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莫扎特章节目录 > 第十二章 天才的火焰再次闪烁

第十二章 天才的火焰再次闪烁

莫扎特作者:莫扎特 2017-02-13 11:46
    1. 我要创作自己民族的歌剧

    早在14岁的时候,莫扎特已经在意大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他还立志,要将意大利风格和德国式轻歌剧结合,从而开创歌剧历史的新纪元。不久,莫扎特在米兰亲自指挥了他的《防毒剂》和《海洋之王》两部歌剧的演出。

    1782年,莫扎特把康施坦莎从神目旅店“诱逃”了。但结婚之后,莫扎特夫妇就轻率地搬了一次家。还算好,小石匠旅社的老板冯·韦茨拉男爵待莫扎特夫妇不错。第二年年初的一个晚上,莫扎特到韦茨拉男爵家参加一个晚会。正当人们交谈得热烈时,韦茨拉却把一个皮肤黝黑、神情古怪的男子介绍给了大家。虽然此人只比莫扎特大了8岁,可无论说这人多大年纪,都会有人相信。然而此人的穿着绝对地华丽而讲究,莫扎特那天穿着最好的礼服大衣,还在缎子背心上挂了两条表链,但在此人面前仍显得黯然失色。

    韦茨拉向莫扎特介绍:“这位是新来的宫廷歌剧诗人——意大利的罗伦佐·达·庞蒂。”

    对于罗伦佐,莫扎特是早有所闻:罗伦佐是在教会的熏陶下长大的。

    后来,他虽然当了教士,但邪恶的思想使他在欧洲中部干了一连串的坏事,使欧洲大陆上所有的首都都向他关上了大门。后来,他又靠着经营农场、酿制白兰地和经营杂货等发了财。罗伦佐的知识相当渊博。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短暂的交谈,使莫扎特感到罗伦佐确实是一个很特别很有吸引力的人。

    对于罗伦佐,结识莫扎特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26年,罗伦佐曾经在美国纽约出版过一本书,在书中他回忆那个晚上对莫扎特的印象:

    莫扎特的天才也许为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一切作曲家所不及,但由于他的对手们百般刁难,他一直未能在维也纳施展他无比的才华。他默默无闻地住在那里,就像一颗无价的宝石被埋在泥土里一样,无法放出他璀璨的光彩。正是由于我的坚持和执着,欧洲和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才得以欣赏到了这位天才人物优美的声乐作品。每当我想起这一点,一种欣喜得意的心情油然而生。由于偏见和忌妒心理,许多记者和报纸编辑、特别是莫扎特的传记作者们都不愿将这一荣誉归为一个意大利人;然而,整个维也纳、德国和波希米亚,以及萨克莱等地所有认识他和我的人、他的全家、更重要的是韦茨拉男爵——莫扎特的天才火焰正是在他家里最先闪烁出来的,全都能证实我的话完全属实。

    这一时期,莫扎特为了餬口,杂七杂八地写了一些专为音乐会演出用的作品,其中有一首钢琴四重奏(K.478)、一首协奏曲(K.482)、一首奏鸣曲(K.481)以及二首大合唱(K.483、K.484)。在创作了歌德的《紫罗兰》等一些优秀歌曲之后,莫扎特不仅探索着歌曲创作的规律,更在探索一条通往崭新的歌剧新纪元的道路。

    一天,莫扎特在自己的小图书馆里找到了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已经不止一次地阅读这部喜剧了。这部喜剧是博马舍1778年写的,又名《狂欢的一日》。它是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塞维勒的理发师》,第三部是《有罪的母亲》。读着读着,莫扎特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可是刚笑过一会儿,他又抿着嘴沉思起来,后来又皱起了眉头,一手支撑着长了一头金发的脑袋。但过了一会儿,莫扎特又哈哈地笑起来了。这时,正好罗伦佐来找他。看到莫扎特那种喜怒无常的情景,罗伦佐还以为最近心情不佳的莫扎特发生了什么问题了,就站在莫扎特的面前端详着莫扎特的表情,也不与莫扎特打招呼。而莫扎特发现罗伦佐这样端详自己,倒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急忙站起身来,对罗伦佐说:“怎么,该不是又到阎罗那儿去了回来吧,所以这么阴阳怪气的。”

    “噢,我倒怀疑你到无常鬼那儿去过了,所以这样喜怒无常的。”

    罗伦佐也回敬道。

    莫扎特指了指椅子说:“好了,也别斗嘴了,你先坐下,我正有事和你商量呢!”然后他又大声地把女仆叫来,并对进来的女仆说:“快,拿着这钱,去饭馆里买些酒来,记着,要买滚烫的!”然后莫扎特又对罗伦佐说,“听说皇帝为你撑腰,而反对那些搞阴谋的人,是吗?”

    “当然,因为搞阴谋的人总是要失败的!”罗伦佐摇头晃脑地说着。

    “好了,我跟你商量一件事,《费加罗的婚礼》我是看了好多遍了,可是这个剧本一直遭到路易十六封建王朝的禁演,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可做些什么文章?”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改写成一部歌剧呢?”

    “好倒是好,可皇帝那儿怎么办呢?”莫扎特有些担心地说。

    “这个不成问题,我全包了!”罗伦佐拍了拍胸脯说。

    “你要为这事去请求皇帝的许可吗?”莫扎特有些疑惑地说。

    “现在还不行,我们先把歌剧写出来,以后再考虑许可的事情。”

    “这不是很冒险吗?”莫扎特说。

    “对的,但我们先把那些脏的东西去掉,再在音乐上做些文章,这不就行了吗?”

    “嗨,这倒是个绝妙的主意,我们今天晚上……不,现在就干,”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然后,他们又把韦茨拉找来,“我决心写一部歌剧,一部最好的歌剧,即使因此而破产也在所不惜。”莫扎特决心大干一场了。

    “破产了我顶着,不过,我当然不希望破产,我们会成功的!”韦茨拉在经济问题上腰杆子是比较硬的。

    “感谢你的慷慨,不过,现在还是别先说破产什么的,我们先要把本子悄悄地写出来,然后求得皇帝的准许,万一失败了,那么只好拜倒在你的门下了。”罗伦佐说。

    “来吧,”韦茨拉说着,斟满了三杯滚烫的白兰地酒,“无论成功失败,这件事我们干定了,当然,我只会做后盾,为了你,莫扎特,为了你,罗伦佐,为了我们的《费加罗的婚礼》,干杯!”

    “干杯!!!”三个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当三杯热酒下肚以后,莫扎特和罗伦佐就开始了《费加罗的婚礼》的构思。

    由于罗伦佐手边还有一部歌剧《阴郁》没有完成,如果等到这部歌剧完成,那么一种激情也许就冷却了。出于罗伦佐意料之外,剧院的马尔蒂尼听说是和莫扎特一起编歌剧,竟然同意可以推迟《阴郁》的交稿日期。

    于是,莫扎特、罗伦佐就完全埋头于《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了。

    每隔一天或二天,罗伦佐就把一部分歌词拿到莫扎特家里,而莫扎特则每天站在他的高脚书桌前,两条瘦瘦的大腿交叉着,他的一只手按着五线谱稿纸,一只手拿着鹅毛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划划,有时还抬头望望窗外,嘴里发出阵阵歌声。罗伦佐写歌词的速度有多快,莫扎特谱曲的速度就有多快。

    莫扎特写得实在太累了,他的腿站得发酸了,可他总偏爱这种姿势;他的手指因握笔而痉挛了,可他没有时间去活动一下手指;他的背本来已经因长期的伏案而弯曲了,现在则更弯了。每当吃饭的时候,他的手已无法听从使唤,所以只能坐着,他无法切下眼前盘子里放着的肉块,康施坦莎只能帮他来切肉。喝汤了,可莫扎特痉挛过的手指无法握住汤匙,于是,他就端起盆子来喝汤。那一年,莫扎特才30岁。才30岁啊,可他为事业献出的已很多很多,以至他的背都似乎被压弯了。

    在创作《费加罗的婚礼》的时候,除了劳累之外,莫扎特还担心,皇帝最终会不会同意让此剧上演。即使同意上演了,那歌剧团里的演员又都结帮成派,台前幕后不时会掀起阵阵浊浪,如果最终还是不能上演,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莫扎特发誓:如果这个歌剧不能上演,他就要把歌剧的总谱付之一炬。“我可不是开玩笑,这部歌剧凝聚了我多少心血啊,我宁可亲手把它毁掉,也决不让那些该死的毒蛇把它窒息在摇篮里!”莫扎特谈起此事时曾斩钉截铁地向罗伦佐说。

    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又是一个夜深人静的子夜,莫扎特还在灯下谱写着乐谱。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色,雄鸡的鸣叫声已催促着人们起床了,可莫扎特还没有睡觉,今天,是他谱写《费加罗的婚礼》尾声乐谱的时候,这对莫扎特来说真是太兴奋了。终于,最后一个音符从他的笔下写出。这时,一轮鲜红的旭日也正一跃,跳上了东方的地平线,并照进了莫扎特的窗口。“完成了,我终于完成了‘费加罗’的最后谱曲工作!”莫扎特这时才感到从来没有这样累过,从来没有这样渴过,从来也没有这样瞌睡过,他真想好好地睡上几天,以弥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损失。然而,他又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他一下子跑到了康施坦莎的床头,把熟睡中的妻子唤醒:“施坦齐,亲爱的,完成了,我终于完成了……”这使睡眼朦胧的妻子感到有些茫然……

    第二天,轮到罗伦佐了。刚过了中午,罗伦佐就冲进了莫扎特的屋子:“成功了,成功了,我办成了……”

    “什……什么……”莫扎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我们的歌剧,皇帝他已下——了——令……”罗伦佐气喘吁吁地急着说。

    原来,罗伦佐为了歌剧的事已去找过约瑟夫皇帝。

    “我不是刚下过令,不准德国剧团上演吗?”约瑟夫说。

    “现在的剧本已经删除了一切有辱视听的东西,而由莫扎特根据剧情的发展,配上了最恰当不过的音乐,依本人愚见,”罗伦佐显出一种十分兴奋的姿态说,“这部歌剧的音乐真是极其优美,令人陶醉啊!”

    “好,既然这样,那就把总谱交给抄写员吧,然后把整个剧本送到皇宫里来……”约瑟夫说。

    莫扎特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多少天来的担心已经冰释了,他太高兴了,拉起罗伦佐的手随便地唱起了《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句歌词:“你是否知道什么是爱……不要再做情郎,这爱情是多么迷……”莫扎特边唱还边和罗伦佐拥抱着转起了圈子。可正当他们唱了一半时,莫扎特的屁股“嘭”地一下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打了一下,噢,原来是房门打开了,那房门正好打在了莫扎特的身上:“奉皇帝陛下的命令,请莫扎特、罗伦佐马上进宫……”

    “啊,快,快!施坦齐,”莫扎特大声叫着跑向施坦齐的身边,“快把我的宫廷礼服拿来,要全套的,还有那条新的尖饰带,我要把《费加罗的婚礼》送到皇帝那儿去……”

    2. 反封建的《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原来只是一个喜剧剧本,但经过罗伦佐和莫扎特的改编配以音乐,就显得更加吸引人了。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剧情是这样的:阿勒玛维华伯爵是法国安达卢西省的首席法官,他虽然与妻子罗丝娜结婚3年了,但却没有改变他那轻浮淫邪的本性,并偷偷追求起妻子的第一使女苏珊娜。他企图趁苏珊娜与自己的随身仆人费加罗结婚之际,偷偷赎回他曾经宣布放弃的贵族特权——初夜权,即婚后的第一个晚上要与伯爵同床。然后伯爵答应给苏珊娜一笔结婚费。

    医生霸尔多洛听说费加罗要结婚,想起了年前受费加罗捉弄,想来报复。而伯爵的女仆马尔斯琳以前跟霸尔多洛生过一个私生子,如今她又想把自己喜欢的费加罗从苏珊娜身边夺过来。

    费加罗知道罗丝娜对丈夫的荒淫无耻深感不满,于是就在苏珊娜的帮助下,把罗丝娜争取到了自己的一边。费加罗又把原先被伯爵利用来反对自己的霸尔多洛、马尔斯琳等人拉到了自己一边。

    伯爵利用自己的权势,把花园幽会的纸条偷偷给了苏珊娜,想诱逼苏顺从。而苏珊娜则把纸条给了罗丝娜。

    铺下一层银白色月光的花园大树下,伯爵看到苏珊娜准时赴约,认为苏珊娜真是有情有意,感到喜出望外。伯爵大人拥抱着苏珊娜,说着情意绵绵的心里话:“多么细嫩、多么柔润的皮肤啊,我的妻子的缺点就是没有你这样美丽的手、没有你这样健美、这样丰润的胳膊、没有你这样秀丽、这样灵巧的手指……”

    正当伯爵想把言语化为行动时,一阵哄笑把伯爵吓出一身冷汗,接着从假山后面走出了费加罗和穿着罗丝娜衣服的苏珊娜以及众人,伯爵只能向他身边的“苏珊娜”求饶了,原来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征服的却是穿上苏珊娜衣服的罗丝娜。

    费加罗和苏珊娜终于在那狂欢之夜缔结了美满的姻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