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 2017-02-13 11:5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无数军人提供了表现其才能、施展其本领的机会,孕育和缔造了一代杰出将领。在反法西斯战争的阵营中,更有一批各领风骚、战功显赫的伟大将领脱颖而出,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名垂千史。
布莱德雷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战争期间,布莱德雷不像他的同学艾森豪威尔那样地位显赫,也不像与他并肩战斗的蒙哥马利、巴顿那样出尽风头,引人注目。但是,在欧洲战场上,布莱德雷在盟军高级将领中享有“思想机器”的美称。他曾参与策划、制定战略方针,指挥集团军、集团军群横扫欧洲大陆直至欧洲战争结束。在战争后期,布莱德雷指挥的集团军群拥有130万人马,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作战部队。巴顿、霍奇斯、柯林斯等一代骁将在其麾下作战。
布莱德雷以其儒将风范影响着一代将领,更以大智若愚的个性为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屡出妙策,屡建奇功。
1893年2月12日,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克拉克村的一个贫苦农夫家里。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奋、善良、厚道的农村妇女,其父亲作为整个家族第一位最有出息的人,是一名疲于奔命的乡村教书匠。和艾森豪威尔一样,布莱德雷的家境很贫穷,是个十足的乡下孩子。15岁时,布莱德雷的父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和自己身上。1910年5月,布莱德雷高中毕业后因无钱交纳上大学的学费,开始在铁路上打工,到锅炉车间帮助修理蒸汽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获知西点军校招生,学校免收学费,每月还有津贴。布莱德雷尽管对军校一无所知,但他很快放弃了1911年报考密苏里大学的念头,改考西点军校。作为一名后补生,布莱德雷搭上了报考的末班车,最后奇迹般地考上了西点军校。1911年8月1日,布莱德雷跨入了西点军校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
在西点军校艰苦环境的磨练下,布莱德雷成了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他所在的班级被称为“将星之班”。164人当中,有59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将军。他们当中,艾森豪威尔担任了盟军最高司令,肩上扛着五颗将星,战后又当上了美国总统。布莱德雷在战争期间历任副军长、军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肩扛四颗将星,战后,布莱德雷亦成为了五星上将。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布莱德雷部分时间在部队服役,曾驻墨西哥边境和夏威夷,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军校进修和任教。布莱德雷曾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校、国防大学等军事院校进修。同时,布莱德雷在1938年以前23年的军旅生涯中,有13年在西点军校、南达科他州布鲁金斯、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一副军中学者派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9月,布莱德雷第一次到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战术系教官,很快得到助理校长马歇尔的赏识,第二年便被提升为兵器系主任。结识并得到后来成为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的赏识,是布莱德雷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步青云的重要因素。马歇尔为布莱德雷施展才华提供了绝好的机会。1938年,他进入陆军参谋部人事部工作,不久成为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助理秘书。其间,布莱德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在马歇尔手下处理了许多棘手的问题。1941年2月至1943年2月,马歇尔派布莱德雷担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第82师师长、第28师师长等职,布莱德雷大显身手,并加入了将军的行列。
1943年2月,北非战场吃紧,为了支援艾森豪威尔指挥作战,马歇尔派布莱德雷只身前往北非担任艾森豪威尔的高级谋士或“耳目”,布莱德雷从此踏上了征战之程。3月,布莱德雷应巴顿之请求,担任美军第2军副军长之职。巴顿回摩洛哥后,布莱德雷接手了第2军,并率军在突尼斯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名噪美国。1943年7~8月,布莱德雷率第2军在巴顿的第7集团军之下征战西西里岛。在战役中,布莱德雷镇定自若、指挥有方,为取得西西里岛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恰在此时,巴顿闹出了“打耳光事件”,失信于艾森豪威尔、马歇尔等人。战役之后,巴顿被暂时搁置一边,马歇尔委派布莱德雷担负第1集团军、第1集团军群的筹建工作,飞赴英国参与“霸王”行动计划的制定。这是布莱德雷第一次在职务上与巴顿平起平坐,不久便跃居巴顿之上。
从1944年6月6日至1945年5月7日德军投降止,布莱德雷指挥美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一起横扫欧洲大陆,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欧洲大陆的征战中,布莱德雷制定了许多作战计划并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美军也从次要的角色上升为进攻主角。在欧洲大陆的征战中,布莱德雷、巴顿等美军将领在战略上、作战指挥权上与蒙哥马利发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布莱德雷一方面显示出对德作战的高超指挥才能,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内部斗争的优良技巧。既维护了美军的利益,也保障了对德作战的胜利。在欧洲战争中,布莱德雷成为美军的思想灵魂,巴顿则是征战中的斗士。
欧洲战争结束后,布莱德雷历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素有“大兵将军”之称的布莱德雷在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之职时,锐意改革,为成千上万的退伍“大兵”谋求利益,安排升学、就业,改善医疗条件和落实退伍军人的福利,得到杜鲁门总统的高度评价。布莱德雷不仅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布莱德雷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战争期间,布莱德雷不像他的同学艾森豪威尔那样地位显赫,也不像与他并肩战斗的蒙哥马利、巴顿那样出尽风头,引人注目。但是,在欧洲战场上,布莱德雷在盟军高级将领中享有“思想机器”的美称。他曾参与策划、制定战略方针,指挥集团军、集团军群横扫欧洲大陆直至欧洲战争结束。在战争后期,布莱德雷指挥的集团军群拥有130万人马,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作战部队。巴顿、霍奇斯、柯林斯等一代骁将在其麾下作战。
布莱德雷以其儒将风范影响着一代将领,更以大智若愚的个性为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屡出妙策,屡建奇功。
1893年2月12日,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克拉克村的一个贫苦农夫家里。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奋、善良、厚道的农村妇女,其父亲作为整个家族第一位最有出息的人,是一名疲于奔命的乡村教书匠。和艾森豪威尔一样,布莱德雷的家境很贫穷,是个十足的乡下孩子。15岁时,布莱德雷的父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和自己身上。1910年5月,布莱德雷高中毕业后因无钱交纳上大学的学费,开始在铁路上打工,到锅炉车间帮助修理蒸汽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获知西点军校招生,学校免收学费,每月还有津贴。布莱德雷尽管对军校一无所知,但他很快放弃了1911年报考密苏里大学的念头,改考西点军校。作为一名后补生,布莱德雷搭上了报考的末班车,最后奇迹般地考上了西点军校。1911年8月1日,布莱德雷跨入了西点军校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
在西点军校艰苦环境的磨练下,布莱德雷成了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他所在的班级被称为“将星之班”。164人当中,有59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将军。他们当中,艾森豪威尔担任了盟军最高司令,肩上扛着五颗将星,战后又当上了美国总统。布莱德雷在战争期间历任副军长、军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肩扛四颗将星,战后,布莱德雷亦成为了五星上将。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布莱德雷部分时间在部队服役,曾驻墨西哥边境和夏威夷,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军校进修和任教。布莱德雷曾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校、国防大学等军事院校进修。同时,布莱德雷在1938年以前23年的军旅生涯中,有13年在西点军校、南达科他州布鲁金斯、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一副军中学者派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9月,布莱德雷第一次到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战术系教官,很快得到助理校长马歇尔的赏识,第二年便被提升为兵器系主任。结识并得到后来成为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的赏识,是布莱德雷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步青云的重要因素。马歇尔为布莱德雷施展才华提供了绝好的机会。1938年,他进入陆军参谋部人事部工作,不久成为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助理秘书。其间,布莱德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在马歇尔手下处理了许多棘手的问题。1941年2月至1943年2月,马歇尔派布莱德雷担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第82师师长、第28师师长等职,布莱德雷大显身手,并加入了将军的行列。
1943年2月,北非战场吃紧,为了支援艾森豪威尔指挥作战,马歇尔派布莱德雷只身前往北非担任艾森豪威尔的高级谋士或“耳目”,布莱德雷从此踏上了征战之程。3月,布莱德雷应巴顿之请求,担任美军第2军副军长之职。巴顿回摩洛哥后,布莱德雷接手了第2军,并率军在突尼斯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名噪美国。1943年7~8月,布莱德雷率第2军在巴顿的第7集团军之下征战西西里岛。在战役中,布莱德雷镇定自若、指挥有方,为取得西西里岛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恰在此时,巴顿闹出了“打耳光事件”,失信于艾森豪威尔、马歇尔等人。战役之后,巴顿被暂时搁置一边,马歇尔委派布莱德雷担负第1集团军、第1集团军群的筹建工作,飞赴英国参与“霸王”行动计划的制定。这是布莱德雷第一次在职务上与巴顿平起平坐,不久便跃居巴顿之上。
从1944年6月6日至1945年5月7日德军投降止,布莱德雷指挥美军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一起横扫欧洲大陆,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欧洲大陆的征战中,布莱德雷制定了许多作战计划并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美军也从次要的角色上升为进攻主角。在欧洲大陆的征战中,布莱德雷、巴顿等美军将领在战略上、作战指挥权上与蒙哥马利发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斗争。布莱德雷一方面显示出对德作战的高超指挥才能,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内部斗争的优良技巧。既维护了美军的利益,也保障了对德作战的胜利。在欧洲战争中,布莱德雷成为美军的思想灵魂,巴顿则是征战中的斗士。
欧洲战争结束后,布莱德雷历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素有“大兵将军”之称的布莱德雷在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之职时,锐意改革,为成千上万的退伍“大兵”谋求利益,安排升学、就业,改善医疗条件和落实退伍军人的福利,得到杜鲁门总统的高度评价。布莱德雷不仅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