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会停止的战斗(2/2)
《罗斯福传》作者:罗斯福传 2017-02-13 11:54
告诉考克斯,我们一开会,在第一轮投票就会提名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
安斯伯里来到讲台提名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时,得到本州代表支持的其他几个候选人已被提到了代表大会。安斯伯里在讲话中说罗斯福年纪不大,但“有担任公职的丰富经验”。艾尔·史密斯和威斯康星州的约瑟夫·戴维斯附议支持罗斯福。得到本州拥护的其他几个候选人很快退出了竞选。代表们以欢呼声提名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罗斯福!罗斯福!我们要罗斯福!”代表们一边高呼一边跺脚。根据惯例,这时罗斯福已离开会议大厅。
约瑟夫斯·丹尼尔斯代表他发言。为打消人们对他与罗斯福之间存在不和的猜疑,丹尼尔斯说:“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代表大会一致确定头脑清楚并有才干的行政官员,纽约州的爱国公民,助理海军副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
罗斯福把海军部的事务清理完毕之后,提出了辞去助理海军部长职务的辞呈。大约两千名工作人员聚集在海军部大楼门口与罗斯福告别,并送给他一只漂亮的杯子。罗斯福与丹尼尔斯互致热情洋溢的函件。罗斯福在书函中写道:“这封信并非为了道别——经过这些年的密切交往,我们永远是分不开的战友。我们之间的友情意味着什么,你了如指掌,我现在所写的,实无必要……”从丹尼尔斯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个人的想法:“他是下午离开海军部的,他走之前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洋溢着友情,真令人感动。当他似乎是站在我的批评者一边时,我从未凭感情冲动行事。”
8月9日,罗斯福发表了接受提名的演说,竞选就正式开始。这篇演说是在斯普林伍德罗斯福母亲家门前的台阶上发表的。听众约有五千人,其中有党的领导人、罗斯福的挚友和邻居,以及坦慕尼厅的人数众多的代表团。
“看到我婆婆家的草坪遭到大批人群的践踏,我真有点为她感到痛心。”埃 莉诺说。当有记者向埃莉诺问到她的政治观点时,她愣了一下,想了想,答道:“我的政治观点?啊,对了,我是民主党人;可我从小就被培养成地道的共和党人,后来变成了民主党人。我认为,由民主党治理国家,最符合国家利益,因为我坚信民主党是进步的组织。”
罗斯福的演说为他的竞选提出了两大主题:美国必须参加国联,必须整顿联邦政府,以提高工作效率。“下届政府将面临两大课题”,他说。“处理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和急需在国内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不能“以昂贵的军备来建筑坚不可摧的围墙,像东方人那样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沉湎于过去的成就。……我们必须睁开双眼,看看现代文明已变得如此复杂,文明人的生活已与其他国家的其他人的生活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要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又不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那是不可想象的。”成立国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罗斯福接着说,不过他支持这种保留意见,美国不应因加入国联而违反美国宪法。
在谈到国内政策时,罗斯福要求动大手术来解决政府工作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必须简化几十年都未变动的国会立法程序,改组政府各部和各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高的政府人员的薪金,同时应把达不到较高标准的政府工作人员加以解雇。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包括规划合理地使用全国资源——包括美国人民在内。应保护妇女和儿童不受剥削,不受虐待;应为美国大约500万文盲制定教育计划。
罗斯福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还清楚地表明,此时的罗斯福与十年前竞选时犹豫不决、政治上笨手笨脚的罗斯福相比已判若两人。罗斯福“所讲的每句话都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这样写道。
“罗斯福仪表堂堂,无可挑剔——具有大学足球队标准队员的体魄,简直是 一副招贴画中的形象……做几个简洁而有力的手势,或是面带会心的微笑,……他嗓音清脆、洪亮,带有一点男高音,与他那不可捉摸、极为诱人而又定能赢得选票的本领配合得相得益彰,甚至可说是天衣无缝。”
两天之后,罗斯福开始了旋风般的竞选活动,在以后的三个月中走遍了32个州。他和随行的一小批工作人员乘坐私人的“韦斯特鲍罗”车厢,挂在正常运行的列车后面,按精心制定的竞选活动时间表,四出游说。竞选开始时,路易斯·豪并未参加。他在华盛顿一直呆到九9月下旬,希望能被任命为助理海军部长,接替罗斯福的职务,但并未如愿以偿。罗斯福指派担任过他的秘书的查尔斯·麦卡锡领导他在纽约的竞选活动办事处,并雇用玛格丽特·莱汉德这位年轻妇女担任助手。莱汉德精明能干,美丽动人,每周薪金35美元。曾在海军部负责公共关系的马文·麦金太尔为罗斯福起草讲演稿,并兼任新闻助理。麦金太尔和他的秘书R·F·卡马利尔随同罗斯福参与竞选活动。豪的一位老朋友,曾为美联社采访海军部的记者斯蒂芬·T·厄尔利充当先遣人员。厄尔利在罗斯福之前到达罗斯福将要发表演说的城镇,去督促当地的政客组织听众,准备相应的宣传事宜,并了解当地选民的情绪和态度。
汤姆·林奇负责筹备竞选经费。因为曾一度参加战争,他拥有一笔不多的资金;此外罗斯福自己还出了5000美元,他母亲也捐了3000美元,均用于竞选开支。
在选举中民主党的候选人注定要失败,但罗斯福还是竭尽全力继续竞选。他发表的演说和露面的次数总共达一千次。就竞选全国性职务的候选人而论,他所进行的竞选活动规模之大是前所未闻的。他从芝加哥开始,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然后南下到加利福尼亚,从中西部返回,向北折回新英格兰,继而再向西行,这次是由南线西行,每天发表演说少则六次,多则达到20次。罗斯福有时也乘汽车,至少有一次采取了革命性的办法——乘飞机。
所到之处,罗斯福呼吁人们支持国联,抨击哈定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词,故意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想安抚拥护国联的人,又想安抚反对国联的人。
罗斯福还转换花招,提出新自由的进步改革,并呼吁无党派选民给予赞助。
罗斯福看到选民对自己的热烈欢迎受到莫大鼓舞,明显地觉得民主党有可能在竞选中出乎预料地获胜。有一次早上罗斯福和汤姆·林奇共进早餐,他说他希望林奇翌年三月和他一同到华盛顿去就职。
“富兰克林,听着”,林奇答道,“你去不成华盛顿。”
“为什么去不成呢?”
“你发表演说时,我到选民中走了走,去了解情况。选民会投你一票,但是他们不会投考克斯的票,也不愿投票支持国联。”
1920年,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选举权。把詹姆斯安置在格罗顿后,埃莉诺就和丈夫一同进行竞选活动。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思想上毫无准备,很难适应竞选中的乱哄哄的场面。不论她多么疲倦,对她听过许多遍的讲演,也得装出聚精会神地谛听的样子,对陌生的选民们也得笑脸相迎;除此而外,差不多无事可做。同时,她丈夫没有工夫照顾她,他不是准备讲演稿,就是筹划竞选方略,或是和同伴们一起打牌,消遣一下。路易斯·豪是惟一关心埃莉诺的人,豪意识到埃莉诺想在竞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便开始在晚上找她高谈罗斯福的发言稿,研究竞选策略和变幻莫测的报界的反应。“我感到受到了重视,非常高兴。没有过多久对许多问题,我都参加了讨论。”她后来回忆说。埃莉诺第一次感到在豪的爱吹毛求疵的性格后面,隐藏着机敏的智力,开始理解她丈夫与豪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了。
罗斯福在海德公园村家中等待选举结果时,估计到他会被人击败,但失败程度却比他所预料的更为惨重。共和党的哈定和柯立芝在选举中赢得了61%的选民票及选举团中的404票,而考克斯和罗斯福只得到127张选举团的票。在总统选举中,如此一边倒的失败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是未有所闻的。在国会两院的选举中,共和党仍占优势。“选举结果不是山崩式的”,威尔逊总统的秘书乔·图马尔蒂说,“而是地震式的”。在纽约州,在州的各个职务的竞选中,民主党全被击败了。内森·L·米勒取代了艾尔·史密斯的州长职务。大多数评论员都认为民主党由于支持国联而遭到失败。这次失败之所以如此惨痛,是因为威尔逊政府所代表的一切遭到敌对方面的否决,而不仅是选民们反对美国参加国联所致。在公众心目中,哈定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代表和平与繁荣,并使该国有可能重新获得平衡与安全。在词典中大概没有“noimalcy”(正常状态)这个词,然而美国人民在1920年所渴望获得的却正是“正常状态”,尽管这种状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选举结果看来并没有使富兰克林·罗斯福感到沮丧或气馁。他以“达观态度”接受了“这次惨败”,没有几天,他就愉快地称自己是“富兰克林·德·罗斯福,前副总统,已被囚禁。 (误传为已死)。”他在研究自己的情况时发 现,他确实没有什么损失。他第一次在全国政治舞台上亮相,在全国有了一批追随者,改进了自己的竞选技能,建立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助手班子,他们的专长补充了路易斯·豪的专长。他在这次惨败后不久写信给史蒂夫·厄尔利说:“感谢上帝,我们俩人都还年轻。”
安斯伯里来到讲台提名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时,得到本州代表支持的其他几个候选人已被提到了代表大会。安斯伯里在讲话中说罗斯福年纪不大,但“有担任公职的丰富经验”。艾尔·史密斯和威斯康星州的约瑟夫·戴维斯附议支持罗斯福。得到本州拥护的其他几个候选人很快退出了竞选。代表们以欢呼声提名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罗斯福!罗斯福!我们要罗斯福!”代表们一边高呼一边跺脚。根据惯例,这时罗斯福已离开会议大厅。
约瑟夫斯·丹尼尔斯代表他发言。为打消人们对他与罗斯福之间存在不和的猜疑,丹尼尔斯说:“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代表大会一致确定头脑清楚并有才干的行政官员,纽约州的爱国公民,助理海军副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副总统候选人。”
罗斯福把海军部的事务清理完毕之后,提出了辞去助理海军部长职务的辞呈。大约两千名工作人员聚集在海军部大楼门口与罗斯福告别,并送给他一只漂亮的杯子。罗斯福与丹尼尔斯互致热情洋溢的函件。罗斯福在书函中写道:“这封信并非为了道别——经过这些年的密切交往,我们永远是分不开的战友。我们之间的友情意味着什么,你了如指掌,我现在所写的,实无必要……”从丹尼尔斯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个人的想法:“他是下午离开海军部的,他走之前给我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洋溢着友情,真令人感动。当他似乎是站在我的批评者一边时,我从未凭感情冲动行事。”
8月9日,罗斯福发表了接受提名的演说,竞选就正式开始。这篇演说是在斯普林伍德罗斯福母亲家门前的台阶上发表的。听众约有五千人,其中有党的领导人、罗斯福的挚友和邻居,以及坦慕尼厅的人数众多的代表团。
“看到我婆婆家的草坪遭到大批人群的践踏,我真有点为她感到痛心。”埃 莉诺说。当有记者向埃莉诺问到她的政治观点时,她愣了一下,想了想,答道:“我的政治观点?啊,对了,我是民主党人;可我从小就被培养成地道的共和党人,后来变成了民主党人。我认为,由民主党治理国家,最符合国家利益,因为我坚信民主党是进步的组织。”
罗斯福的演说为他的竞选提出了两大主题:美国必须参加国联,必须整顿联邦政府,以提高工作效率。“下届政府将面临两大课题”,他说。“处理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和急需在国内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不能“以昂贵的军备来建筑坚不可摧的围墙,像东方人那样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沉湎于过去的成就。……我们必须睁开双眼,看看现代文明已变得如此复杂,文明人的生活已与其他国家的其他人的生活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要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又不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那是不可想象的。”成立国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罗斯福接着说,不过他支持这种保留意见,美国不应因加入国联而违反美国宪法。
在谈到国内政策时,罗斯福要求动大手术来解决政府工作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必须简化几十年都未变动的国会立法程序,改组政府各部和各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高的政府人员的薪金,同时应把达不到较高标准的政府工作人员加以解雇。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还包括规划合理地使用全国资源——包括美国人民在内。应保护妇女和儿童不受剥削,不受虐待;应为美国大约500万文盲制定教育计划。
罗斯福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还清楚地表明,此时的罗斯福与十年前竞选时犹豫不决、政治上笨手笨脚的罗斯福相比已判若两人。罗斯福“所讲的每句话都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这样写道。
“罗斯福仪表堂堂,无可挑剔——具有大学足球队标准队员的体魄,简直是 一副招贴画中的形象……做几个简洁而有力的手势,或是面带会心的微笑,……他嗓音清脆、洪亮,带有一点男高音,与他那不可捉摸、极为诱人而又定能赢得选票的本领配合得相得益彰,甚至可说是天衣无缝。”
两天之后,罗斯福开始了旋风般的竞选活动,在以后的三个月中走遍了32个州。他和随行的一小批工作人员乘坐私人的“韦斯特鲍罗”车厢,挂在正常运行的列车后面,按精心制定的竞选活动时间表,四出游说。竞选开始时,路易斯·豪并未参加。他在华盛顿一直呆到九9月下旬,希望能被任命为助理海军部长,接替罗斯福的职务,但并未如愿以偿。罗斯福指派担任过他的秘书的查尔斯·麦卡锡领导他在纽约的竞选活动办事处,并雇用玛格丽特·莱汉德这位年轻妇女担任助手。莱汉德精明能干,美丽动人,每周薪金35美元。曾在海军部负责公共关系的马文·麦金太尔为罗斯福起草讲演稿,并兼任新闻助理。麦金太尔和他的秘书R·F·卡马利尔随同罗斯福参与竞选活动。豪的一位老朋友,曾为美联社采访海军部的记者斯蒂芬·T·厄尔利充当先遣人员。厄尔利在罗斯福之前到达罗斯福将要发表演说的城镇,去督促当地的政客组织听众,准备相应的宣传事宜,并了解当地选民的情绪和态度。
汤姆·林奇负责筹备竞选经费。因为曾一度参加战争,他拥有一笔不多的资金;此外罗斯福自己还出了5000美元,他母亲也捐了3000美元,均用于竞选开支。
在选举中民主党的候选人注定要失败,但罗斯福还是竭尽全力继续竞选。他发表的演说和露面的次数总共达一千次。就竞选全国性职务的候选人而论,他所进行的竞选活动规模之大是前所未闻的。他从芝加哥开始,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然后南下到加利福尼亚,从中西部返回,向北折回新英格兰,继而再向西行,这次是由南线西行,每天发表演说少则六次,多则达到20次。罗斯福有时也乘汽车,至少有一次采取了革命性的办法——乘飞机。
所到之处,罗斯福呼吁人们支持国联,抨击哈定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词,故意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想安抚拥护国联的人,又想安抚反对国联的人。
罗斯福还转换花招,提出新自由的进步改革,并呼吁无党派选民给予赞助。
罗斯福看到选民对自己的热烈欢迎受到莫大鼓舞,明显地觉得民主党有可能在竞选中出乎预料地获胜。有一次早上罗斯福和汤姆·林奇共进早餐,他说他希望林奇翌年三月和他一同到华盛顿去就职。
“富兰克林,听着”,林奇答道,“你去不成华盛顿。”
“为什么去不成呢?”
“你发表演说时,我到选民中走了走,去了解情况。选民会投你一票,但是他们不会投考克斯的票,也不愿投票支持国联。”
1920年,妇女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选举权。把詹姆斯安置在格罗顿后,埃莉诺就和丈夫一同进行竞选活动。罗斯福夫人埃莉诺思想上毫无准备,很难适应竞选中的乱哄哄的场面。不论她多么疲倦,对她听过许多遍的讲演,也得装出聚精会神地谛听的样子,对陌生的选民们也得笑脸相迎;除此而外,差不多无事可做。同时,她丈夫没有工夫照顾她,他不是准备讲演稿,就是筹划竞选方略,或是和同伴们一起打牌,消遣一下。路易斯·豪是惟一关心埃莉诺的人,豪意识到埃莉诺想在竞选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便开始在晚上找她高谈罗斯福的发言稿,研究竞选策略和变幻莫测的报界的反应。“我感到受到了重视,非常高兴。没有过多久对许多问题,我都参加了讨论。”她后来回忆说。埃莉诺第一次感到在豪的爱吹毛求疵的性格后面,隐藏着机敏的智力,开始理解她丈夫与豪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了。
罗斯福在海德公园村家中等待选举结果时,估计到他会被人击败,但失败程度却比他所预料的更为惨重。共和党的哈定和柯立芝在选举中赢得了61%的选民票及选举团中的404票,而考克斯和罗斯福只得到127张选举团的票。在总统选举中,如此一边倒的失败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是未有所闻的。在国会两院的选举中,共和党仍占优势。“选举结果不是山崩式的”,威尔逊总统的秘书乔·图马尔蒂说,“而是地震式的”。在纽约州,在州的各个职务的竞选中,民主党全被击败了。内森·L·米勒取代了艾尔·史密斯的州长职务。大多数评论员都认为民主党由于支持国联而遭到失败。这次失败之所以如此惨痛,是因为威尔逊政府所代表的一切遭到敌对方面的否决,而不仅是选民们反对美国参加国联所致。在公众心目中,哈定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代表和平与繁荣,并使该国有可能重新获得平衡与安全。在词典中大概没有“noimalcy”(正常状态)这个词,然而美国人民在1920年所渴望获得的却正是“正常状态”,尽管这种状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选举结果看来并没有使富兰克林·罗斯福感到沮丧或气馁。他以“达观态度”接受了“这次惨败”,没有几天,他就愉快地称自己是“富兰克林·德·罗斯福,前副总统,已被囚禁。 (误传为已死)。”他在研究自己的情况时发 现,他确实没有什么损失。他第一次在全国政治舞台上亮相,在全国有了一批追随者,改进了自己的竞选技能,建立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助手班子,他们的专长补充了路易斯·豪的专长。他在这次惨败后不久写信给史蒂夫·厄尔利说:“感谢上帝,我们俩人都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