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陈纳德传章节目录 > 第四章 飞虎队(上)

第四章 飞虎队(上)(2/2)

陈纳德传作者:陈纳德传 2017-02-13 11:54
丧失士气会大大影响这些人的军事价值。

    第二类人都是一些更聪明的合同破坏者,特别是驾驶员。我认为,他们的动机各异,但一般说来是不可置信的。我认为,有几个人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他们将美国志愿队当作一个逃避在国内服军役的手段。但至少有一人按其自述,是为了偿还债务才参加美国志愿队的,因此,一积累了足够的现金后,就回家去摆脱其窘境了。还有一些人看到最后可能要实战,就无法去面对考验了。

    在那些破坏与我们所签合同的人之中,当然还有一两个确实因家庭有困难或健康不佳才走的。但每一位参加美国志愿队的人都曾被明确告知,他加入的是什么组织;军役是怎么回事,因此,即使退一步来说,在他们觉得这一冒险不完全对他们胃口的时候,很难为这些领取美国志愿队薪金的人找到什么借口。

    你的十分诚挚的

    克·李·陈纳德

    1941年10月21日

    缅甸东瓜

    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季慢慢南下,机场逐渐变得干燥。11月底。陈纳德一边看着在深秋天空中俯冲和翻滚的机队,一边感觉到,他们可以作战了。

    他想,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可以在几周内调往昆明。

    4. 首战告捷

    按照作战需要,陈纳德把志愿队编成3个中队。第一中队,大多是由前美国陆军驾驶员组成。中队长,罗伯特·桑德尔,得克萨斯州人,个儿不高,皮肤黑黑的,是一个顽强而勇敢的驾驶员。该中队的每一架飞机,都画着一只大苹果,亚当在围着苹果追夏娃,因而也称为“亚当和夏娃队”。第二中队的队长是杰克·纽柯克,纽约市郊人,27岁的战斗机驾驶员。该中队叫“熊猫队”,可是飞机上没有画熊猫,每架飞机却画了一个驾驶员的漫画像。

    第三中队,由前美国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驾驶员组成,命名为“地狱里的天使”,每架飞机上画着一个**的天使,姿态各异。中队长阿维特·奥尔森,是一个25岁的加州洛杉矶人,瘦长个儿。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

    日本派出由6艘航空母舰和数十艘军舰组成的特遣舰队,突然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由于疏忽戒备,美军遭到惨重的损失。次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正式对日宣战。

    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陈纳德在接到日本进攻珍珠港的消息后,立即命令志愿队进入战备状态。

    缅甸东瓜基地营区告示牌上,贴着一道由基地指挥官陈纳德签发的命令:

    美国志愿队

    缅甸“A”点

    1941年12月8日

    9时45分

    1.日本已向英、美宣战

    2.本司令部将每日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并将抗击敌人的敌对行动。

    (1)第三中队是冲锋队。

    (2)第二中队是支援队。

    (3)第一中队是预备队。

    3.(1)备战的飞机全副武装并装满弹药。

    (2)本司令部所有成员均得随身携带武器。

    在这道命令的旁边,还贴着另一份报告:

    报告主送:所有有关人员

    1.本司令部任何人均不得不向指挥官请假而擅自离开本岗位;

    2.一旦响起空袭警报,一切行政和作战人员应收集一切重要文件将之转移到安全地区。如有普通警报,文职人员应上主要通道,搭乘驶过的交通工具。如有紧急

    警报,所有人员均应撤出楼宇,进入丛林,平躺卧地,并使用一切可用的掩体。

    3.随时密切注意敌人的空降部队。

    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陈纳德焦急地等待着重庆的命令。

    12月10日,陈纳德下发了第三道战地命令:

    战地命令

    第3号

    地图:仰光部分

    1.据说敌人已攻占曼谷,其地面部队据传正向滇缅公路挺进。

    2.关于中队的安排不变。

    3.(1)第二中队到指定地区进行侦察性飞行。

    起飞时间时1130分。

    (2)第一中队为侦察飞行提供巡逻保护。

    (3)其他在地面的单位将从12时起待命,直到下岗。

    指挥官令

    滇缅公路是中国抗战时期取得国外援助的重要途径。陈纳德奉命派遣第三中队飞赴仰光敏加拉洞机场,协助英国人,阻击入侵的日本人,以便全力守卫滇缅公路。

    数天后,重庆来电,命令陈纳德的志愿队进驻昆明,时间由他自己决定。

    当时在东瓜基地周围,经常有日本间谍出现。于是,陈纳德为了欺骗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小小的计谋。他在基地四周的告示牌上贴出命令:

    两个中队在12月17日清晨飞往昆明。

    消息很快传到日本人那里。日本空军的歼击机在滇缅公路的上空——志愿队的必经之路,从那天清晨开始,等了整整一天,才发现上了陈纳德的当。

    当夜,东京电台竟然还得意地广播说,美国志愿队20架P—40飞机已被歼灭。第二天下午,陈纳德就命令第一、第二中队撤离东瓜。傍晚,东瓜基地的设备和其他人员,由中国航空公司的3架运输机悄悄运往昆明。飞机在昆明机场的着陆,是依靠汽车灯光和几百名修筑跑道的民工手持油灯完成的。

    在经历了缅甸丛林的暑热和潮湿之后,再生活在晴朗干燥的昆明机场,真使人有隔世之感。

    20日清晨。

    陈纳德早早起了床。他习惯地点燃了一支“骆驼牌”香烟,然后两眼盯着作战图,思索着。

    凭着多年的经验,陈纳德深知,日本人一旦了解志愿队到了昆明,他们是肯定会来偷袭的。

    这时,他桌上的电话铃响了。

    电话是中国空军第五总队司令兼美国志愿队参谋长,人称“王老虎”的王叔铭打来的。

    “日本飞机已在老街地区越过云南边界,正向西北飞行,请你注意,目标很可能就是你的志愿队。”王说。陈纳德小心地放下耳机,情况完全如他所料。他开始发布作战命令。派出第二中队用4机编队去拦截敌机,另一个4机编队在昆明上空作防御性巡逻。第一中队的16架飞机在昆明偏西方向上空待命。

    这3批飞机升空后,陈纳德站在作战室墙上的形势图前,仔细倾听着每隔几分钟收到的电话。

    “鲨鱼翅蓝色呼叫基地。东西60英里处发现敌机,我们准备进攻。”

    “鲨鱼翅红色向基地报告,鬼子在东南方向80英里处,准备进攻。”昆明碧蓝的晴空上,飘浮着厚厚的积云。

    机场和城里早已响起空袭警报。

    一场激烈的空战过后。

    第一中队全部安全返飞。

    第二中队除了一架飞机迫降在机场东边的稻田里,驾驶员雷克托受了点轻伤以外,其余飞机安全降落在机场上。驾驶员们兴奋极了,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陈纳德好不容易把他们弄到汇报室里,听取有关空战的详情。

    汇报尚未结束,中国空军侦察电台向陈纳德报告说:进袭昆明的10架日本轰炸机,其中6架被志愿队击落,残骸均在中国境内发现;逃跑的4架中,3架损于途中,只有1架逃回河内机场。

    昆明首战告捷。

    中午时分。昆明市长亲自率领一个几百人组成的慰问团,来机场慰问。

    身穿花衣服的小女孩,将紫色的布条系在驾驶员的脖子上。腼腆的姑娘,把一束束鲜花放在年轻人的手里。小伙子们把土特产作为礼物分赠给每一位志愿队员。

    陈纳德觉得嗓子发紧,热泪不禁涌出……

    5. 仰光空战

    缅甸首都仰光城郊的敏加拉洞机场。

    昆明首战大捷的次日清晨,驻扎在敏加拉洞机场的志愿队第三中队,发现了第一批日本轰炸机,共有27架。这些敌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慌忙将炸弹扔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前进基地上,立即调头逃回曼谷去了。

    稍后,一架日本摄影侦察机在2.5万英尺高空飞临仰光,拍摄港口和机场。

    中队长阿维特·奥尔森立即向昆明基地的陈纳德报告。陈纳德在复电中说:

    “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的区域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3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

    果然不出所料。

    12月23日,日本人出动54架轰炸机,在12架97式战斗机和8架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袭击仰光。

    奥尔森从警报室跑出来,他边跑边喊:

    “敌人来了,立即起飞!”

    15分钟后,志愿队的15架P-40战斗机,英国皇家空军18架水牛式战斗机,几乎同时升入1.8万英尺的高空,严阵以待。

    美国战斗机的机头画着鲨鱼的笑口和利齿,而机身却画着**的天使。

    日本轰炸机群的驾驶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飞机。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就遭到志愿队的猛烈攻击。敏加拉洞机场的上空,到处是嘈杂的空战声,子弹爆炸时发出的桔黄色火焰,敌机中弹后留下的一股长长的袅袅黑烟。连机场地勤人员也忘记了隐蔽,纷纷跳出掩体,来观看这场精彩的、无与伦比的空战。第二批日本轰炸机,尽管受到重创,却仍然在战斗机护航下,瞄准敏加拉洞机场扔炸弹。一连串炸弹把机场炸得到处是坑坑洼洼。

    顿时,敏加拉洞机场成了一片火海。

    日本战斗机边飞边向街上扫射,子弹在人行道和建筑物上弹跳。

    一艘停泊在港口的美国货轮,也参加了战斗,船上的机枪手向一架日本轰炸机开火,直把它打得一头栽进海港。空战终于结束了。

    双方损失重大。

    志愿队损失6架飞机,牺牲一名驾驶员,另一名下落不明。

    英国皇家空军损失11架水牛式战斗机。

    英国人以后报告在仰光附近找到了32架日机残骸,其中7架是英国空军击落的,另外25架则为美国志愿队所击落。奥尔森及时向陈纳德报告了仰光空战的战况。陈纳德立即复电:

    发往:东瓜

    1941年12月25日

    东瓜戈耶特收转仰光奥尔森:请再坚持几天,去A点领取弹药,视需要保存飞机。入夜休息时疏散人机。祝贺你们旗开得胜。对两名优秀驾驶员的损失深表惋惜。请将遗体和财物交中央飞机制造公司或美国领事馆以便安葬。希林一队在归途中迷航,一死一伤。所有飞机均丢失。请报所有参加第一次战斗的驾驶员名单以颁发奖金。如可能,将尽快调动你。祝全体人员圣诞节快乐,也祝你和全队快乐。如电话线被切断,请于今日将此电用飞机转给奥尔森。

    陈纳德

    仰光空战大捷后,第三中队队长奥尔森派希林等3名驾驶员,将3架寇蒂斯截击机从敏加拉洞机场运往昆明。不料3架飞机在夜间飞行途中迷航。希林的飞机由于引擎熄火,他在迫降时受了伤。另一名驾驶员也在迫降时受了伤。还有一架飞机撞在梯田上,机毁人亡。

    仰光的空战愈演愈烈。

    12月24日,日本空军再次派出80架飞机袭击仰光,被美国志愿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击落19架。

    12月25日,圣诞节。

    中午11时许,日本空军60架轰炸机由30架战斗机护航,分成三批偷袭仰光。

    美国志愿队12架P-40战斗机和英国皇家空军16架水牛式战斗机迎战。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空中激战,共击落日机45架。在空战中,英国皇家空军丢了9架飞机,9名驾驶员没有一人损伤。

    陈纳德收到圣诞节仰光战报后,向奥尔森队长发出下列电文:

    东瓜的戈耶特收并烦转奥尔森:“谨对圣诞节凯旋后两名失踪的驾驶员归队表示祝贺。一有运输机,即派去增援。请告曼宁,在新的作战单位抵达后,你队是否需撤至昆明休整。如需要,请让2~3名志愿队驾驶员和地勤人员至少再留数日。”请将2.2万发7.92弹药装进子弹带;如可能,从眉苗再要7.5万发。

    陈纳德

    这次空战,对于仰光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日本人从此停止了对仰光的日间轰炸。

    就连一向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英国皇家空军大队长曼宁上尉,也突然间改变了态度,并且满口答应了陈纳德的要求。自从12月30日昆明首战告捷之后,中国新闻界开始称美国志愿队为“飞虎队”。

    后来仰光上空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报刊的注意。直到1942年1月底,陈纳德开始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休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上尉,一跃而为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人物。从此,大批由美国和欧洲来的记者,经过印度蜂拥而来。他们深入到仰光,东瓜机场。又翻山越岭进入昆明,采访坐镇于昆明的陈纳德。

    陈纳德事后写道:

    “怎么会从P—40飞机机头上的鲨鱼得出‘飞虎’这个名字的,我永远也闹不清。不管怎样,我们发现自己被人叫做‘飞虎’总有点感到意外。”

    6. 史迪威

    过度的劳累,使陈纳德的气管炎再度复发。

    他躺在昆明基地的指挥所里,不断地咳嗽,体温继续上升。

    他硬撑着,坐起来,在写字台旁,提笔给马格鲁达将军写报告。马格鲁达是美国空军驻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前些日子在重庆开会时,马格鲁达曾向陈纳德要过一份关于美国志愿队战况及其现状的正式报告。陈纳德答应回昆明后再写的。

    次日,马格鲁达给美国陆军部发了一份电报。

    1941年12月27日

    华盛顿陆军部

    阿诺德将军

    自从12月20日以来,据陈纳德报告,美国志愿队已摧毁了13架日本战斗机和14架双引擎轰炸机,打伤的敌机更多。请务必立即向美国志愿队派人机增援。如欲利用日寇所遭惨败,时机十分重要。请优先考虑下列建议以确保美国志愿队在此地区连续作战。考虑到时间和空间因素。第一,紧急派遣54架飞机装上中东的武器飞往加尔各答;第二,为上述飞机配备25%的战斗零件;第三,立即每月派15名战斗机驾驶员到加尔各答作后补和替换用;第四,尽快提供两个中队的轰炸机交上述战区使用。

    马格鲁达

    虽然马格鲁达将军想尽力帮助志愿队,陈纳德总感到放心不下。

    1942年新年刚过,陈纳德便收到宋美龄从重庆发来的电报:

    发自重庆

    至陈纳德

    你能否速来参加有关将美国志愿队编入美陆军航空队事,请告。

    蒋夫人

    果然是有事了。

    陈纳德心里清楚,如果志愿队合并或者编入美国陆军,这将意味着中国空军丧失了一支有效的战斗力量,同时,这也与创办志愿队的初衷不符。

    他借口生病不能启程,给重庆方面复了一电。

    下电请转蒋夫人:“因气管炎复发卧床。鉴于问题复杂,我认为,美国志愿队不宜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志愿队眼下的地位更能发挥作用。驾驶员均一致愿受我领导和蒋委员长的监督。我愈后是否仍需我来重庆。美国志愿队祝您新年快乐。”顺致敬意。

    你的最诚挚的

    克·李·陈纳德

    美志愿队指挥官

    不久,马格鲁达将军非正式地告诉陈纳德,美国志愿队将成为美陆军航空队的一部分是势在必行的事。

    1月20日,陈纳德致函马格鲁达将军。

    他在信中写道:

    “美国志愿队编入航空队,会引起志愿队的战斗力的破坏,很可能长达4—6个月之久。

    “就个人而言,我的愿望是想迅速和决定性地打败敌人,为此,我愿以任何身份效劳。

    “鉴于我十分了解中国的情况以及日方的战术和其总的态势,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是将我任命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名将级军官和中国空军指挥官。

    “我身负这一重担,就既能领导美国志愿队,又能领导将来派往中国的任何陆军航空队的作战单位。我仍然继续负责中国的飞行训练和对中国空军单位的作战进行领导。我可以监督用租借法设备对中国空军单位进行过渡性和单位性训练。“鉴于我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我不相信,到这里来的任何一位其他陌生军官能像我那样出色地办理这些事情。”同日,陈纳德还给宋美龄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夫人:

    随信附上我刚写给马格鲁达将军的信件的副本。在该信中,我力求用明确无误的言辞总结一下美国志愿队当前的地位以及一旦它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后可能具有的地位的情况。我不想佯装谦虚,我还表明了我相信我能对盟军事业作出最大贡献应处的地位。请参阅我给马格鲁达信的副本。

    陈纳德

    正当美国志愿队的补给遇到麻烦的时候,陈纳德收到一份宋美龄的来电:

    日期:1942年2月3日(15时)

    收到:1942年2月3日(16时)

    从PXM发来

    致:陈纳德将军

    加密:在美国志愿队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后,你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受委员长领导。你的军衔是准将,任务是协助中国人训练中国空军。你希从美得到哪些工作人员和助手,请速复知。

    夫人

    陈纳德看完电报,顿时觉得精神好多了,欣喜万分。他摸出一支“骆驼牌”卷烟,燃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

    因为他终于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承认,也获得了中国当局的信任。

    然而,美国陆军部的马歇尔和阿诺德将军,对于陈纳德被提升为准将颇为恼火,他们决定限制陈纳德的权力。为此,他们挑选了比斯尔做陈纳德的上司。比斯尔在美空军战术学校时是陈纳德的老冤家,曾经讥讽过陈纳德的空战理论。

    更使陈纳德烦恼的是,美国陆军部接着又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史迪威早在1月25日在美国就知道,美国志愿队将成为美国陆军第23战斗机大队,而且置于他的领导之下。

    这样,这两个个性极强的领导人,远隔太平洋就开始了后来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