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孙子在中国现代战争中的作用(2/2)
《孙子评传》作者:孙子评传 2017-02-13 11:50
、护法战争的时候,他就用功学习过《孙于兵法》。抗日战争时期,他坚持在太行山敌后根据地进行抗战,并亲自给部队讲解如何用《孙子兵法》去战胜敌人。他讲解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强调必须"了解敌人,研究敌人","要把敌人的装备、编制、训练、战术都了解清楚,不然今后作战要吃亏"。他特别赞赏孙子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然后指出:"要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战法,便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他部署兵力和用兵作战,常常按照孙武说的:"其势险,其节短";他根据孙子"我专而敌分"、"以十攻其一"的战术,提出了"杀鸡要用宰牛刀"的理论;他对孙子"兵者,诡道也"的名言深有体会,主张把军事上的"伪装法"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他能熟练地运用孙子关于"正奇之变"、"避实而击虚"的战术,常说"虚虚实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他对孙子"攻其所必救"的战法尤其熟谙,常用此战法歼灭来救之敌。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对孙子的战略战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当时蒋介石一相情愿地要把自己的部队指挥得像孙子所说的"率然"那样,互为配合,首尾相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针对敌人的用兵策略,刘怕承提出了这样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己。"这无疑是对孙子战略思想的发展。他的这种战法,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以上均见杨国字、陈斐琴编《刘伯承用兵录》,战士出版社1982 年版)由于他提出的卓绝的军事理论和在历次战争中表现的出色的用兵艺术,陈毅元帅曾赞扬他是:"论兵新孙、吴"。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来的现代孙武、孙膑,他是当之无愧的。
新中国建立后,刘伯承曾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在这期间。他经常对学员讲解《孙子兵法》,并组织座谈讨论。对于《孙子》的讲述,他能抓住要点。择其精华,把全书概括为六个问题,即谋略(计)、兵势、正兵和奇兵、虚和实、用兵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用间。他在解释《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争规律、哲理和谋略时,能结合大量的战例、历史故事和生活实践,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见陶汉章编著《<孙子兵法>概论》第3 页)应该说,刘伯承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杰出贡献的。
在195O-1951 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也曾经运用孙子的兵法理论,打败过美国麦克阿瑟率领的侵朝美军。由于战争的频繁和国运的多蹇,这一时期《孙子兵法》的注释和研究著作仍然不少。较著名的有:李浴日的《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陆达节的《孙子考》,刘文的《孙子释证》,杨杰的《孙武子》,支伟成的《孙子兵法史证》,陈元华的《孙子新诠》.温晋城的《孙子浅说补解》,公羊寿的《孙子兵法哲理研究》,陈启天的《孙子兵法校释》,朱怀冰的《孙子十三篇阵中笺释》等。李浴日的《研究》,搜罗古今中外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军事家对孙子的评论,证以中外战争史例,尤其是近现代国外的战争史例,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实为当时的杰作。陆达节之《考》,对本国有关《孙子》的注释、研究著作,亦搜罗宏富,带有总结的性质,为世人所瞩目。温晋城的《浅说补解》,出版于抗日战争时期,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在《序》中说:"今日的世界,多少侵略者在那里横行霸道,没有自卫的兵法是不足以图存";"这本书在现时代,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所处的艰难困苦的时代,是重要极了。"《孙子兵法》在这一时期,成了革命战争的法宝,救亡图存的宝典。在中国现代的革命战争中,人们赋予孙子的军事理论以新的意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对孙子的战略战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当时蒋介石一相情愿地要把自己的部队指挥得像孙子所说的"率然"那样,互为配合,首尾相应,"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针对敌人的用兵策略,刘怕承提出了这样的战法:"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己。"这无疑是对孙子战略思想的发展。他的这种战法,在解放战争中大显神威。(以上均见杨国字、陈斐琴编《刘伯承用兵录》,战士出版社1982 年版)由于他提出的卓绝的军事理论和在历次战争中表现的出色的用兵艺术,陈毅元帅曾赞扬他是:"论兵新孙、吴"。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来的现代孙武、孙膑,他是当之无愧的。
新中国建立后,刘伯承曾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在这期间。他经常对学员讲解《孙子兵法》,并组织座谈讨论。对于《孙子》的讲述,他能抓住要点。择其精华,把全书概括为六个问题,即谋略(计)、兵势、正兵和奇兵、虚和实、用兵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用间。他在解释《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争规律、哲理和谋略时,能结合大量的战例、历史故事和生活实践,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见陶汉章编著《<孙子兵法>概论》第3 页)应该说,刘伯承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杰出贡献的。
在195O-1951 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也曾经运用孙子的兵法理论,打败过美国麦克阿瑟率领的侵朝美军。由于战争的频繁和国运的多蹇,这一时期《孙子兵法》的注释和研究著作仍然不少。较著名的有:李浴日的《孙子兵法之综合研究》.陆达节的《孙子考》,刘文的《孙子释证》,杨杰的《孙武子》,支伟成的《孙子兵法史证》,陈元华的《孙子新诠》.温晋城的《孙子浅说补解》,公羊寿的《孙子兵法哲理研究》,陈启天的《孙子兵法校释》,朱怀冰的《孙子十三篇阵中笺释》等。李浴日的《研究》,搜罗古今中外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军事家对孙子的评论,证以中外战争史例,尤其是近现代国外的战争史例,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实为当时的杰作。陆达节之《考》,对本国有关《孙子》的注释、研究著作,亦搜罗宏富,带有总结的性质,为世人所瞩目。温晋城的《浅说补解》,出版于抗日战争时期,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在《序》中说:"今日的世界,多少侵略者在那里横行霸道,没有自卫的兵法是不足以图存";"这本书在现时代,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所处的艰难困苦的时代,是重要极了。"《孙子兵法》在这一时期,成了革命战争的法宝,救亡图存的宝典。在中国现代的革命战争中,人们赋予孙子的军事理论以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