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陈纳德传章节目录 > 第三章 中国

第三章 中国(2/2)

陈纳德传作者:陈纳德传 2017-02-13 11:54
德。陈纳德曾经说过:

    “要不是端纳的帮助和鼓励,我很可能随时会离开中国乘船回国。”

    4中国空军还没准备好作战

    6月8日,星期二。

    陈纳德一行飞往南京空军基地视察。

    他发现,中国士官生飞的是一些意大利BR—3式飞机,波音P—26式飞机和寇蒂斯鹰式飞机。中国空军不论在设备上,还是在训练技术上,都是极不正规的。

    主要的问题,还是意大利人的训练方法。

    他们只教一些初步的飞行课程,结果驾驶员除了起飞和降落之外,其他的项目几乎不能做。

    陈纳德又前往洛阳航校考察,发现这里的情况更糟。

    他在日记里写道:

    “意大利顾问团并不向中国政府领取费用,而是以庚子赔款中意大利的一份来支付的。中国向意大利大量订购军用飞机,以数百万美元计的价款,刚好利于意大利扩充发展航空工业,以便准备战争。

    “意大利尽管在中国航空界掀起了一场很大的风波,他们在加强中国空军实力方面,实际上是一无所成的。

    “他们在洛阳创办的航校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空军学生只要学完正式驾驶员的训练课程,不问其能力如何,都能毕业。

    “这种教练方法,与美国人的教练方针,恰好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因为美国人的方法是在初级训练中便淘汰不合格者,不予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以毕业证书。

    “中国的空军学生,乃系由中国上层阶级的家庭选拔出来的;当他们被美国人创办的航校淘汰时,便引起他们的家长对蒋介石的抗议,使他困扰万分。而意大利人的方法,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却毁了中国空军。

    “意大利在南昌创建飞机装配厂也是一个奸计。其装配出来的许多菲亚特式战斗机,已经证明在作战中是一种害人的陷阱。至于那些萨伏亚马奇蒂式轰炸机,则完全是一堆废物,至多也只能当作运输机使用。

    “中国航空委员会的离奇古怪的办事方法,也是意大利人订下来的。从来没有一架飞机因任何原因而在正式簿册上加以注销过。有些飞机已全毁,已经折毁或者完全是废物,可是仍然写在可用飞机的登记簿册上。因而,从登记表上看,中国空军的实力大得惊人。”

    7月7日,“卢沟桥事变”。

    陈纳德在洛阳听到日本正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他当即决定留在中国。并且从洛阳致电蒋介石:

    “一、我从未逃避过战争;

    二、经过这几年来在课堂中空战理论的争辩,我希望给它们一个在实战中的试验机会;

    三、我认为现在中国对日之战,是一个美国也将卷及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所以,我觉得在战争的早期中我对日本认识愈多,能给予更多的损害,则最终对于我自己的祖国的贡献也愈大。”

    两天后,蒋介石拍来了电报:

    “感谢您的自愿投效,我已接受了,请即遄赴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

    经过南昌基地的作战训练,陈纳德发现,这些由意大利人训练出来的飞行员,真是个个洋相百出。

    有在空中掉下来的,有在着陆时发生坠毁的。有一天,竟有5架飞机在着陆时摔坏了。

    陈纳德说,在南昌的作战训练,是他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个噩梦。意大利人不仅葬送了年轻的生命,也葬送了本来可以同日本人相抗衡的中国空军。

    他在日记里写道:

    “中国空军还没准备好作战。”

    几天后,陈纳德同中国空军司令毛邦初一起,被召到庐山牯岭避暑胜地去开会。

    蒋介石开门见山,问毛邦初:“空军有多少飞机?有多少飞行员?能不能打仗?”毛邦初浑身是汗,毕恭毕敬地站着。

    宋美龄站在陈纳德的旁边,迅速地翻译着蒋介石与毛邦初的对话。

    “委座,91架。”毛邦初战战兢兢地回答说。“航空委员会的记录不是说有500架吗?还有400架呢?”蒋介石开始来回踱步,边走边咒骂着。

    宋美龄停止了翻译。最后,她用英文向陈纳德耳语说:“委员长威胁说要处决毛将军。”

    蒋介石停止踱步,并转向陈纳德,问:

    “你的调查结果如何?”宋美龄用英文翻译。“毛将军的数字是对的。”陈纳德轻声地说。蒋介石朝他瞪大着双眼。

    “继续说下去,告诉他你了解的情况。”宋美龄敦促着。陈纳德开始告诉蒋介石在最近视察中所看到的情况。他谈到意大利人所造成的损失,和中国空军的糟糕局面。他说,应该按美国方式来训练驾驶员,以及需用何种型号的飞机来对付日本人。

    他谈到要搞一个地面警报网,并且还要建立新的简易机场。

    等他说完后,蒋介石站起来望着他,慢条斯理地点了一下头,进入了小屋。

    宋美龄也点了一下头,笑着对陈纳德说:

    “谢谢你,你说得很对。”

    毛将军没有被处决。

    陈纳德因此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和尊重,并从此建立了同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从未丧失过这种尊重。

    7月26日。

    陈纳德将早已想好的合同写成文字,寄到中国航空委员会:

    事由:航空委员会与陈纳德上校签署的合同条款

    主送: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1.从南京回到这里时,我会见了霍勃鲁克先生,谈及我与航空委员会合同条款事项。他告诉我,在我离美前,他已于1937年月527日致你们的信中提出了已取得一致的合同条款。他把信的副本给了我。我已接受这些条款。蒋介石夫人和孔博士也接受。

    2.霍勃鲁克先生信中第6段包括了合同中未明确提及的惟一内容,即“与美国航空顾问协会签订的合同中所包括的其他使双方满意的合同内容”。虽然我不了解上述引语中谈及的内容,我希望将下列附加条款明确无误地写入合同:

    ①每月薪金1000美元,不交税也不作其他扣除。月薪在每月的第一天发,直到该月最后一天不再发薪。薪金存于上海大通银行陈纳德名下。发薪金之日应从美国出发那日起算,至离开中国之日终止。我是1937年5月8日从旧金山搭乘“加菲尔德总统号”启程的。我已收到第一个月的薪金1000美元和旅费600美元。

    ②中国政府将提供一架由陈纳德少校指定的飞机作因公出差、示范飞行、教学以及为维持熟练飞行之用。这架飞机由中国政府提供服务和维修,费用不由甲方负担。甲方在为了上述目的受聘期间对飞机的损坏和损失一概不予负责。

    ③如有正式命令或指示要甲方由居住的工作地点出发,甲方应有权享受批给外国航空顾问的旅差补贴。此规定适用于从抵达中国之日起到离开中国之日止。从美国到中国和从中国到美国的旅差费已在本合同第一款中取得一致。

    ④此合同可由任何一方在书面通知对方后90天时加以取消,不论何方取消合同,甲方应取得到通知期最后一天的全部薪金,并得到按本合同第一条规定的旅差费(即从中国回美国的旅差费)。

    注:有关我薪金免交所得税或免作扣除的规定已写在合同内,因我已接受所发给我的薪金——每月1000美元作为我能考虑的最低纯收入。这一协定是在所得税法通过前达成的。交税会使已商定的薪金锐减。如无法不交税,应在我薪金中补足上交的税额。

    3.在考虑此事后,我已得出如下结论:合同应予立即签订,以免任何一方产生误会。如任何一方想在我在中国视察军用飞机的商定期期满后取消合同,则可行使取消权来加以实现。请求你立即拟定合同,交航空委员会批准并由我签署。

    4.我的地址(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杭州中央航校。

    谢谢航空委员会成员在我最近访问期间所给我的礼遇。

    最诚恳的

    克·李·陈纳德空军上校

    5. “血腥的星期六”

    1937年8月13日。星期五。

    日本陆海军对上海的中国守军不宣而战。

    大量的日本炮弹往这个大城市里倾泄,导致成千上万的平民倒在血泊之中。

    到处是烧焦的泥土,焚烬的房屋,残缺的尸首……满目疮痍。

    中国守军仍在坚守阵地,不断进行反击。

    “请求空军支援。”一封封加急电报发往南京。南京。空军司令部。

    “地面部队要求空军支援,该怎么办呢?陈纳德先生。”宋美龄问。

    陈纳德没有立即回答。他正在思索着:

    “去轰炸,去扫射中国守军的前沿阵地?不行,那简直是大材小用……那么,对中国守军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呢?对,是日本的军舰!空军的作战目标,应该是日本的军舰!”“夫人,我想我们应当来个瓮中捉鳖。”陈纳德脱口而出。陈纳德接着陈述道:

    “一旦上海开战,便立即封锁长江,将停泊在长江中的日本军舰和船只全部击沉。”

    宋美龄点头称是。

    一个周密的空军作战计划形成了。

    不料,行政院的机要秘书是个汉奸,将这一计划偷偷告诉了日军。日军50多艘舰船立即向长江下游出逃,很快便逃出了江阴要塞封锁线的控制范围。

    于是,不得不重新制订作战计划。

    对于在美国陆军航空队里有过20年战术训练的陈纳德来说,此时的确是如鱼得水。

    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很快就设计好了。

    他决定用寇蒂斯鹰式飞机去对付日本轻型巡洋舰上的俯冲轰炸机,把诺思洛普轻型轰炸机用以对付设在“出云号”重型巡洋舰上的日本海军司令部。

    这些日本舰只全都停泊在黄浦江上。

    站在上海市区和临江地区形势图前面的陈纳德,大口大口地往外喷出“骆驼牌”香烟的烟雾……

    此刻,他想到了那些训练较差的中国年轻空军人员。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经历过战斗,其中大多数是由意大利人训练的。这些空军人员求战心切,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作为一个受过训练、久经考验的战士去打仗是一回事,把年轻人派去送死又是一回事。

    陈纳德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这样做是不得已的。

    8月14日。星期六。

    中国空军几乎是全线出击。

    这天,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8批76架次。集中轰炸了上海日军各重要军事目标,使日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陈纳德亲自派去轰炸日本舰艇的驾驶员,由于缺乏经验,造成了大灾难。

    这些驾驶诺思洛普轻型轰炸机的驾驶员,只经受过7500英尺高空的飞行训练,以及用固定速度进行轰炸的战术训练,因而不了解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会大大改变炸弹的命中点。

    由于当日阴云密布,驾驶员决定低空投弹。他们在滑行时便开始投弹,结果大大偏离了目标。

    炸弹没有击中海关码头,却打中了国泰旅馆和汇中饭店,损失惨重。

    当时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舰只,除了“出云号”以外,还有其他日本轻型舰艇,英国的巡洋舰“坝伯兰号”,以及美国的巡洋舰“奥古斯特号”等外国舰只。

    少数几颗炸弹震碎了“奥古斯特号”上的玻璃,而“出云号”却丝毫无损。

    这天夜里,陈纳德在日记中写道:

    “空袭甚差。丁(纪徐)领导的第5组几乎炸沉了英国的‘坝伯兰号’。该舰本来并无必要呆在长江口。第2组朝外国租界又扔了两颗炸弹。虹口着了火。第4组在杭州附近打下了几架日本轰炸机。日本人袭击时丧失了12架飞机。”

    后来,8月14日这一天,也被人称为“血腥的星期六”。

    8月14日,是一个胜利的日子,也是一个奇怪的日子。

    当晚,南京政府忽然下令停止进攻。原来,上海的外国使团建议上海作为不设防城市,结果失去了进攻的有利机会,使日军得以大举增援。

    8月17日,中国守军又奉命全线总攻击。8月18日,中国守军又接令暂停进攻。

    如此攻守举棋不定,本来可以一鼓作气将日军逐出上海的,最后反而导致了上海的沦陷。

    日本人在空袭上海后的第二天,便开始了对南京的首次空袭。

    日本的机队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滑到云层下,向机场扔下大量的炸弹。

    南京城到处响彻着空袭警报声,成千上万的人在大声惊呼:“飞机来了!”

    陈纳德蹲在南京首都饭店附近的交通壕内。

    直到空袭停止后,陈纳德爬出交通壕,抖了抖身上的尘土,把手伸进衬衫口袋,掏出一支“骆驼牌”香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他感慨万分地说:

    “这就是战争!”

    中国空军利用有限的空中力量开始反击。

    陈纳德将他多年积累起来的作战战术,传授给中国最优秀的战斗机驾驶员。结果,日本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对南京进行连续3天的空袭中,一下子损失了54架轰炸机。接着在日本人第三天夜里企图空袭南京时,中国驾驶员又击毁了7架日本轰炸机。从此日本人再也不敢夜袭南京了。不久,日本间谍机关终于发现他们在南京空袭中失利的原因。原来有美国人在暗中相助,指挥着中国空军。日本领事馆照会美国政府,要求在华的美国空军人员立即撤离。

    美国国务卿考·赫尔发布命令说:对于参加外**队当驾驶员的美国人,将处以2000美元的罚款,和长达3年的监禁,还要除去美国国籍。

    陈纳德和他的助手们均被列入归国之列。但他拒不执行,他还让人转告领事馆:

    “只要中国境内的日本人在某一天全部被驱出,那时我就会乐意地离开中国。”

    陈纳德只好东躲西藏,以免被捕。尤其是在端纳的帮助下,仍然为中国空军出谋划策。

    陈纳德在日记里写道: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被认为在匿名作战!难道我不敢用我的真名来表示愤恨这场侵略战争吗?对于我为什么20年来如一日地献身于(美国)空军,我实无心再作申明。现在,我更毫不犹豫地要负起这个日本帝国主义对一个和平民族的侵略的反抗责任。”

    夏去秋来。

    不觉3个月过去,陈纳德发现他同中国空军签订的合同早已过期。

    他想起了他在美国的家,他的妻子内尔和8个孩子。他坐在南京首都饭店房间内的写字台旁,铺开信纸,准备写家信。

    正在这时,走进来一个人。

    6. 首次远征日本

    来人名叫罗亚尔·伦纳德。

    罗亚尔是一位洒脱的黑头发飞行员,1923年初曾经在凯利机场当过陈纳德的学生。后来,他离开陆军航空队,转入商业航空界。和陈纳德一样,罗亚尔也是应邀来中国的。到中国后,他担任了蒋介石的私人飞机驾驶员。除了送蒋外出活动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一直在南京待命。因此,罗亚尔几乎每晚都要到陈纳德的房间来。

    罗亚尔这晚刚从香港返回,随手递给陈纳德一份《南华早报》。

    这是一份1937年10月8日的报纸。醒目的标题是:《美国谴责日本侵华;放弃中立政策,支持国联;日内瓦举行九国会议》罗亚尔指着报纸说:

    “你看,美国人终于回心转意了,实事求是地对付日本人了。”

    陈纳德一边看报纸,一边慢慢地咕哝说:

    “是时候了。看来他们终于明白这里发生什么事了。”罗亚尔走到放酒的壁柜前,把威士忌倒入两只玻璃杯中,说:

    “我们应该为此干一杯!”

    陈纳德喝了一口,问罗亚尔:

    “你打算对这里的事怎么办?你想不想呆下去?”这位黑头发的飞行员望着陈纳德说:

    “嗨,你想回家吗?”

    陈纳德坐回到椅子上,喝了一小口酒后,说:“我有妻子和8个孩子,说真的我有点想回到路易斯安那州去,在秋天打一下猎。可是,这里又有那么多事要做。我花了那么多劲,搞了那么多训练,事后又要走,而让这里的人泄气,那我觉得有点像是在逃走了。我的合同早已到期,我没去管它。你的合同办了没有?”

    罗亚尔点了一下头,笑着说:

    “日本人在上海扔炸弹的第二天,蒋夫人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他们那里。我到了后,她问我一件事:‘你愿意跟我们一起经历这场战争吗?’我说愿意。我们握了手,这就算说定了。我们再也没有谈过延长合同的事,我反正每月照拿薪金。”陈纳德燃着了“骆驼牌”香烟,慢慢地吸着,又吐出一圈一圈的烟雾。他说:

    “我想,我也要这样做。我现在每月也是照领薪金。”罗亚尔说:

    “你会的,这是这里办事的规矩。”

    他俩沉默了片刻。

    接着陈纳德转向罗亚尔说:

    “谢谢,我想我会呆一阵子的。”

    他随手拿起正在写的那封信,将它撕掉。

    12月12日,南京沦陷。

    1938年初。

    南京政府虽然已经迁都重庆,但航空委员会仍然设在武汉。

    陈纳德奉命来到汉口机场。

    汉口机场一片泥泞。

    机场只有几段鹅卵石铺的跑道和滑行道。主跑道约长1万英尺,但并不怎么宽阔。

    残雪和积水,经常深过膝部。飞机不得不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以免陷入泥潭。日本轰炸机一有机会就轰炸汉口,使中国空军不断遭到惨重的损失。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升级扩大,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为了给日本侵略者以有效的打击,1938年3月在陈纳德的帮助下,制定了“空军对敌国内地袭击计划”。

    5月19日。深夜。

    中国空军两架“马丁”远程轰炸机,从宁波前进机场起飞,直冲夜空。

    翌日凌晨。

    满载“纸弹”宣传品的飞机,进入日本长崎市上空。随后飞遍九州全岛,沿途撒下20万张传单。

    当时制定这一计划,主要是考虑到能够远征日本本土的飞机很少,空军的兵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考虑到用“纸弹”攻心,散发传单,劝导日本停止侵略,比用炸弹炸死一些无辜的平民百姓效果更好。

    这些传单是:

    中国农民协会告日本农民大众书。

    中国总商会告日本工商业者书。

    中国总工会告日本劳动者书。

    中国外交协会告日本政党人士书。

    中国人民反侵略大同盟告日本人民书。

    传单的内容分别如下:

    我们中国的空军,现在飞到贵国上空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伤害贵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我们的使命,是向日本国民说明,贵国的军阀在中国领土上作着怎样的罪恶……

    日本兄弟,在诸位之中,有开始反对战争,理想着正义和平的人,也有为军阀宣传所欺骗而歌颂战争的人;但,不管是哪一种人,想来一定都因贵国的言论被统治,要了解时局的真相是困难的。所以,试作以上说明,希望诸位详加考虑。

    日本国民诸君:

    老早从昭和六年,贵**阀就对人民这样宣传:“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只要满洲到手,就民富国强。”可是,占领满洲,今已七年,在这七年之间,除了军部的巨头做了大官,成了暴发户以外,日本人民得到了什么呢?只有沉重的捐税,昂贵的物价,贫困与饥饿,疾病和死罢了。

    中日两国有同文同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应该互助合作,以维持亚洲和全世界的自由和平;日本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最后会使中日两国两败俱伤,希望日本国民唤醒军阀放弃进一步侵华迷梦,迅速撤回日本本土。

    日本工人诸君,等着等着,解放是不会自己来的,现在正是人民争回自由的时候了。你们掌握着生产,掌握着日本军阀之心脏的工人兄弟!觉醒诸君伟大的力量吧!诸君掌握着东洋的命运,打倒日本军阀!为着解除两国人民的苦痛,以同盟罢工来战斗吧!

    事后,**中央委员会和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派代表到空军司令部表示了慰问,并且赠送了锦旗。

    **中央委员会赠送的锦旗上写着:

    “德威并用智勇双全”

    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赠送的锦旗上写着:

    “气吞三岛威震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