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人物传记 > 蒙哥马利传章节目录 > 第三章 一战风云

第三章 一战风云(2/2)

蒙哥马利传作者:蒙哥马利传 2017-02-13 11:55
伤的经历很感兴趣。蒙哥马利也突然有了诗人气质,打算凭吊一下差点送自己去见上帝的地方。1916年2月22日,蒙哥马利和托姆斯两个人骑着自行车赶到了梅特朗。昔日的战场如今已成了埋葬阵亡将士的墓地。他中弹倒地的地方依然如故,没有什么变化。站在那儿,蒙哥马利想起了那位为救助他而付出了生命的士兵,心情沉重,着实感叹了一会儿。

    作为旅参谋长,蒙哥马利的职责是陪同旅长一起到下面各个部(分)队去检查和巡视,然后就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此外,他每天要负责提出三份状况报告:一次在上午5时,一次在上午10时,最后一次在下午4时。上午10时的报告要求是正式的书面报告,呈报旅长签字后要向外发送。另外两次报告用电报拍发,只需简短地反映一下大致情况,如“一切正常”、“平安无事”之类。蒙哥马利处理这些工作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很得麦肯齐将军器重。蒙哥马利对他这位上级自然也十分尊重。俩人相处得很好。但是,麦肯齐将军的一些作法,显然已经过时,不大符合当时的需要。这使得蒙哥马利感到很不适应。因此,他差不多实际上挑起了全旅的工作担子。在给家人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迄今为止,有许多将军应该亲自动手的事,都要我做。”

    4月份,陆军部真的下来一纸调令,决定将麦肯齐将军调离。对于麦肯齐的离去,蒙哥马利既感到难过,又觉得高兴。他希望来个年纪较轻、头脑较新的上司,以便对自己有所提高。

    蒙哥马利的想法实现了。新派来的旅长名叫桑迪兰兹,年仅40岁,是一个新派的军官。他使蒙哥马利真正领悟了旅长的本质,了解了旅下各个兵种在战争中的关系。

    1916年初,法军同德军在凡尔登附近展开激战。凡尔登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在此均蒙受了巨大伤亡。由于法军在凡尔登无法抽身,原定于这年夏天由英法联军共同进行的索姆河战役,现在完全落在英军头上,变成了一次牵制性的进攻战役。

    1916年就这样过去了。交战双方依然在原有战线上僵持。

    1917年来临的时候,蒙哥马利的职务又得到晋升,他被调往第33师任二级参谋,但军衔仍是上尉。

    1917年的战局同1916年一样沉闷。这年春季,黑格又组织了一次对德军兴登堡防线的攻势,史称“阿拉斯之战”。这次战役进行得依然十分糟糕,以至于被称作“最艰苦的战争”。33师参加了这次战役,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劳而无功,仅仅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一英里。

    蒙哥马利的收获却不少。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参谋工作中,对师参谋业务了解得滚瓜烂熟。他的才能再次得到上级的赏识,这一年7月,蒙哥马利又一次被升职,调任第9军的二级参谋。

    新的职务让蒙哥马利感到非常高兴。按照英国陆军的习惯,要想担任军参谋,必须经过参谋学院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蒙哥马利所受到的器重。第9军当时有三个二级参谋,除蒙哥马利是上尉外,另外两位都是少校。但是,当一级参谋不在时,上级却让蒙哥马利负总责。

    1917年秋季,英军在伊珀尔地区再度对德军发动攻势。经过9月20日、26日和10月4日三次秋季攻势,取得了喜人的战果。在这期间,蒙哥马利表现极为突出。到了10月底,他再次获得晋升,成为第9军的一级参谋。

    这时候,美国虽然已经对德宣战,但它的兵力还未完全运送到战场。

    而俄国,发生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战争,使得德国得以从东线抽调兵力加强西线。欧洲战场上一个时期里,德军在兵力上取得了优势。趁此良机,德军决定在1918年春季发动攻势,力争在美军主力到达以前取得决定性胜利。

    英法联军的任务是坚决遏住德军的进攻势头,以争取时间,等候美国盟军赶到。

    3月中旬,第9军参谋部被军团召去研究如何进行防御作战的问题。3月15日,蒙哥马利参加了参谋演习。由于意见分歧,这次参谋演习并未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

    3月21日,德军在鲁登道夫率领下,向联军发起了全面进攻。3月23日,突破了英军南部防线,尔后德第18军团突然中止了继续突破,转到北面阿莱斯方向。这一错误的行动,使得英军起死回生,得到了休整。联军趁此在原防线后50英里处构筑了一道新的防线。4月3日,第9军接管了第2军团的澳洲部队的防务。4月9日,德军再一次发起大规模进攻,向联军的防线内楔入40英里。鲁登道夫盘算着,进一步突破后,迂回到英法联军侧后,把他们向海边赶。为此,他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施放了大量毒气,以保证突破。可惜,他的希望最后落空了。

    第9军在德军的进攻下,撤至坎米尔山岭作坚守防御。从4月11日到4月20日,该军与敌整整苦战了10天,以惨重伤亡的代价终于阻住了德军的进攻势头。

    几周后,第9军又与德军进行了一次血战。5月10日,该军接管了法国第38军的长达15英里的弧形防线。5月26日凌晨1点,德军集中了三千多门火炮对正面联军进行轰炸,当天即从英法联军的结合部实行了中央突破。第9军力不能敌,只好实施运动防御,节节防御。四天后,第9军已退到埃纳河畔,再无后路可退了。这时全军只剩下约一个师的兵力。部队集结重新整编后统一由第19师指挥。此时的第19师表现出了极为惊人的战斗力,任德军怎样发起进攻,始终坚守阵地没有后撤一步,直至其他增援部队赶来将它换下。

    这一段的战斗中蒙哥马利的表现,证明他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参谋了。在复杂而残酷的环境里,他表现得镇定自若,对形势把握得准确。7月16日,蒙哥马利被晋升为战时(准)中校,调任第47伦敦师的一级参谋。

    第47师隶属第3军,此时已被编入英军预备队。调任该师,离硝烟弥漫的战场远了些,这使得蒙哥马利有机会清理一下他在这次战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这中间,有两个问题给他的印象很深,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领导风格和作战特点。

    一是高级将领与士兵严重地脱离接触。比如蒙哥马利本人,在几年的战争中,就从未见过英军总司令,无论是弗伦奇还是黑格。就连集团军司令,他也仅见过两次。不仅高级将领如此,高级参谋们也大都不同团部军官和部队接触。他们生活舒适。在他们心目中,部队是为参谋部的利益而存在的。而蒙哥马利却认为,参谋部必须为部队服务。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必须为他的司令官和部队服务,而他自己应该做个无名英雄。

    二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伤亡。在蒙哥马利眼里,除了第2军团的赫伯特·普卢默爵士外,其他一次大战中的所谓“善战将军”,都是一些视人命为草芥的人。道格拉斯·黑格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47师的师长是戈林奇少将,他是英军当时资格最老的少将,几乎所有的军长资历都比他浅。只是由于他人缘不佳,一直没能升迁。戈林奇本人是个老单身汉,当他了解到蒙哥马利也是位单身汉,禁不住对他有了好感。加上蒙哥马利落落寡合的个性、工作狂的作风,使戈林奇在蒙哥马利身上依稀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刻意栽培他,把全师的行政事务全交由他负责,给了蒙哥马利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这时候,德军的攻势已颓。美军正源源不断地开到欧洲战场。德国离最后失败已经不远了。

    8月份,上级命令第47师加入攻击法比边境的德军的战役。蒙哥马利干练地向全师发出了“进攻作战指示”。到攻击令发起时,蒙哥马利已经向部队发出了七道预备命令。8月22日,第47师奉命夺取快活谷。此战由于部队平时缺乏夜战训练,各分队在进攻中也缺乏协同,结果无功而返。8月24日,第47师再次发起攻势,蒙哥马利吸取前次教训,作了细致的参谋工作和夜战准备工作,结果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作战任务。

    9月份,第47师奉命开往圣波尔。9月30日,该部改隶第5军团第13军,归伯德伍德将军指挥。第二天,又被划拨到黑京中将指挥的11军帐下。

    在这期间,蒙哥马利开始摸索如何改进作战指挥,提高作战效率的问题。其中关键是如何使高级指挥部门迅速获得战斗进展的准确情报。此类情报非常重要,它可以使高级指挥官根据发展中的战术情况调整他的部署。

    蒙哥马利曾经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陆军通信专业测试,凭着他对无线电通信的认识,他设计了一种系统,即向各个先头营指挥所派遣携带无线电设备的军官,通过无线电把讯息传回来。在当时,通信距离较远的器材体积过于庞大,不便携带。蒙哥马利他们只好采用便携器材。但这种器材距离有限,性能也不可靠。因此,蒙哥马利的这个系统大体上是临时凑合的,经常出故障。不过总的来说效果良好。这一系统成了蒙哥马利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以发展的那种通信系统的雏形。蒙哥马利在二战中的作法是由他的前线战术指挥所派出乘坐吉普车的联络官小组进行联络。

    到10月份的时候,德国败势已呈,离战争结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