱逃”了康施坦莎。原先那种忐忑不安的情绪,在“诱逃”成功后,一切似乎都平静了,而且还充满了亮色。

    “神目诱逃”成功了,莫扎特对人说:“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后宫诱逃》成功了,莫扎特的名字在维也纳打响了,欢乐的黎明踮起了脚尖,已经站在雾漫漫的山头了。结婚似乎为莫扎特解决了一切困难,结婚确实也不失为一种灵丹妙药。而莫扎特已经把阳光引进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