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晏婴荐举
《孙子评传》作者:孙子评传 2017-02-13 11:50
齐景公即位后,对人民贪婪剥削,赋税苛重,刑罚残酷。春秋战国间,一般都行"十一之税",即十分收获缴一分为税。战国初年,魏国的李悝计算农民的收入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汉书·食货志》)而齐景公时,"民参其力,二人于公,而衣食其一"(《左传·昭公三年》),这就是说,人民劳动所得,三分之二都要缴公,自己只能得三分之一。其税率高达十分之六七,这实在使人民无法忍受。据说当时齐景公所聚的财物因积累大多,都腐朽生蛀虫,百姓中的年老者,因被搜刮殆尽而挨饿受冻。齐景公还好用断足的酷刑,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屦(鞋)贱踊(假足)贵"的现象。装上假肢的人们随处可见。对于景公的残暴统治,"民人痛疾"(同上)。由于政治的**,人民的遭殃,齐军的士气不振,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利。齐国的西面临近晋国,晋国在春秋时国力强盛,曾与楚国长期争霸;齐国的西北面与燕国(时称北燕)接壤,燕国在春秋后期也开始强大,与中原诸国接触频繁。《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记:"齐高止出奔北燕。"齐景公九年(前539 年),燕简公又出奔齐。到景公十二年(前536 年),齐为纳燕简公而伐北燕。晏子不同意这样做,他议论道:"不入。燕有君矣,民不贰。吾君贿,左右谄谀,作大事不以信,未尝可也。"(《左传·昭公六年》)但齐景公一意孤行。次年,燕赂以许多玉器,又嫁女与齐景公,齐国许和而还。从此,燕齐两国开启了衅端。大约在齐景公二十年(前528 年)左右,齐国受到了晋、燕两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