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爱国的亿万富豪(2/2)
《休斯》作者:休斯 2017-02-13 11:46
耸立在那里。
尽管战时生产局局长纳尔逊和商务部长强斯支持和重视KH1型水上飞机的研制工作,但是,美**方经常对战时生产局的权威提出挑战。
它建立的供应处、订货局之类军事机构,不断破坏战时生产局的权力。
相互之间矛盾重重,冲突迭起,给安排和协调军用物资及武器生产造成不少浪费和混乱。霍华德·休斯全力以赴进行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终于成为战时生产局和军方相互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由于原材料缺乏和资金不足而几度停工,静悄悄地搁浅在庞大的木结构车间里。
霍华德·休斯竭尽全力,好不容易由个人筹措700万美元投入KH1型水上飞机的设计和试制工程,结果连用来制造一架样机的资金都不够,更何况政府下达的完成三架KH1型的任务。看来,包括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内的许多权威人士企盼已久的KH1型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无法问世了,这的确是很令人惋惜的。
4. 制造大型飞机的先驱者
直到二战结束后,到了1946年6月,KH1型水上飞机的试制工程才总算有了较大的进展,它的机体、两个机翼和8个引擎基本完工。
霍华德·休斯指示把这些巨大部件从车间运往约50公里外的海边,仅机体和机翼就重达200吨,机翼全长96米,引擎也非常笨重,运输这些庞然大物,真是谈何容易。
后来,总算找到了一家运输公司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其运输费也相当惊人,花了8万美元,当时令人咋舌不已。好些平板运输车辆相互衔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前所未有的飞机部件装运完毕。
在运输车队沿途经过的公路上,往往需要事先把电线剪断,两旁拦阻的树也被通通拔掉,有时甚至还要临时铺路搭桥。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站在车队两旁呐喊助威,热闹非凡,仿佛当代的人们观看世界著名的汽车越野拉力赛一般。
KH1型水上飞机的所有部件,都运到海边的港口上,再由几台大型起重机把它们吊起,安装在海面上高约10米的船坞上,准备下一阶段的制作和装配。
KH1型水上飞机的整个设计和试制工程耗资巨大,断断续续进行了5年之久,在美国引起企业界、政界和军方不少权威人士的非议,有的人甚至指责霍华德·休斯欺世盗名,故弄玄虚,简直是在进行没完没了的“科幻游戏”。
霍华德·休斯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始终坚信KH1型水上飞机一定会跃上蓝天,拉开人类制造巨型飞机的序幕。
1948年8月的一天,正好是霍华德·休斯开始投入KH1型水上飞机设计工程的第6个年头。
在洛杉矶的长堤海岸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当霍华德·休斯出现在船坞上时,人们向这位屡创飞行奇迹的英雄不断欢呼,热烈鼓掌和不停地挥动手里的彩旗。霍华德·休斯脸带微笑,不时地取下自己头上的茶色呢帽,朝人们挥动着致意。他从容不迫地走进KH1型水上飞机的驾驶室里,同时还邀请美国几家著名通讯社和报社的记者、摄影师、休斯公司的员工代表等进入机舱,共同领略KH1型水上飞机翱翔天空的奇观。
随着霍华德·休斯的一声指令,KH1型飞机上的引擎发动,震天的轰隆声响彻方圆数里,这个庞然大物在海面上滑行了一段时间后,忽然就像巨型火箭一般射向天空。
KH1型水上飞机风驰电掣,在离海面20多米高的空中疾飞,后来又轻巧自如地降落在海面上,激起一串串浪花。观看的人们惊叹不已,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些电影摄影师在现场拍摄了KH1型水上飞机当年试飞的全过程,这部记录片成为美国航空史上的珍贵资料。
第一次试飞后,霍华德·休斯招聘了近300名工程师,对KH1型水上飞机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不过,从此以后再没有试飞过,主要是当时引擎的问题。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美国的“奋进号”等4架航天飞机77次遨游太空,其中有的航天飞机价值20亿美元,波音和道格拉斯等历史悠久的飞机公司制造的各种大型的民航喷气机,飞行在世界各地的航线上,成为人们经常乘坐的“空中列车”。
可是,当年霍华德·休斯精心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至今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前往参观。它仍然停放在原来的船坞上,保存得完整无缺。整个机体由三夹板制作而成,跨进机舱门就仿佛进入了一条阴凉清洁的地下隧道。当霍华德·休斯逝世后,休斯航空集团公司考虑到KH1型水上飞机的维修费过多,打算把飞机的部件拆散运往华盛顿的斯密逊博物馆,霍华德·休斯1935年驾驶的打破飞行时速世界记录的H1型飞机就一直存放在这座航空博物馆里。
搬迁KH1型水上飞机的计划,当即遭到洛杉矶广大市民的反对,后来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KH1型水上飞机原封不动地永久保存在洛杉矶的长堤海岸边,供人们参观游览,同时,这也是对设计和制造大型飞机的先驱者霍华德·休斯的最好纪念。
现在KH1型水上飞机已经成为洛杉矶的一大景观。它的旁边长期停放着一艘豪华的巨型轮船“女王玛丽号”,该船自从1934年下水以来,创下了横渡大西洋 1001次的航海记录,如今已经被改建成一座海上旅馆,装饰得富丽堂皇,共有393个房间专供游人们住宿。
人们在参观KH1型水上飞机时,总是兴致勃勃地观看当年试飞时拍摄的记录片,倾听着霍华德·休斯激动人心的演说的录音,对这位天才的设计大师和飞行英雄钦佩不已。
在40年代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的机翼,比1965年问世的洛克希德公司的C5型喷气式运输机的机翼还长254厘米,而C5型运输机的机翼还是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可以乘坐200多乘客的波音型客机的垂平尾翼的宽度,仍然比KH1型水上飞机的要少1.5米。
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喷气式飞机的引擎是50年代才发明的)
使得KH1型水上飞机始终不能正式投入使用。但不管怎样,在40多年前它毕竟由霍华德·休斯驾驶着升上了天空,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可以说,这是人类在建造大型飞机的道路上迈开的可喜的一步。今天,霍华德·休斯当年的预言和理想已经变为现实。
5. 研制XF11型高空侦察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KH1型水上飞机的研制工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直到战后第一年才又恢复试制。除了受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到了1943年,德国的潜艇受到美英护航舰队的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在大西洋基本上不再对盟军的运输船队构成威胁,美国政府也就单方面地中止了制造3架KH1型水上飞机的合同。
霍华德·休斯前后三次申请制造军用飞机为国效劳,结果都没有如愿以偿,他为此总共耗费了近1000万美元的个人资金。幸而休斯工具公司兴旺发达,每年赢得大量利润,不断弥补他在设计和试制新式飞机上的巨大损失。
1943年秋天,担任美国陆军航空兵总部的空中侦察部主任的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从北非战场赶回华盛顿汇报工作。不久以后,他受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洛尔特将军的委托,率领一批空军军官和航空工程技术专家,到美国各地的飞机制造厂视察。
当时苏联军队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歼灭德军33万多,取得了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艾森豪威尔上将指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接着长驱直入,占领了意大利的不少重要城市,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
自从1942年5月以来,苏联同英、美在伦敦和华盛顿进行过多次谈判,要求英、美尽快在欧洲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但是一直拖延到1943年英美才积极着手准备。尽管盟军在整个战场上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赶不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其中,美国的高空摄影间谍飞机,远远落后于德国的,这不能不影响今后第二战场的顺利进攻。
商务部长强斯预先通知霍华德·休斯,艾略特·罗斯福一行人的重要使命,是物色一家可靠的飞机制造公司抓紧研制高空间谍飞机,马上投入生产,为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作准备。强斯认为休斯飞机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这个任务。
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一行人来到洛杉矶后,霍华德·休斯带领欧第克、帕梅等高级助手,马上拜访了小罗斯福,向他详细介绍了休斯飞机制造公司的各方面情况。艾略特·罗斯福上校对霍华德·休斯的胆略、才华和成就一直深为佩服,罗斯福总统也曾经向他谈到过霍华德·休斯。
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从不倚仗父亲的权势,擅自做主,他只是认真履行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洛尔特委托给自己的职责。他在洛杉矶听取霍华德·休斯本人的介绍后,又率领考察组前往卡巴城参观休斯公司的厂房和生产设备,还仔细询问了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和D2型飞机等情况。回到华盛顿后,艾略特·罗斯福上校把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飞机制造公司的视察情况,如实向阿洛尔特司令官作了汇报,他极力推荐由休斯飞机公司承担研制高空侦察机的任务。
当时,美军经常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前线阵地、重要军事设施、战略要地、主要城市等。每当轰炸之前,都需要派遣侦察机对地面上敌方的目标进行高空摄影,根据侦察机拍摄的胶卷和了解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轰炸机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任务。可是,美国空军的F45和P39S型侦察机性能较差,进行高空摄影时往往容易出差错,使得美军在北非、意大利和太平洋等战场上遭受不少损失。
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霸王”行动,正在极其秘密地精心策划,数十万盟军一旦发动强大的攻势在欧洲登陆,估计要出动一万多架飞机对德军的防御体系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和空中打击。看来,制造大批性能优良的高空侦察机迫在眉睫,提到了美**工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这次阿洛尔特将军毫不犹豫地采纳了艾略特·罗斯福上校的建议,指示右野基地军方订货局赶快主动跟休斯飞机制造公司洽谈,由军方提供各种优先条件,双方签订制造高空侦察机的合同,要求休斯公司一年内制造100架新式高空侦察机,成交金额达4800万美元。
军方订货局的负责人,马上改变以往专横跋扈的恶劣态度,三番两次地登门拜访霍华德·休斯,商谈有关制造高空侦察机的问题。
霍华德·休斯对自己爱好的事业自始至终地执著地追求,可以说历经艰辛,痴心不改。同时,他胸襟开阔,总是从事业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次他欣然接受了军方提出的这一重大项目,马上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中攻关,开始紧张忙碌的设计和试制工作。
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欧第克、帕梅等人,又不得不经常受到霍华德·休斯深更半夜打来的电话的折腾了,他们白天在休斯公司的车间和试验室里忙个不停,夜晚还要赶往霍华德·休斯的住处,一起研究设计和试制高空侦察机的各种具体问题。霍华德·休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也不比他的高级助手们少,他往往深入车间,在生产第一线指挥,就像他担任制片人时亲临电影摄影棚进行具体指导一样。
经过近两年日日夜夜的奋战,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 XF11型高空侦察机问世。它的原型是该公司几年前研制的D2型飞机,机身用特殊的铝合金制成,具有重量轻,速度快,飞得高等优点,其性能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的其他高空侦察机,这是霍华德·休斯的又一杰作。可惜的是,当他亲自驾驶 XF11型高空侦察机试飞时,已经是1946年7月7日了,性能优良的XF11型高空侦察机没能在二战期间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到了60年代,美国的名噪一时的U2型间谍飞机,就是在XF11型高空侦察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成的。
6.拍制西部影片 《不法之徒》
在整个二战期间,霍华德·休斯先后设计和试制了D2型轰炸机、KH1型水上飞机和XF11型高空侦察机,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不能不说是霍华德·休斯一生中的一大憾事。不过,他为后来美国在制造这类飞机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不愧为这一领域的开路先锋。
与此同时,霍华德·休斯没有放弃他的电影制片事业,同样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场空前的总体战,不只是对经济结构和工农业生产,而且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了来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战争年代里,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成为新的移民,他们一般都是从东部迁移到西部去,其中不少人居住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这次大迁移使移民们接受了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西部影片又在美国非常走俏。
霍华德·休斯决定把30年代最卖座的西部片《比利小子》进行改编和重新拍摄,经过跟原制片商的多次洽谈,霍华德·休斯取得了该影片的改编制作权,并且改名为《不法之徒》。
当时美国影片《乱世佳人》轰动一时,在好莱坞的一家豪华的夜总会上,正在举行《乱世佳人》的首映式,这里聚集着美国上层社会的知名人士、达官贵人和好莱坞的大明星们。主管《乱世佳人》影片宣传事务的罗素·鲍威尔神采飞扬,他凑近女明星席尔跟前夸夸其谈。这时,霍华德·休斯走拢去,显得温文尔雅地对鲍威尔说道:“尊敬的先生,我可以跟您认识一下吗?”鲍威尔连头也没回,不屑一顾地随口答道:
“等一会儿再说吧。”席尔可注意到了这位来者是谁,她当即对鲍威尔 说:“你知道他是谁吗?”鲍威尔回答道:“我完全没有去注意他。”
这位好莱坞的女明星一本正经地提醒他:“你应该结识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休斯。”
鲍威尔一听到这么熟悉的名字,感到刚才自己怠慢了这位世界名人,他急忙在人群中寻找霍华德·休斯。
他左寻右问,好不容易在休息室里见到了霍华德·休斯。他好像是一见如故的好友似的,热情洋溢地说道:“霍华德·休斯先生,能在这里见到您,我感到无尚荣幸,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吗?”这回倒是轮到霍华德·休斯态度冷淡了,他反问鲍威尔:“我打算拍摄一部西部片,您感兴趣吗?”“当然感兴趣,我们可以谈谈吧。”鲍威尔赶忙回答道。可是,霍华德·休斯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那么以后再说吧。”
接着一转身,他就离开了房间,鲍威尔望着这位亿万富豪的背影出神。
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鲍威尔的秘书走进办公室,递给鲍威尔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请您在下星期三清晨1点30分到霍华德·休斯住处商谈。”
真是不可思议,什么清晨,实际上是深更半夜,究竟有何秘密事情要选择这样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商谈呢?更令人奇怪的是,送字条的是一位衣着整洁的中年人,看样子是一个哑巴,几天以前他也同样是一言不发地给秘书递上一张字条,不过,那次只写上“霍华德·休斯想会见您”这么一句话。
鲍威尔把第二张字条看了又看,心想名人们也许都有各自的怪癖,待人接物的方式往往与众不同吧。其实,霍华德·休斯每当商量重大事情,不管是跟谁,从自己的高级助手欧第克、帕梅等人到企业界的大老板等,他都习惯于在夜阑人静时在自己住室里跟对方商谈。
替霍华德·休斯两次送字条给鲍威尔的中年人,并非哑巴,而是霍华德·休斯的高尔夫球教练兼贴身保镖,名叫查理·葛斯陀,他跟随霍华德·休斯多年,忠心耿耿,办事可靠。
鲍威尔在约定时间登门拜访霍华德·休斯。他俩仔细商谈了关于影片《不法之徒》的宣传活动计划。霍华德·休斯要求鲍威尔发动一连串像 《乱世佳人》那样的宣传攻势,在《不法之徒》尚未投入拍摄时就利用所有新闻媒介制造舆论,在亿万电影观众中形成一种欲睹为快的企盼心理。鲍威尔是擅长电影宣传和制作广告的行家,他对霍华德·休斯提出的《不法之徒》的宣传策略心领神会,表示竭尽全力搞好宣传活动。
霍华德·休斯聘请著名作家班·汉克和查理·福曼改编剧本,由好莱坞的荷克担任导演。在挑选《不法之徒》的主要演员时,霍华德·休斯和荷克等人反复考虑,再三比较,最终确定由美国电影界的年轻新秀贾克·勃脱扮演男主角比利,女主角由珍·罗素担任,他俩当时都没有跻身于好莱坞的明星行列,不为广大观众所熟悉。霍华德·休斯就是要采用所谓“旧题材、新面孔”,使影片《不法之徒》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凡响,争取在美国影坛上跟《乱世佳人》并肩媲美。
霍华德·休斯把 《不法之徒》的整个拍摄大权交给导演荷克,他只 充当投资者和艺术顾问的角色,不过,他对影片拍摄的全过程自始至终极为关注,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派人从摄影现场取回毛片,专程送到他的住处。他总是在深更半夜独自一人观看和审查,次日向导演及其有关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1940年夏天,导演荷克冒着酷暑,带领拍摄组一行人在西部沙漠拍摄外景,仍然是一边拍摄,一边随即用飞机把毛片运送到霍华德·休斯的住处。
有一天深夜1点钟,霍华德·休斯打电话把主管宣传的鲍威尔找去,一见面,他就指着桌上放着的《不法之徒》的毛片,对鲍威尔说:“我请您来观看一下这一段片子。”随即他吩咐私人保镖查理·葛斯陀放映毛片。
观看后,霍华德·休斯问道:“您看荷克拍摄得怎样?”鲍威尔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真有才华,拍得实在太美了。”
“您难道没有看出一点问题吗?”
“什么问题呢?”
“没有云,”霍华德·休斯显得有些激动,站起身来,用手指了指房间里的天花板说道,“他拍摄西部沙漠的上空,竟然没有一丝云彩!
既然如此,他们何必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地赶往那里去拍片呢?为的就是要让地面上的一望无垠的沙漠,和天空中徐徐飘动着的美丽的云彩相互映衬呀!”
鲍威尔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正想委婉地替导演荷克解释一番,他更没有料到霍华德·休斯接着说道:“我要追加100万美元,无论如何要荷克在空中找几朵云彩,重新拍摄这些外景。”
次日凌晨,霍华德·休斯打电话给荷克,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他在西部沙漠继续停留几天,一直等待到天空出现云彩时再开机补拍那些外景。
荷克听了很不是滋味,他耐心地解释道,时逢盛暑,拍摄人员在沙漠上度日如年,更何况天气难以预测,说不定个把月里都找不到理想的云彩,岂不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么?
霍华德·休斯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荷克是好莱坞一位颇有成就的导演,他也有自己的艺术见解,不由得在电话里跟霍华德·休斯争执起来。他清楚地懂得,这是霍华德·休斯当年拍摄《地狱天使》时的所谓完美主义在作祟,如果任其发展下来,那么他俩很难继续合作。于是,他当即告诉霍华德·休斯说:“有一部名叫《约克军曹》的影片等待我去执导,《不法之徒》已经拍完了前半部,下半部最好由您去另请高手,恕我不奉陪到底了。”
导演荷克撂手不干了,把《不法之徒》的250多位演职员工以及大批道具设备,通通撤回到洛杉矶。
霍华德·休斯从来不甘示弱,他决定自己担任导演。他重整旗鼓,全力以赴地投入《不法之徒》的拍摄工作中。
他不仅在布景上不惜工本,大作文章,而且对演员的动作要求严格,百般挑剔,甚至使得一些演员感到无所适从。有一天晚上拍戏,霍华德·休斯为了某个镜头,竟然要求老演员华特·里斯顿和汤姆斯·密切尔连续试拍了26次,他俩实在忍无可忍,当场对霍华德·休斯破口大骂。后来,在其他演员和拍摄人员的劝解下,他俩才耐着性子,按照霍华德·休斯的意图拍完了那场戏。也许,霍华德·休斯意识到自己的所谓完美主义的劣根性未除,在执导过程中不免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出来,有时对演职员工的要求过于严格。因而,每当遇到跟他们发生冲突时,霍华德·休斯总是能主动忍让,等待对方情绪缓和下来后再继续拍片。
霍华德·休斯在拍摄影片过程中,看起来很慷慨大方,比如,拍摄《不法之徒》的外景时,仅仅为了补拍天空中几朵云彩,他宁肯追加 100万美元,这真是骇人听闻。可是,同样是在 《不法之徒》拍戏时,霍华 德·休斯有时却吝啬得要命。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女演员正在表演吃鸡肉的动作,当时导演荷克为了表现她粗犷的个性,特意给了她一只整鸡,要她大口大口地吃,做出狼吞虎咽的模样。霍华德·休斯看到这情景后,转身去找在场的剧务人员,呵斥道:“你们非要给她吃完整个的一只鸡吗?今后还得准备多少东西给他们吃!”
然而,霍华德·休斯为了捧红在《不法之徒》中担任女主角的珍·罗素,他却指使主管宣传的鲍威尔花费大量资金,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刊登照片,介绍和吹捧这位在美国影坛上初露头角的女演员。当时在美国各地的大小电影院和其他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到处张挂着珍·罗素的大幅照片。到了1941年,甚至在美军的兵营里,随时可以见到珍·罗素的玉照,她成了许多美国大兵的梦中情人。
霍华德·休斯跟这位女明星的关系一直正常,谈不上什么感情纠葛或暧昧关系。珍·罗素对他的内向性格并不欣赏,后来,她跟体格健壮、性格豪放的著名橄榄球运动员鲍勃·华特费尔结了婚。
珍·罗素在《不法之徒》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征服了美国的广大观众,使得这部西部片名声大噪,十分畅销。霍华德·休斯也从中获取不少利润,用来弥补他不断试制新式飞机的资金不足。
在二战期间,霍华德·休斯还投资拍制了其他几部影片,但都没有像 《不法之徒》那样走俏美国影坛。30多岁的霍华德·休斯,在艰难的战争环境里,表现出极其旺盛的精力和卓越的才华,他不仅继续经营休斯工具公司,而且投入飞机制造和航空业,同时又没有放弃电影制片工作,不管在哪方面,他所做出的成就都是惊人的。
繁 體
A +
A -
尽管战时生产局局长纳尔逊和商务部长强斯支持和重视KH1型水上飞机的研制工作,但是,美**方经常对战时生产局的权威提出挑战。
它建立的供应处、订货局之类军事机构,不断破坏战时生产局的权力。
相互之间矛盾重重,冲突迭起,给安排和协调军用物资及武器生产造成不少浪费和混乱。霍华德·休斯全力以赴进行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终于成为战时生产局和军方相互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由于原材料缺乏和资金不足而几度停工,静悄悄地搁浅在庞大的木结构车间里。
霍华德·休斯竭尽全力,好不容易由个人筹措700万美元投入KH1型水上飞机的设计和试制工程,结果连用来制造一架样机的资金都不够,更何况政府下达的完成三架KH1型的任务。看来,包括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内的许多权威人士企盼已久的KH1型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无法问世了,这的确是很令人惋惜的。
4. 制造大型飞机的先驱者
直到二战结束后,到了1946年6月,KH1型水上飞机的试制工程才总算有了较大的进展,它的机体、两个机翼和8个引擎基本完工。
霍华德·休斯指示把这些巨大部件从车间运往约50公里外的海边,仅机体和机翼就重达200吨,机翼全长96米,引擎也非常笨重,运输这些庞然大物,真是谈何容易。
后来,总算找到了一家运输公司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其运输费也相当惊人,花了8万美元,当时令人咋舌不已。好些平板运输车辆相互衔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前所未有的飞机部件装运完毕。
在运输车队沿途经过的公路上,往往需要事先把电线剪断,两旁拦阻的树也被通通拔掉,有时甚至还要临时铺路搭桥。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站在车队两旁呐喊助威,热闹非凡,仿佛当代的人们观看世界著名的汽车越野拉力赛一般。
KH1型水上飞机的所有部件,都运到海边的港口上,再由几台大型起重机把它们吊起,安装在海面上高约10米的船坞上,准备下一阶段的制作和装配。
KH1型水上飞机的整个设计和试制工程耗资巨大,断断续续进行了5年之久,在美国引起企业界、政界和军方不少权威人士的非议,有的人甚至指责霍华德·休斯欺世盗名,故弄玄虚,简直是在进行没完没了的“科幻游戏”。
霍华德·休斯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始终坚信KH1型水上飞机一定会跃上蓝天,拉开人类制造巨型飞机的序幕。
1948年8月的一天,正好是霍华德·休斯开始投入KH1型水上飞机设计工程的第6个年头。
在洛杉矶的长堤海岸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当霍华德·休斯出现在船坞上时,人们向这位屡创飞行奇迹的英雄不断欢呼,热烈鼓掌和不停地挥动手里的彩旗。霍华德·休斯脸带微笑,不时地取下自己头上的茶色呢帽,朝人们挥动着致意。他从容不迫地走进KH1型水上飞机的驾驶室里,同时还邀请美国几家著名通讯社和报社的记者、摄影师、休斯公司的员工代表等进入机舱,共同领略KH1型水上飞机翱翔天空的奇观。
随着霍华德·休斯的一声指令,KH1型飞机上的引擎发动,震天的轰隆声响彻方圆数里,这个庞然大物在海面上滑行了一段时间后,忽然就像巨型火箭一般射向天空。
KH1型水上飞机风驰电掣,在离海面20多米高的空中疾飞,后来又轻巧自如地降落在海面上,激起一串串浪花。观看的人们惊叹不已,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些电影摄影师在现场拍摄了KH1型水上飞机当年试飞的全过程,这部记录片成为美国航空史上的珍贵资料。
第一次试飞后,霍华德·休斯招聘了近300名工程师,对KH1型水上飞机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不过,从此以后再没有试飞过,主要是当时引擎的问题。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美国的“奋进号”等4架航天飞机77次遨游太空,其中有的航天飞机价值20亿美元,波音和道格拉斯等历史悠久的飞机公司制造的各种大型的民航喷气机,飞行在世界各地的航线上,成为人们经常乘坐的“空中列车”。
可是,当年霍华德·休斯精心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至今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前往参观。它仍然停放在原来的船坞上,保存得完整无缺。整个机体由三夹板制作而成,跨进机舱门就仿佛进入了一条阴凉清洁的地下隧道。当霍华德·休斯逝世后,休斯航空集团公司考虑到KH1型水上飞机的维修费过多,打算把飞机的部件拆散运往华盛顿的斯密逊博物馆,霍华德·休斯1935年驾驶的打破飞行时速世界记录的H1型飞机就一直存放在这座航空博物馆里。
搬迁KH1型水上飞机的计划,当即遭到洛杉矶广大市民的反对,后来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KH1型水上飞机原封不动地永久保存在洛杉矶的长堤海岸边,供人们参观游览,同时,这也是对设计和制造大型飞机的先驱者霍华德·休斯的最好纪念。
现在KH1型水上飞机已经成为洛杉矶的一大景观。它的旁边长期停放着一艘豪华的巨型轮船“女王玛丽号”,该船自从1934年下水以来,创下了横渡大西洋 1001次的航海记录,如今已经被改建成一座海上旅馆,装饰得富丽堂皇,共有393个房间专供游人们住宿。
人们在参观KH1型水上飞机时,总是兴致勃勃地观看当年试飞时拍摄的记录片,倾听着霍华德·休斯激动人心的演说的录音,对这位天才的设计大师和飞行英雄钦佩不已。
在40年代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的机翼,比1965年问世的洛克希德公司的C5型喷气式运输机的机翼还长254厘米,而C5型运输机的机翼还是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可以乘坐200多乘客的波音型客机的垂平尾翼的宽度,仍然比KH1型水上飞机的要少1.5米。
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喷气式飞机的引擎是50年代才发明的)
使得KH1型水上飞机始终不能正式投入使用。但不管怎样,在40多年前它毕竟由霍华德·休斯驾驶着升上了天空,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可以说,这是人类在建造大型飞机的道路上迈开的可喜的一步。今天,霍华德·休斯当年的预言和理想已经变为现实。
5. 研制XF11型高空侦察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KH1型水上飞机的研制工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直到战后第一年才又恢复试制。除了受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到了1943年,德国的潜艇受到美英护航舰队的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在大西洋基本上不再对盟军的运输船队构成威胁,美国政府也就单方面地中止了制造3架KH1型水上飞机的合同。
霍华德·休斯前后三次申请制造军用飞机为国效劳,结果都没有如愿以偿,他为此总共耗费了近1000万美元的个人资金。幸而休斯工具公司兴旺发达,每年赢得大量利润,不断弥补他在设计和试制新式飞机上的巨大损失。
1943年秋天,担任美国陆军航空兵总部的空中侦察部主任的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从北非战场赶回华盛顿汇报工作。不久以后,他受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洛尔特将军的委托,率领一批空军军官和航空工程技术专家,到美国各地的飞机制造厂视察。
当时苏联军队已经在斯大林格勒歼灭德军33万多,取得了这次重大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艾森豪威尔上将指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接着长驱直入,占领了意大利的不少重要城市,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
自从1942年5月以来,苏联同英、美在伦敦和华盛顿进行过多次谈判,要求英、美尽快在欧洲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但是一直拖延到1943年英美才积极着手准备。尽管盟军在整个战场上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赶不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其中,美国的高空摄影间谍飞机,远远落后于德国的,这不能不影响今后第二战场的顺利进攻。
商务部长强斯预先通知霍华德·休斯,艾略特·罗斯福一行人的重要使命,是物色一家可靠的飞机制造公司抓紧研制高空间谍飞机,马上投入生产,为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作准备。强斯认为休斯飞机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这个任务。
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一行人来到洛杉矶后,霍华德·休斯带领欧第克、帕梅等高级助手,马上拜访了小罗斯福,向他详细介绍了休斯飞机制造公司的各方面情况。艾略特·罗斯福上校对霍华德·休斯的胆略、才华和成就一直深为佩服,罗斯福总统也曾经向他谈到过霍华德·休斯。
艾略特·罗斯福上校从不倚仗父亲的权势,擅自做主,他只是认真履行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洛尔特委托给自己的职责。他在洛杉矶听取霍华德·休斯本人的介绍后,又率领考察组前往卡巴城参观休斯公司的厂房和生产设备,还仔细询问了设计和试制的KH1型水上飞机和D2型飞机等情况。回到华盛顿后,艾略特·罗斯福上校把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飞机制造公司的视察情况,如实向阿洛尔特司令官作了汇报,他极力推荐由休斯飞机公司承担研制高空侦察机的任务。
当时,美军经常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前线阵地、重要军事设施、战略要地、主要城市等。每当轰炸之前,都需要派遣侦察机对地面上敌方的目标进行高空摄影,根据侦察机拍摄的胶卷和了解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轰炸机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任务。可是,美国空军的F45和P39S型侦察机性能较差,进行高空摄影时往往容易出差错,使得美军在北非、意大利和太平洋等战场上遭受不少损失。
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霸王”行动,正在极其秘密地精心策划,数十万盟军一旦发动强大的攻势在欧洲登陆,估计要出动一万多架飞机对德军的防御体系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和空中打击。看来,制造大批性能优良的高空侦察机迫在眉睫,提到了美**工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这次阿洛尔特将军毫不犹豫地采纳了艾略特·罗斯福上校的建议,指示右野基地军方订货局赶快主动跟休斯飞机制造公司洽谈,由军方提供各种优先条件,双方签订制造高空侦察机的合同,要求休斯公司一年内制造100架新式高空侦察机,成交金额达4800万美元。
军方订货局的负责人,马上改变以往专横跋扈的恶劣态度,三番两次地登门拜访霍华德·休斯,商谈有关制造高空侦察机的问题。
霍华德·休斯对自己爱好的事业自始至终地执著地追求,可以说历经艰辛,痴心不改。同时,他胸襟开阔,总是从事业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次他欣然接受了军方提出的这一重大项目,马上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集中攻关,开始紧张忙碌的设计和试制工作。
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欧第克、帕梅等人,又不得不经常受到霍华德·休斯深更半夜打来的电话的折腾了,他们白天在休斯公司的车间和试验室里忙个不停,夜晚还要赶往霍华德·休斯的住处,一起研究设计和试制高空侦察机的各种具体问题。霍华德·休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也不比他的高级助手们少,他往往深入车间,在生产第一线指挥,就像他担任制片人时亲临电影摄影棚进行具体指导一样。
经过近两年日日夜夜的奋战,休斯飞机公司研制的 XF11型高空侦察机问世。它的原型是该公司几年前研制的D2型飞机,机身用特殊的铝合金制成,具有重量轻,速度快,飞得高等优点,其性能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的其他高空侦察机,这是霍华德·休斯的又一杰作。可惜的是,当他亲自驾驶 XF11型高空侦察机试飞时,已经是1946年7月7日了,性能优良的XF11型高空侦察机没能在二战期间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到了60年代,美国的名噪一时的U2型间谍飞机,就是在XF11型高空侦察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制成的。
6.拍制西部影片 《不法之徒》
在整个二战期间,霍华德·休斯先后设计和试制了D2型轰炸机、KH1型水上飞机和XF11型高空侦察机,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不能不说是霍华德·休斯一生中的一大憾事。不过,他为后来美国在制造这类飞机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不愧为这一领域的开路先锋。
与此同时,霍华德·休斯没有放弃他的电影制片事业,同样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场空前的总体战,不只是对经济结构和工农业生产,而且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了来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战争年代里,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成为新的移民,他们一般都是从东部迁移到西部去,其中不少人居住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这次大迁移使移民们接受了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西部影片又在美国非常走俏。
霍华德·休斯决定把30年代最卖座的西部片《比利小子》进行改编和重新拍摄,经过跟原制片商的多次洽谈,霍华德·休斯取得了该影片的改编制作权,并且改名为《不法之徒》。
当时美国影片《乱世佳人》轰动一时,在好莱坞的一家豪华的夜总会上,正在举行《乱世佳人》的首映式,这里聚集着美国上层社会的知名人士、达官贵人和好莱坞的大明星们。主管《乱世佳人》影片宣传事务的罗素·鲍威尔神采飞扬,他凑近女明星席尔跟前夸夸其谈。这时,霍华德·休斯走拢去,显得温文尔雅地对鲍威尔说道:“尊敬的先生,我可以跟您认识一下吗?”鲍威尔连头也没回,不屑一顾地随口答道:
“等一会儿再说吧。”席尔可注意到了这位来者是谁,她当即对鲍威尔 说:“你知道他是谁吗?”鲍威尔回答道:“我完全没有去注意他。”
这位好莱坞的女明星一本正经地提醒他:“你应该结识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休斯。”
鲍威尔一听到这么熟悉的名字,感到刚才自己怠慢了这位世界名人,他急忙在人群中寻找霍华德·休斯。
他左寻右问,好不容易在休息室里见到了霍华德·休斯。他好像是一见如故的好友似的,热情洋溢地说道:“霍华德·休斯先生,能在这里见到您,我感到无尚荣幸,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吗?”这回倒是轮到霍华德·休斯态度冷淡了,他反问鲍威尔:“我打算拍摄一部西部片,您感兴趣吗?”“当然感兴趣,我们可以谈谈吧。”鲍威尔赶忙回答道。可是,霍华德·休斯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那么以后再说吧。”
接着一转身,他就离开了房间,鲍威尔望着这位亿万富豪的背影出神。
一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鲍威尔的秘书走进办公室,递给鲍威尔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请您在下星期三清晨1点30分到霍华德·休斯住处商谈。”
真是不可思议,什么清晨,实际上是深更半夜,究竟有何秘密事情要选择这样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商谈呢?更令人奇怪的是,送字条的是一位衣着整洁的中年人,看样子是一个哑巴,几天以前他也同样是一言不发地给秘书递上一张字条,不过,那次只写上“霍华德·休斯想会见您”这么一句话。
鲍威尔把第二张字条看了又看,心想名人们也许都有各自的怪癖,待人接物的方式往往与众不同吧。其实,霍华德·休斯每当商量重大事情,不管是跟谁,从自己的高级助手欧第克、帕梅等人到企业界的大老板等,他都习惯于在夜阑人静时在自己住室里跟对方商谈。
替霍华德·休斯两次送字条给鲍威尔的中年人,并非哑巴,而是霍华德·休斯的高尔夫球教练兼贴身保镖,名叫查理·葛斯陀,他跟随霍华德·休斯多年,忠心耿耿,办事可靠。
鲍威尔在约定时间登门拜访霍华德·休斯。他俩仔细商谈了关于影片《不法之徒》的宣传活动计划。霍华德·休斯要求鲍威尔发动一连串像 《乱世佳人》那样的宣传攻势,在《不法之徒》尚未投入拍摄时就利用所有新闻媒介制造舆论,在亿万电影观众中形成一种欲睹为快的企盼心理。鲍威尔是擅长电影宣传和制作广告的行家,他对霍华德·休斯提出的《不法之徒》的宣传策略心领神会,表示竭尽全力搞好宣传活动。
霍华德·休斯聘请著名作家班·汉克和查理·福曼改编剧本,由好莱坞的荷克担任导演。在挑选《不法之徒》的主要演员时,霍华德·休斯和荷克等人反复考虑,再三比较,最终确定由美国电影界的年轻新秀贾克·勃脱扮演男主角比利,女主角由珍·罗素担任,他俩当时都没有跻身于好莱坞的明星行列,不为广大观众所熟悉。霍华德·休斯就是要采用所谓“旧题材、新面孔”,使影片《不法之徒》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凡响,争取在美国影坛上跟《乱世佳人》并肩媲美。
霍华德·休斯把 《不法之徒》的整个拍摄大权交给导演荷克,他只 充当投资者和艺术顾问的角色,不过,他对影片拍摄的全过程自始至终极为关注,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派人从摄影现场取回毛片,专程送到他的住处。他总是在深更半夜独自一人观看和审查,次日向导演及其有关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1940年夏天,导演荷克冒着酷暑,带领拍摄组一行人在西部沙漠拍摄外景,仍然是一边拍摄,一边随即用飞机把毛片运送到霍华德·休斯的住处。
有一天深夜1点钟,霍华德·休斯打电话把主管宣传的鲍威尔找去,一见面,他就指着桌上放着的《不法之徒》的毛片,对鲍威尔说:“我请您来观看一下这一段片子。”随即他吩咐私人保镖查理·葛斯陀放映毛片。
观看后,霍华德·休斯问道:“您看荷克拍摄得怎样?”鲍威尔不假思索地回答:“他真有才华,拍得实在太美了。”
“您难道没有看出一点问题吗?”
“什么问题呢?”
“没有云,”霍华德·休斯显得有些激动,站起身来,用手指了指房间里的天花板说道,“他拍摄西部沙漠的上空,竟然没有一丝云彩!
既然如此,他们何必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地赶往那里去拍片呢?为的就是要让地面上的一望无垠的沙漠,和天空中徐徐飘动着的美丽的云彩相互映衬呀!”
鲍威尔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正想委婉地替导演荷克解释一番,他更没有料到霍华德·休斯接着说道:“我要追加100万美元,无论如何要荷克在空中找几朵云彩,重新拍摄这些外景。”
次日凌晨,霍华德·休斯打电话给荷克,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他在西部沙漠继续停留几天,一直等待到天空出现云彩时再开机补拍那些外景。
荷克听了很不是滋味,他耐心地解释道,时逢盛暑,拍摄人员在沙漠上度日如年,更何况天气难以预测,说不定个把月里都找不到理想的云彩,岂不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么?
霍华德·休斯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荷克是好莱坞一位颇有成就的导演,他也有自己的艺术见解,不由得在电话里跟霍华德·休斯争执起来。他清楚地懂得,这是霍华德·休斯当年拍摄《地狱天使》时的所谓完美主义在作祟,如果任其发展下来,那么他俩很难继续合作。于是,他当即告诉霍华德·休斯说:“有一部名叫《约克军曹》的影片等待我去执导,《不法之徒》已经拍完了前半部,下半部最好由您去另请高手,恕我不奉陪到底了。”
导演荷克撂手不干了,把《不法之徒》的250多位演职员工以及大批道具设备,通通撤回到洛杉矶。
霍华德·休斯从来不甘示弱,他决定自己担任导演。他重整旗鼓,全力以赴地投入《不法之徒》的拍摄工作中。
他不仅在布景上不惜工本,大作文章,而且对演员的动作要求严格,百般挑剔,甚至使得一些演员感到无所适从。有一天晚上拍戏,霍华德·休斯为了某个镜头,竟然要求老演员华特·里斯顿和汤姆斯·密切尔连续试拍了26次,他俩实在忍无可忍,当场对霍华德·休斯破口大骂。后来,在其他演员和拍摄人员的劝解下,他俩才耐着性子,按照霍华德·休斯的意图拍完了那场戏。也许,霍华德·休斯意识到自己的所谓完美主义的劣根性未除,在执导过程中不免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出来,有时对演职员工的要求过于严格。因而,每当遇到跟他们发生冲突时,霍华德·休斯总是能主动忍让,等待对方情绪缓和下来后再继续拍片。
霍华德·休斯在拍摄影片过程中,看起来很慷慨大方,比如,拍摄《不法之徒》的外景时,仅仅为了补拍天空中几朵云彩,他宁肯追加 100万美元,这真是骇人听闻。可是,同样是在 《不法之徒》拍戏时,霍华 德·休斯有时却吝啬得要命。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女演员正在表演吃鸡肉的动作,当时导演荷克为了表现她粗犷的个性,特意给了她一只整鸡,要她大口大口地吃,做出狼吞虎咽的模样。霍华德·休斯看到这情景后,转身去找在场的剧务人员,呵斥道:“你们非要给她吃完整个的一只鸡吗?今后还得准备多少东西给他们吃!”
然而,霍华德·休斯为了捧红在《不法之徒》中担任女主角的珍·罗素,他却指使主管宣传的鲍威尔花费大量资金,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和刊登照片,介绍和吹捧这位在美国影坛上初露头角的女演员。当时在美国各地的大小电影院和其他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到处张挂着珍·罗素的大幅照片。到了1941年,甚至在美军的兵营里,随时可以见到珍·罗素的玉照,她成了许多美国大兵的梦中情人。
霍华德·休斯跟这位女明星的关系一直正常,谈不上什么感情纠葛或暧昧关系。珍·罗素对他的内向性格并不欣赏,后来,她跟体格健壮、性格豪放的著名橄榄球运动员鲍勃·华特费尔结了婚。
珍·罗素在《不法之徒》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征服了美国的广大观众,使得这部西部片名声大噪,十分畅销。霍华德·休斯也从中获取不少利润,用来弥补他不断试制新式飞机的资金不足。
在二战期间,霍华德·休斯还投资拍制了其他几部影片,但都没有像 《不法之徒》那样走俏美国影坛。30多岁的霍华德·休斯,在艰难的战争环境里,表现出极其旺盛的精力和卓越的才华,他不仅继续经营休斯工具公司,而且投入飞机制造和航空业,同时又没有放弃电影制片工作,不管在哪方面,他所做出的成就都是惊人的。
繁 體
A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