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萨特传章节目录 > 第三十一章 叫卖《人民事业》

第三十一章 叫卖《人民事业》(2/2)

萨特传作者:萨特传 2017-02-13 11:53
波伏娃和其他所有人则被带进了警察局。留在外面的萨特立即向聚拢过来的人群散发剩下的报纸,于是他也被请进了警察局。抬眼一看,萨特立刻感觉出了警察们的慌乱:验证身份的警官被受讯者的嘲笑弄得满脸尴尬,而局长则忙着打电话给他的上司,只听到他连声说着:“真糟,这事办糟了!”不一会儿,他们作出了决定:释放萨特和波伏娃,而其余人必须留下。萨特和波伏娃立即表示:他们俩一定将是最后离开的人。这种态度使警方的打算落了空,因为上级命令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释放萨特而又要扣留其他人。双方僵持了一小时后,几名便衣警察和一位上司赶到了,扣留的人被一小拨一小拨地释放了。当萨特走出警察局大门时,早已闻讯而来的记者立刻把他包围住了。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的电视台记者都摄下了这珍贵而滑稽的场面。对着十几个麦克风,萨特说他并不想让自己被捕,而是想使政府处于一个自相矛盾的处境。从警方不知所措、底气不足的态度来看,他成功了。

    两次叫卖活动的胜利使《人民事业》报逐渐为更多的人知晓,它的发行量是明显上升之势。但政府还在顽固地进行弹压,没收报纸仍然像是家常便饭一样。《人民事业》报的支持者们决定再进行一次示威活动。

    也许是有人走露了风声,那天,当支持者们还刚刚聚集在印刷厂时,就发现街角已停了一辆警车,他们决定不予理会,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他们的车和警车一前一后地出来了,不一会儿,他们的司机巧妙地把尾巴甩掉了。但更多的人知道消息后赶来了,其中包括从各家电台、电视台来的记者。萨特对记者讲了几句话后,车子径直开往马斯佩罗书店,在那儿三千份报纸很快抢购一空。下一个目标是“读书乐”书店,但那辆被甩掉了的警车又跟上了,不过其上的便衣警察们只是远远地跟着,并不上来干涉。又放了几千份报纸在“读书乐”书店以后,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在街上发报纸。三个鲁莽的小伙子远离了大伙儿,一直深入到圣米歇尔大道,警察逮捕了他们。恰好目睹了此情此景的另三名同志自愿和他们一起去警局。得到消息后的萨特和波伏娃迅速赶到那家警局,他们身后簇拥着本国和外国电视台的记者,再后面是那辆一直跟着他们的警车。在警察局门外萨特对记者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话,一位警察则站在二楼上给跟来的几个人每一个都拍了照。是纪念?是恫吓?还是虚张声势?然而什么事也没有,6位朋友很快获释。如此结局,似乎令警方很不甘心,当大家一块儿去饭店吃午饭时,那辆警车竟然又跟着到了饭店——但也只能如此而已,他们再不敢妄然采取任何行动。萨特和他的战友们再一次挫败了当局试图破坏他们示威活动的企图。

    此后,政府似乎也厌倦了这种毫无成果的争夺战,而最让人棘手的是:伏尔泰是抓不得的。渐渐地,政府对于《人民事业》报的干扰停止了,该报终于取得了完全合法的地位,得以在报亭公开出售。不到半年,它已经办得如火如荼,其规模、知名度和发行量都已今非昔比。1971年1月,该报的支持者们成立了“《人民事业》报之友协会”,在成立大会上,当波伏娃谈起他们在三次散发报纸的过程中同警察打交道的始末时,听众们无不捧腹大笑。

    成功鼓舞着萨特继续为左派的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斗争。除了仍旧担任《人民事业》报的主编外,他又接过了两家左派报纸:《人民之声》和《一切》的领导职务。和当年于危难之时接过《人民事业》报一样,萨特并不完全赞同这两家报纸的观点,只是认为它们的存在意味着左翼势力的壮大。因此他决定用自己的声誉和影响,保护这类较为激进的出版物免受政府查封或被勒令停刊。

    此外,萨特还和许多左翼分子一起参加了旨在帮助在政府对左派分子的镇压中的受害者的团体——“红色援军”组织,他希望通过这个组织能把形形色色的非**左派组织联合起来。

    萨特为“红色援军”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帮助创建该组织的宣传刊物《红色拯救报》;为审判朗斯煤矿雇主的人民法庭起草并宣读对该煤矿恶劣雇佣状况的起诉书;积极支持政治犯们为争取改善服刑条件而进行的绝食抗议;领导了一次对一家汽车厂的接管运动;为一本关于法国毛派的书作序……随着萨特不断地投入社会实践,他越来越成为法国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引人注目的左派领袖。而历史永远地摄下了萨特在圣·米歇尔大街叫卖报纸的镜头,在警察局前慷慨陈词的镜头以及总被一辆警车跟着的镜头。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法国人为争取新闻自由以及最高意义上的民主、自由而不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