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庞涓诱害
《孙子评传》作者:孙子评传 2017-02-13 11:50
孙膑立志学习兵法,在那战乱频仍的年代用军事谋略去战胜敌人,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开创出太平盛世的新局面。
于是,他便选择了一位较有名望的老师,在那里从师学艺。
由于刻苦攻读,善于思考,孙膑在兵略的领悟上进步很快。
孙膑有个同学庞涓,与他在一起"俱学兵法"。①庞涓是个志大才疏、急功好利的人,他学习兵法表现浮躁,学到一点表面的知识就提前辍学。他看到战国初期魏国最为强大,而当政的魏惠王又雄心勃勃,就来到魏国,在魏宫廷中任职,企图为魏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由于他巧舌如簧,故弄玄虚,喜欢表现自己,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和信任,命为魏国的"将军",成为魏国武职的最高级官员。
庞涓在和孙膑一起学习兵法时,早就感觉到他的才能"不及孙膑",将来如果有一天在战场上以兵戎相见,他是要吃亏的。这种思想,常使庞涓惴惴不安,成为他的心病。于是,他想方设法,遣人到孙膑处,以同学的情谊、魏国的强盛、高官厚禄的许愿为诱饵,召孙膑到魏国来。孙膑推辞不掉老同学的这一番好意,就答应了庞涓的邀请。
不料,庞涓邀他去魏国,完全是一场骗局,是设下的一个陷井,待孙膑一到魏都,庞涓的脸色马上变了。他恐怕孙膜胜过自己,将军的官位要被他夺去,心中十分嫉恨。庞涓想出了一条毒计;借故孙膑违犯法律,对他处以膑刑,截去了他的膝盖骨;井对他处以刖刑,斩掉了他的双脚;辽对他处以黥刑,在脸上乱刺符号。其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孙膑想不到与自己一起从师求艺的同学,竟是一只人面兽心的虎狼。他怨恨自己只知钻研战场上的用兵之法,却没有识破这个奸诈同学的诡计。
经过这一场酷刑的折磨,孙瞑成了一个双腿残废的人。但是,他对生活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不能就此不明不白的死去,结束自己的一生。他要报仇雪耻,要把多年钻研而学得的用兵艺术在战场上发挥出来,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新的局回。总之、他还太年轻,要做的事很多很多。他决心死里逃生,顽强地活下去。因他这次所受的刑罚中主要是膑刑,为了永远记取这次痛苦的教训,一个刑余的残废入对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值得计较,于是他自称"孙膑",别人也就这么叫他。至于他在膑刑前的名字,由于他自己不用和人们的淡忘,倒反而失传了。
① 孙膑和庞涓"学兵法"所拜的老师是谁,现在已无从查考。有的著作认为 是"鬼谷先生",不确。因为鬼谷先生是纵横家,不是兵权谋家。《史记 ·苏秦列传》说: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集解)引《风 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史记·张仪列传》又说:"张仪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然则鬼谷是苏秦、 张仪学习纵横捭阖之术所事之师,而非孙膑、庞涓学习兵法所事之师。 二者不得混为一谈。大约齐国是当时学术文化繁荣之地,名师荟萃,各 种学派林立。各人以其爱好投师求学。
自孙膑受过酷刑后,庞涓想把这件丑事隐瞒起来,不让它现形于众。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他便选择了一位较有名望的老师,在那里从师学艺。
由于刻苦攻读,善于思考,孙膑在兵略的领悟上进步很快。
孙膑有个同学庞涓,与他在一起"俱学兵法"。①庞涓是个志大才疏、急功好利的人,他学习兵法表现浮躁,学到一点表面的知识就提前辍学。他看到战国初期魏国最为强大,而当政的魏惠王又雄心勃勃,就来到魏国,在魏宫廷中任职,企图为魏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由于他巧舌如簧,故弄玄虚,喜欢表现自己,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和信任,命为魏国的"将军",成为魏国武职的最高级官员。
庞涓在和孙膑一起学习兵法时,早就感觉到他的才能"不及孙膑",将来如果有一天在战场上以兵戎相见,他是要吃亏的。这种思想,常使庞涓惴惴不安,成为他的心病。于是,他想方设法,遣人到孙膑处,以同学的情谊、魏国的强盛、高官厚禄的许愿为诱饵,召孙膑到魏国来。孙膑推辞不掉老同学的这一番好意,就答应了庞涓的邀请。
不料,庞涓邀他去魏国,完全是一场骗局,是设下的一个陷井,待孙膑一到魏都,庞涓的脸色马上变了。他恐怕孙膜胜过自己,将军的官位要被他夺去,心中十分嫉恨。庞涓想出了一条毒计;借故孙膑违犯法律,对他处以膑刑,截去了他的膝盖骨;井对他处以刖刑,斩掉了他的双脚;辽对他处以黥刑,在脸上乱刺符号。其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孙膑想不到与自己一起从师求艺的同学,竟是一只人面兽心的虎狼。他怨恨自己只知钻研战场上的用兵之法,却没有识破这个奸诈同学的诡计。
经过这一场酷刑的折磨,孙瞑成了一个双腿残废的人。但是,他对生活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不能就此不明不白的死去,结束自己的一生。他要报仇雪耻,要把多年钻研而学得的用兵艺术在战场上发挥出来,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开创新的局回。总之、他还太年轻,要做的事很多很多。他决心死里逃生,顽强地活下去。因他这次所受的刑罚中主要是膑刑,为了永远记取这次痛苦的教训,一个刑余的残废入对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值得计较,于是他自称"孙膑",别人也就这么叫他。至于他在膑刑前的名字,由于他自己不用和人们的淡忘,倒反而失传了。
① 孙膑和庞涓"学兵法"所拜的老师是谁,现在已无从查考。有的著作认为 是"鬼谷先生",不确。因为鬼谷先生是纵横家,不是兵权谋家。《史记 ·苏秦列传》说: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集解)引《风 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史记·张仪列传》又说:"张仪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然则鬼谷是苏秦、 张仪学习纵横捭阖之术所事之师,而非孙膑、庞涓学习兵法所事之师。 二者不得混为一谈。大约齐国是当时学术文化繁荣之地,名师荟萃,各 种学派林立。各人以其爱好投师求学。
自孙膑受过酷刑后,庞涓想把这件丑事隐瞒起来,不让它现形于众。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