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蛰伏季节(2/2)
《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作者: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布莱德雷 2017-02-13 11:57
莱德雷热衷于体育活动,参加了垒球队,经常在午间打球。闲暇时,布莱德雷还悠然自得地参观了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阿灵顿国家公墓等名胜古迹。1934年2月6日,布莱德雷应邀参加了一次白宫举行的盛大的军官招待会,头一次见到了罗斯福总统及其夫人。玛丽经常与其他军官妻子打桥牌消磨时光,10岁的女儿伊丽莎白则在国防大学附近的公立学校读书,她的学业优秀,还跳了半年级。
作为一名军人,布莱德雷不喜欢过问政治,但他非常支持罗斯福总统正在发动的激进的新政经济复苏运动的大部分措施。罗斯福总统海军出身,他常常偏袒海军。在整个军费削减的情况下,海军的发展却不受影响,变得日益庞大起来。
1934年春天,布莱德雷在国防大学的进修行将结束,他和玛丽正在考虑新的去向。西点军校的老同事西蒙·B·巴克纳上校此时任西点军校学员团团长,他邀请布莱德雷去西点军校保密的战术系任高级教官。玛丽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她喜欢西点军校的生活。布莱德雷也认为西点军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员。按资历,像布莱德雷这样干了十几年的老少校,去西点还可以分到一套漂亮的住房。经考虑,夫妇两人决定去母校任职。
离开西点军校十年来,西点军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规模和建设大有发展,麦克阿瑟任命威廉·D·康纳少将为校长,学校的气氛也相对开放,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当然,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西点军校保守的烙印仍不能完全消失,教学内容仍以工程技术为主,只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多了一些。
西点军校的战术系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的任务是培养“军人的素质、士兵的勇气”,以“严明的纪律、高雅的举止”养成军人的气质,把学员训练成体格健壮、思维敏捷的战场指挥官。每一位学员,都要掌握各种战术原则和理论,调动士兵的总体实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麦克阿瑟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西点军校,他以陆军部的名义规定:一年级新生免去夏令营的活动和残酷的训练,将这些内容移到二年级再进行;新生在第一年夏季用大量的时间去参观各种军事设施、观看军事演习和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样可以使他们及时掌握军事专业的背景知识,开阔眼界。根据这些规定,新生一般要专门参观门罗堡的海岸炮和防空兵器研究与发展中心,然后在陆军基地进行二周的军事航空技术训练。
战术系要传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武器常识、小分队机动演习等基础课程,这些课一般在课堂、训练场和练习场进行。布莱德雷负责介绍机枪、迫击炮、火炮等武器知识,他以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艺帮助学员彻底掌握这些武器的用法。与此同时,布莱德雷在教学中注意制作大沙盘以帮助学员熟悉地形,将地形与战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1934年至1938年,布莱德雷再次到西点军校任教。这4年中,西点军校共有1100名学员毕业奔赴部队,布莱德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深受学员的尊敬。1936届学员威斯特摩兰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布莱德雷:
“对于任何指挥员来说,设法抢在敌人的行动之前行动,是最基本的克敌制胜的打法……,这些都是文静的少校战术教官布莱德雷教给我的。他富有同情心,循循诱导,诲人不倦,后来成为全国有数的几位五星上将之一。”
在西点军校的一次夏季军事演习中,布莱德雷对“失败者”威斯特摩兰上尉营长说:“经常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一番教导,威斯特摩兰总结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在战术系任教4年,布莱德雷以他渊博的学识影响了一代杰出的青年军官。这些学员毕业后,曾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侵朝战争中的低级指挥官,少数人在越南战争中成了高级军官。这批学员中,威斯特摩兰、艾布拉姆斯先后在1968至1974年间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古德帕斯特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
1936年,西蒙·巴克纳学员团团长的职务由邓尼斯·E·麦康尼夫接任。7月,布莱德雷在当了12年少校后晋升为中校。他在麦康尼夫的直接领导人负责战术系的训练工作。接手战术系的训练工作后,布莱德雷大胆地对训练工作进行了改革,他废除了那些近乎荒谬的照搬书本的做法,取消了学员难以忍受的严密监督,沟通了学员与战术教官的关系。为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布莱德雷像马歇尔当年在本宁堡那样放手让学员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系里一名军官送来一份详尽无遗的有关新生夏令营的训练转场计划,其中连如何监督学员拆除营地设施和帐篷都写得清清楚楚。布莱德雷一看计划,便怒气冲冲地将它撕得粉碎,然后对那位军官说:
“我要让学员自己管理自己,一个军官也不需要。”
后来证明,这次训练转场全由学员自己负责,不但行动非常迅速,并且组织得完美无缺。
正当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时,马歇尔也慢慢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原来,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是马歇尔晋升的主要阻力,可到1934年底,他任期已满。就在此时,国会不顾潘兴将军的反对,投票延长了麦克阿瑟的任期。麦克阿瑟因搞地方资源养护队“有功”而再任一年的陆军参谋长。罗斯福总统关于晋升马歇尔为准将的建议因此而被麦克阿瑟的花言巧语顶了回去。麦克阿瑟对陆军部长德恩说:
“马歇尔是第一流的军人,应该晋升他为少将,而不是准将。”
“我在考虑一俟出缺,就提升马歇尔出任陆军步兵司令,这可是少将军衔的职务。”
面对麦克阿瑟含而不露的报复行为,陆军部长毫无办法,只好将提议搁置起来。
面对麦克阿瑟的拖延战术,马歇尔只好忍气吞声,他写信给潘兴将军说:
“我只有耐心等待,逐渐老去,只望华盛顿的形势好转。”
1936年,麦克阿瑟终于被免去参谋长职务,调任菲律宾联邦防御力量总司令之职,公开身份是尚未独立的菲律宾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授菲律宾陆军元帅衔。趁此机会,陆军部长德恩将马歇尔的名字写入了晋升之列。8月24日,马歇尔晋升为准将,可当天德恩部长去世的消息也发布了。
时年已55岁的马歇尔获得了一颗早该属于他的将星。按规定,在66岁退休前他还有9年时间去争取第二颗将星。
听到马歇尔升为准将的消息,布莱德雷立即给在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任职的马歇尔写了贺信。很快,布莱德雷收到了回信,马歇尔说:
“外出归来,读到你的贺函,不胜感谢。你是我在陆军中最熟悉的出类拔萃者,你表现出的最卓越的才能,令我由衷敬佩。甚盼有缘再度共事。”
马歇尔给布莱德雷的回信,足以说明两人的相互信任。作为马歇尔的老部下,布莱德雷能在困境之中忠心耿耿,并以其才华影响马歇尔,这恐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一再重用布莱德雷的原因之一。
1937~1938学年,麦康尼夫任职4年已满。按常规,布莱德雷可以升任学员团团长。不巧,该职的“政治”色彩颇浓,康纳校长已经退休,新任校长伊·L·本尼迪克特准将选择了“自己人”出任学员团团长。最后,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多克·赖德当上了学员团团长,他比布莱德雷早5年晋升为中校。
失去晋升机会后,布莱德雷并不气馁。倒是他的忠实追随者们为他愤愤不平。布莱德雷私下承认,赖德仪表堂堂、精力充沛,在法国作战时身负伤痛坚持作战,至今背上仍留着弹片,他出任学员团团长理所应当。从这件事中,布莱德雷显露出他宽厚仁慈、处事公允、善于忍让的性格特点。
1938年,布莱德雷再度任职西点军校已经4年了。这几年中,国际风云突变,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的希特勒独揽大权,正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希特勒吞占来因兰,之后又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法西斯军队。1938年春,希特勒通过政变将奥地利并入版图。在亚洲,日本已成为军事大国,1937年7月7日公然发动侵华战争。布莱德雷在这种国际环境中眼光非常敏锐,他正在积蓄力量待机而发。
到1938年,布莱德雷中校已在军中服役23年,其中从事教职13年。他一副军中学者派头,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头脑冷静而且温文尔雅。
马歇尔已升为准将,这预示着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担任更高的与他的才能相称的职务。作为马歇尔非常赏识的人物,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任职期满后命运如何呢?这正是:西点任职已到期,国际风云突变幻;蛰伏数年积才略,远大前程谁能知?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作为一名军人,布莱德雷不喜欢过问政治,但他非常支持罗斯福总统正在发动的激进的新政经济复苏运动的大部分措施。罗斯福总统海军出身,他常常偏袒海军。在整个军费削减的情况下,海军的发展却不受影响,变得日益庞大起来。
1934年春天,布莱德雷在国防大学的进修行将结束,他和玛丽正在考虑新的去向。西点军校的老同事西蒙·B·巴克纳上校此时任西点军校学员团团长,他邀请布莱德雷去西点军校保密的战术系任高级教官。玛丽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她喜欢西点军校的生活。布莱德雷也认为西点军校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员。按资历,像布莱德雷这样干了十几年的老少校,去西点还可以分到一套漂亮的住房。经考虑,夫妇两人决定去母校任职。
离开西点军校十年来,西点军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规模和建设大有发展,麦克阿瑟任命威廉·D·康纳少将为校长,学校的气氛也相对开放,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当然,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西点军校保守的烙印仍不能完全消失,教学内容仍以工程技术为主,只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课程多了一些。
西点军校的战术系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的任务是培养“军人的素质、士兵的勇气”,以“严明的纪律、高雅的举止”养成军人的气质,把学员训练成体格健壮、思维敏捷的战场指挥官。每一位学员,都要掌握各种战术原则和理论,调动士兵的总体实力,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麦克阿瑟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西点军校,他以陆军部的名义规定:一年级新生免去夏令营的活动和残酷的训练,将这些内容移到二年级再进行;新生在第一年夏季用大量的时间去参观各种军事设施、观看军事演习和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样可以使他们及时掌握军事专业的背景知识,开阔眼界。根据这些规定,新生一般要专门参观门罗堡的海岸炮和防空兵器研究与发展中心,然后在陆军基地进行二周的军事航空技术训练。
战术系要传授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武器常识、小分队机动演习等基础课程,这些课一般在课堂、训练场和练习场进行。布莱德雷负责介绍机枪、迫击炮、火炮等武器知识,他以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艺帮助学员彻底掌握这些武器的用法。与此同时,布莱德雷在教学中注意制作大沙盘以帮助学员熟悉地形,将地形与战术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1934年至1938年,布莱德雷再次到西点军校任教。这4年中,西点军校共有1100名学员毕业奔赴部队,布莱德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深受学员的尊敬。1936届学员威斯特摩兰曾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布莱德雷:
“对于任何指挥员来说,设法抢在敌人的行动之前行动,是最基本的克敌制胜的打法……,这些都是文静的少校战术教官布莱德雷教给我的。他富有同情心,循循诱导,诲人不倦,后来成为全国有数的几位五星上将之一。”
在西点军校的一次夏季军事演习中,布莱德雷对“失败者”威斯特摩兰上尉营长说:“经常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一番教导,威斯特摩兰总结出了他“失败”的原因。
在战术系任教4年,布莱德雷以他渊博的学识影响了一代杰出的青年军官。这些学员毕业后,曾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侵朝战争中的低级指挥官,少数人在越南战争中成了高级军官。这批学员中,威斯特摩兰、艾布拉姆斯先后在1968至1974年间当上了美国陆军参谋长。古德帕斯特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
1936年,西蒙·巴克纳学员团团长的职务由邓尼斯·E·麦康尼夫接任。7月,布莱德雷在当了12年少校后晋升为中校。他在麦康尼夫的直接领导人负责战术系的训练工作。接手战术系的训练工作后,布莱德雷大胆地对训练工作进行了改革,他废除了那些近乎荒谬的照搬书本的做法,取消了学员难以忍受的严密监督,沟通了学员与战术教官的关系。为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布莱德雷像马歇尔当年在本宁堡那样放手让学员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系里一名军官送来一份详尽无遗的有关新生夏令营的训练转场计划,其中连如何监督学员拆除营地设施和帐篷都写得清清楚楚。布莱德雷一看计划,便怒气冲冲地将它撕得粉碎,然后对那位军官说:
“我要让学员自己管理自己,一个军官也不需要。”
后来证明,这次训练转场全由学员自己负责,不但行动非常迅速,并且组织得完美无缺。
正当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时,马歇尔也慢慢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原来,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是马歇尔晋升的主要阻力,可到1934年底,他任期已满。就在此时,国会不顾潘兴将军的反对,投票延长了麦克阿瑟的任期。麦克阿瑟因搞地方资源养护队“有功”而再任一年的陆军参谋长。罗斯福总统关于晋升马歇尔为准将的建议因此而被麦克阿瑟的花言巧语顶了回去。麦克阿瑟对陆军部长德恩说:
“马歇尔是第一流的军人,应该晋升他为少将,而不是准将。”
“我在考虑一俟出缺,就提升马歇尔出任陆军步兵司令,这可是少将军衔的职务。”
面对麦克阿瑟含而不露的报复行为,陆军部长毫无办法,只好将提议搁置起来。
面对麦克阿瑟的拖延战术,马歇尔只好忍气吞声,他写信给潘兴将军说:
“我只有耐心等待,逐渐老去,只望华盛顿的形势好转。”
1936年,麦克阿瑟终于被免去参谋长职务,调任菲律宾联邦防御力量总司令之职,公开身份是尚未独立的菲律宾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授菲律宾陆军元帅衔。趁此机会,陆军部长德恩将马歇尔的名字写入了晋升之列。8月24日,马歇尔晋升为准将,可当天德恩部长去世的消息也发布了。
时年已55岁的马歇尔获得了一颗早该属于他的将星。按规定,在66岁退休前他还有9年时间去争取第二颗将星。
听到马歇尔升为准将的消息,布莱德雷立即给在伊利诺斯州国民警卫队任职的马歇尔写了贺信。很快,布莱德雷收到了回信,马歇尔说:
“外出归来,读到你的贺函,不胜感谢。你是我在陆军中最熟悉的出类拔萃者,你表现出的最卓越的才能,令我由衷敬佩。甚盼有缘再度共事。”
马歇尔给布莱德雷的回信,足以说明两人的相互信任。作为马歇尔的老部下,布莱德雷能在困境之中忠心耿耿,并以其才华影响马歇尔,这恐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一再重用布莱德雷的原因之一。
1937~1938学年,麦康尼夫任职4年已满。按常规,布莱德雷可以升任学员团团长。不巧,该职的“政治”色彩颇浓,康纳校长已经退休,新任校长伊·L·本尼迪克特准将选择了“自己人”出任学员团团长。最后,布莱德雷的同班同学多克·赖德当上了学员团团长,他比布莱德雷早5年晋升为中校。
失去晋升机会后,布莱德雷并不气馁。倒是他的忠实追随者们为他愤愤不平。布莱德雷私下承认,赖德仪表堂堂、精力充沛,在法国作战时身负伤痛坚持作战,至今背上仍留着弹片,他出任学员团团长理所应当。从这件事中,布莱德雷显露出他宽厚仁慈、处事公允、善于忍让的性格特点。
1938年,布莱德雷再度任职西点军校已经4年了。这几年中,国际风云突变,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的希特勒独揽大权,正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希特勒吞占来因兰,之后又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法西斯军队。1938年春,希特勒通过政变将奥地利并入版图。在亚洲,日本已成为军事大国,1937年7月7日公然发动侵华战争。布莱德雷在这种国际环境中眼光非常敏锐,他正在积蓄力量待机而发。
到1938年,布莱德雷中校已在军中服役23年,其中从事教职13年。他一副军中学者派头,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头脑冷静而且温文尔雅。
马歇尔已升为准将,这预示着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担任更高的与他的才能相称的职务。作为马歇尔非常赏识的人物,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任职期满后命运如何呢?这正是:西点任职已到期,国际风云突变幻;蛰伏数年积才略,远大前程谁能知?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