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孙子评传章节目录 > 二、孙子在中国近代

二、孙子在中国近代

孙子评传作者:孙子评传 2017-02-13 11:50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大国革命和继之而未的辛亥革命,以及后来形成的军阀割据和混战,战事基本上连绵不断。虽然在近代,武器有了较大的进步,战争的方式也随之变化,但是战时的各种关系,运用的战略战术,其大体格局并无多大更改。

    因此,《孙子》等兵法著作仍然为当时的许多军事家所学习、研究,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在反抗清朝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太平天国的许多将领都研究过《孙子兵法》,并把它运用到战争实践中去。太平大国建都天京(南京)后,洪秀全曾颁布《钦定武略》,内有孙子十三篇①,令将上们阅读和掌握。洪仁在学习孙子所说的"兵者,诡道也"之后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慎于平素而诡在一时。"②可见他研究《孙子》,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都熟悉《孙子兵法》,并在军事实践中加以运用。曾国藩在《水陆行军练兵志·论兵法》中说:"凡用兵,主客奇正":"守城者为主,攻者为客";"中途相遇,先至战地者为主,后至者为客";"中间排队迎敌为正兵,左右两旁抄出为奇兵。"他又论述如何迎敌的方法说:"凡用兵之道,本强而故示敌以弱者多胜":"敌加于我,审量而后应之者多胜。"他在《行营章程·扎营》一节中规定:"扎营要在山冈,不可在低湿之处,不可在四面干旷毫无遮护之处。"在《禁扰民之规》中,他总结道:"兵法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曰'爱民'。"上述这些,都可以说是对孙子思想、用兵谋略的解释和发展。曾国藩还曾作诗云:"余事独堪作膑、起"(《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 页)他以近代的孙膑、吴起自居。可见他对孙子军事艺术的推崇和继承。胡林翼也十分熟悉司马穰苴和孙子的用兵艺术。他说:"自来带兵之员,未有不专杀立威者,如??穰苴斩庄贾,孙武致法于美人,??皆是也。"(转引自蔡锷《曾胡治兵语录》第六章《严明》)胡氏还有一部读书笔记,名《读史兵略》。在卷三《遁鉴·汉纪》中,他评论道:"兵,诡道也,乘势以为用者也。??吾之情见则敌知所备,势屈则敌得乘吾之敝矣。"十分明显,这些评语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孙子的。

    近代筹办洋务的著名人物丁日昌,常以孙子的战略思想来分析形势。他曾计划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洋提督,主张"北、东、南三洋联为一气"。他认为:"直隶至粤东洋面南北五千余里,沿海要害,互有关涉,宜如常山之蛇,击首尾应。"(《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八,第二十六页)这个"常山之蛇"的阵势,即出自《孙子·九地篇》。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郑观应,对孙子的军事思想尤为熟悉和推崇。他曾盛赞孙武等名将,"无不通书史、晓兵法、知地利、精器械,与今之泰西各① 《钦定武略》,据张秀民等编《太平天国资料目录》,其内容为《孙子》、《吴 子》、《司马法》等,"皆翻刻古代兵书",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院。

    ② 洪仁■《论兵要四则·为将有为将之学问》,见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 平天国文书汇编》第331 页,中华书局1979 年版。

    国讲求将才者无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